推薦序
我國保險業起步于新中國成立之初,當時以“保護國家財產,保障生產安全,促進物資交流,安定人民生活,組織社會游資,壯大國家資金”為業務發展的指導思想,努力支持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20世紀50年代末至改革開放之前的一段時期,由于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對保險的基本功能和作用認識不足,致使保險業陷入了長達20年的停滯階段。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保險業才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保險業走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保費收入由1980年的4. 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4.26萬億元,實現了年均約30%的增長速度,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且最具活力的朝陽行業之一。2014年發布的“保險新國十條”提出,我國的保險業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努力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邁進。“十三五”時期,保險業承擔起主動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度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持續深化服務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任。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過程中,保險業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國保險業發展離不開保險市場交易活動的參與方,這些參與方包括保險商品的供給方、需求方和保險監管部門,這三方的協同作用共同促進了我國保險業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但由于保險商品供給方和需求方的信息不對稱,導致保險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多年來被普通老百姓廣為詬病。
近年來,隨著保險業經營的逐漸規范,人們對保險的認可度不斷提升。可是,面對復雜的保險產品和保險條款,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成為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手把手教你買保險》這本書非常清晰地告訴大家,如何為家庭配置合適的保險。在配置保險之前,首先需要具備保險的基礎知識。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保險產品,只有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因此在選擇保險產品之前,需要做較為充分的準備。很多人都擔心一個問題:購買的人壽保險產品一般期限都非常長,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保險公司倒閉了是否保單就失效了?本書就很好地解答了這個問題:我國《保險法》明確規定,如果保險公司破產,則必須將其持有的人壽保險合同及責任準備金轉讓給其他經營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如果未能達成轉讓協議,則由保險監管機構指定保險公司接受轉讓。
本書還指出了選購保險的七大誤區和六大基本原則,幫助投保人厘清保險的實質是風險保障工具,而不是投資賺錢的工具。保險的配置是有優先順序的,保障比投資更重要,大人比孩子更需要保障,保額比保費更重要,人身險比財產險更重要,等等。具體從保險產品而言,本書分別介紹了人壽保險、重疾保險、意外保險、醫療保險、少兒保險、家庭財產險、理財險和萬能險等不同保險產品的特點和購買要點,不同年齡段的人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的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險種。本書力圖做到讓有保險需求的人明明白白地買保險,能夠清清楚楚地獲得賠付金,讓保險產品發揮其重要職責,切實轉移家庭風險,保障家庭財務安全。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社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郭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