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詭辯
- 神宗興宋
- 瑞琪鐘
- 2169字
- 2024-07-14 03:23:28
“啊...嚏!”
坤寧殿里的趙頊噴嚏打個不停。
“官家,這兩日總是噴嚏不停,可否叫御醫前來問診?”皇后關切地詢問。
“哈哈!無妨,可能是太多人念叨著我的緣故吧。”趙頊不以為意。
皇后卻不明白為何有人念叨會引起噴嚏不停,奇怪的官家總有稀奇古怪的說法。
趙頊也不理會皇后的異樣,只是忙著和延禧玩鬧。
突然張若水匆匆而來,昌王趙顥求見,在皇太后慈寧殿等著官家,有要事相商。
“千萬不是錢的事情!”趙頊嘀咕著朝慈寧殿趕去。
熙寧三年的各項進賬都被趙頊特意押后,舍棄面子就是讓所有臣工明白朝廷的難處。
剛到慈寧殿,趙顥火急火燎地說道:“官家!王丞相要殺了丁仙現!”
“荒謬!丞相為何要殺一個伶人?”趙頊怒極反駁。
丁仙現何許人?小小教坊使而已,但在東京名氣極大,原因是擅長表演滑稽戲,喜歡在戲中諷刺朝廷和高官,針砭時弊,諷諫時政等。
一個伶人怎么就得罪了王安石?趙顥趕緊作出詳細解釋。
原來年底皇宮安排伶人在內廷演戲,丁仙現親自登臺表演。
期間,丁仙現牽著假扮的驢子上場,左右伶人趕緊阻攔,說牲畜如何能登大雅之堂。
丁仙現卻回答,如今朝堂只要有腳的都能當官,我這驢子有腳,為何上不得?
這是將王安石排除異己,多用新黨諷刺得體無完膚!
并且將新黨官員與驢子相提并論,是可忍孰不可忍。
諷刺我沒關系,還連帶大批官員一起調侃,因此王安石大怒,誓要將丁仙現抓獲并斬首。
“哈哈哈!王丞相嚇唬他而已!”趙頊聽罷笑出聲來。
“官家,丁仙現現在嚇得有家不能回,躲在我城外府上不敢現身,這如何是好?”趙顥還是著急解釋。
“無妨,就讓他在你那里過年吧,沒事就給你們演上幾場滑稽戲,之后我再跟丞相求情。”趙頊揮揮手便解決了此事。
趙頊其實對于勾欄瓦肆里面各種聲音是樂見其成的,因此必須保護這種開明的朝堂氛圍、寬松的輿論環境。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這往往是王朝末期才有的現象。
比如到南宋之時,便有伶人諷刺秦檜而被殺的案例。
再者,自古以來間有優諢及人所不敢言者,不徒為諧謔,往往因以達下情。
作為高高在上的皇帝,不能總聽自己喜歡或者愿意聽的話,伶人諷刺往往能聽到民間真實的聲音。
真到了只“以目視之不敢言”的時候,那才是可悲!可嘆!可惡!
……
“官家,酒樓裝潢已經完工,看好日子年前開業,你舅父想請官家御賜墨寶作為酒樓招牌,不知可否?”高太后見趙顥事畢,連忙問道。
原來交由高家從事細鹽和調味粉的生意,短時間無法拓開市場,高家便想開設一家酒樓的想法。
趙頊于是定下只做餐飲和酒水的方略后,并秘密為其培訓了一批廚師,現在開業在即,要來請自己題詞了。
“呃!”趙頊還在思考,趙顥就差點憋不住笑了。
“還是二哥你來吧!你是書法行家。”趙頊干脆甩給幸災樂禍的趙顥。
“不可!傳出去恐引出百姓胡亂猜測。”高太后不太高興否決了。
“娘娘,非我不愿,實在是不能,我的字難登大雅之堂,我請歐陽修題詞可否?”趙頊無奈說出實話。
“行吧!”見皇帝紅臉推卻,高太后也不再強求。
……
“二哥,你先回去吧,我與官家有要事相商。”高太后片刻之后就打發走了趙顥。
“娘娘,有何要事?”趙頊看著高太后神神秘秘的笑容不禁心虛。
高太后白了趙頊一眼,說道:“那位鐘鼓樓的小娘子,官家準備何時納為才人呀?”
“這不是等娘娘允許嗎?”趙頊油腔滑調回應道。
高太后佯裝嗔怒:“你們恐怕已私定終身了吧?別人都知道了,為何瞞著我一人?”
“這不擔心娘娘不同意嘛,才拖延至今。”
“官家說得對,我是不同意,一小小司天監官員的私生女兒,豈能亂了皇家血脈!”高太后此時確實有點惱怒。
趙頊趕忙勸諫:“娘娘,正是因為其出身卑微,我才想納為才人,這樣也是為了大宋的將來。”
“哦!聽聞官家如今善于詭辯,可見不虛,那就詳細說來,看能不能改變我心中的主意。”高太后嘲諷道。
成敗就在此舉,于是趙頊將思考多時的想法全盤托出。
大宋發展至今,以功名論婚、以財產論婚成為主流,官員女兒非功名者不嫁,官員兒子非厚嫁不娶。
因此大宋子民的嫁娶便限制在不同的等級之中。
那么士大夫們就通過聯姻的方式成為相互守望的利益集團。
這樣使得他們的關系更加密切,成為官場上的伙伴,相互之間具有很強大的支持,從而他們在仕途的發展中更加順風順水。
于是婚姻就失去傳宗接代的本意,它成為了維系士大夫特權的手段,注重門第成為了其唯一標準。
長此以往,皇室必將受制于這些錯綜復雜的利益集團,而這樣的惡性循環必然導致大宋官員更加腐敗。
吏治將會難上加難!
正因為如此,我大宋皇帝,趙頊必須出來以身作則。
以后妃嬪選擇,不再以門第、以財富為準則,要以有才有德為首要條件,多從小戶人家中選取。
楚琳于算學極有天賦,德才兼備,加上家境貧苦,正好符合以上條件。
所以只有官家親自出馬,為天下官員做出榜樣,從此解決子女嫁娶的門第偏見。
“官家你……”,高太后手指趙頊,竟啞口無言!
明明色膽包天,竟能強詞奪理到如此份上,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這是趙頊猜測太后心中所想。
趙頊默默地等著高太后氣消之后的回應。
“官家!你所說的道理之前還真未想起,從前只重視其利,而沒有發現其弊,天下始終是你的,你自己看著辦吧。”高太后思慮良久,終于給出答復。
“娘娘!這事還得請你來辦。”趙頊趕忙請求。
“也是,既然官家講出如此大的道理,那么我就去開封府周邊的農戶里替你找吧,楚琳畢竟也是官員之后,不符合官家剛才所說。”高太后一臉嚴肅地說道。
“呃!”輪到趙頊啞口無言了!
“哈哈哈!”慈寧殿里傳來高太后放肆地笑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