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定楊可汗
- 隋夢:我為大隋續大業
- 煦霄客
- 2302字
- 2024-04-27 14:24:05
馬邑郡里,黃風卷起一陣沙塵,宋王宋金剛十分認真地在講著些什么。
“陛下,而今天下大事未定,各路勢力都在爭奪,我們也不能再沉寂下去了。”
定楊可汗劉武周斜靠在胡床上,饒有興趣地聽著分析,道:“你的意思是,我們也要與他們爭一爭?”
“不錯,陛下英武圣明,號為‘定楊可汗’,自然得拿下隋朝的江山了。”宋金剛一通吹捧。
劉武周站起身來,大嘴一咧,道:“賢弟說的是,朕早有此意,你以為先動誰為好?”
“自然是李淵了,這老兒太會鉆空子了,他起家晉陽,而今卻占了西京,這我們怎么能忍呢。”
“晉陽離我們這么近,而且我聽說是李淵那個草包兒子,李元吉駐守,對我們來說,還不是手到擒來!”宋金剛眉飛色舞。
劉武周聽了很是動心,但還是有一絲猶豫,道:“李淵與突厥關系不淺,我們這樣做突厥人不會不高興吧?”
“非也,我們給了突厥那么多好處,哪里是李淵能夠比得上的,始畢可汗不是還賜您狼頭纛了嘛。”
劉武周于是下定了決心,將第一個目標放在了晉陽,沒過幾天,他就派宋金剛領兵進軍并州。
并州治所乃是晉陽城,由李元吉坐鎮。自從李淵進駐長安之后,他就被派往留守晉陽。
然而自從到了晉陽,身邊沒了管束,十來歲的李元吉就放飛了自我,并州的事情全然不管,整日里只知道四處游獵。
現在的李元吉,屬于戴罪立功,因為之前的荒唐行為被人檢舉給了李淵,他被狠狠地罰了一回。
“報!緊急軍情,賊帥劉武周、宋金剛與突厥援兵3萬人馬已快到并州,前鋒現駐扎于黃蛇嶺。”
李元吉聞言大驚失色,隨即又反應過來,故作鎮定道:“賊軍不怕我大唐天威,居然敢狂悖犯境!”
“車騎將軍張達!本王命你先領一百步軍,前去探探賊軍實力。”
張達聞聽此言,幾乎無語,隨即拒絕道:“稟齊王,劉武周聯合突厥,兵鋒甚盛,一百人怎么能夠呢?”
李元吉臉色一變,道:“你這是何意,本王讓你試探一下,你想抗命不成?”
張達十分無奈,但迫于淫威,他只好硬著頭皮領著士卒出戰。
百十來人到了黃蛇嶺,還未反應過來,就被大批騎兵一個沖鋒,直接全部覆滅。
張達見狀,直接投降了宋金剛,領著大軍殺到了榆次縣,不一會兒就攻克下來。
沒過幾天,并州周邊的幾個縣幾乎全被叛軍占領,李元吉慌了神,急忙向長安求救。
李淵得到消息大為震驚,只好先派太常少卿李仲文與左衛大將軍姜寶誼各為行營總管,率兵救援并州。
李唐兩路大軍快到并州地界時,晉陽城四周州縣都已被劉武周攻陷,唐軍未入并州,就被攔在了介休。
雀鼠谷外,唐軍駐扎沒多久,就被劉武周知道了,他直接派部將黃子英出戰。
黃子英率一隊輕騎越過雀鼠谷前來挑戰,姜寶誼見狀立馬領軍出擊,不一會兒,就殺得黃子英遁逃而去。
一連三次,每次黃子英前來挑釁,都被唐軍殺退。兩個行軍總管都認為劉武周賊人,實力一般。
當即率大軍追進了雀鼠谷,行至半道,兩邊突然喊殺震天,木石齊滾。唐軍頓時亂作一團,黃子英率騎兵殺出,一番沖戰,唐軍很快敗下陣來,二將雙雙被俘。
長安城里,李淵臉色鐵青,聞知慘敗,正要發作,不料下面的尚書右仆射裴寂開口了。
“陛下,劉武周危亂晉地,那里既是臣的國家,也是臣的故土。因此,臣懇請出戰,領兵剿滅亂軍!”
李淵一喜,道:“裴監啊,你如此忠義,朕十分欣慰。好,就命你為晉州道行軍總管,授予便宜行事之權,領兵征討劉武周!”
唐軍又一次開到介休,一番攻打,宋金剛退守到了介休縣城,唐軍嘗試多日,無法攻克。
裴寂只好暫時駐扎在城東南的度索原,待了幾日,唐軍水源漸盡,周圍的山澗水路早被敵軍掘斷掩埋。
沒堅持幾天,唐軍無法忍受焦渴,裴寂只好拔營,打算尋找水源駐扎。
宋金剛望見唐軍拔營,立刻出城襲擊,唐軍手忙腳亂應對。
只見一隊騎兵后沖出一人,騎著大馬,甲胄明晃,提著一桿長槊,沖進唐軍陣營里,勢不可擋。
唐軍看著對面的尉遲敬德高大魁梧,滿臉兇相,領著鐵騎橫沖而來,肝膽俱裂,都只顧得逃命。
裴寂晃晃悠悠連馬都差點上不去,被士卒推上馬后,連忙大呼撤軍,一眾殘兵忙向南逃去。
逃到晉州,看著以北的土地即將徹底落入敵手,裴寂徹底慌了,連忙上表請罪。
然而,裴寂的失利也給堅守晉陽的李元吉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劉武周得以集結兵力,大肆攻打晉陽。
李元吉慌了神,他見晉陽城難以守住,腦子一轉有了主意。
“而今叛軍圍城,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司馬大人您帶領著年老體弱的人員守住城墻,我帶一眾將士和年輕青壯出城,與敵人決一死戰!”李元吉對著司馬劉德威一番安排。
到了晚上,部隊出城迎戰,李元吉腳底抹油,轉頭帶著妻妾丟下所有人,頭也不回的逃回了長安。
這一刻,李唐發源之地晉陽徹底陷入敵手,定楊可汗劉武周的聲威到達了一個頂點。
長安城里,見到“逃將”兒子李元吉,李淵大為惱火,將李元吉一頓大罵,暫時免去了官職。
“元吉本來還年輕,不熟悉軍政事務,所以朕才派竇誕、宇文歆協助他。”
“晉陽留有我精壯人馬好幾萬,軍糧也預撥了上十年,朕勞心勞力,舉義旗才打下晉陽當做根基,可如今眨眼之間就丟了。”
“哼,都怪宇文歆輔佐不利,又帶頭提出這種逃跑的計策,朕要殺了他!”李淵對著禮部尚書李綱發泄道。
李綱聞言,語重心長道:“陛下,正是因為宇文歆之建議,陛下才沒有失去愛子,臣認為他有功。”
“齊王年輕,肆無忌憚地干驕橫放縱的事,放縱身邊的人,掠奪百姓的財物。竇誕本該和宇文歆一樣勸阻,可他卻放任包庇齊王,釀成禍根,這大都是竇誕的罪責。”
“宇文歆此前就稟奏過齊王的問題,他不顧間親之嫌,敢于直言,還怎么能說他有罪呢?”
剛處置完逃跑的李元吉,又有壞消息傳來,裴寂毫無將才,見宋金剛逼近河東,他不計后果將百姓強行遷入地堡,堅壁清野,打算借此抵御對方。
然而這種方式不但沒有奏效,反而逼得百姓們怨氣朝天,夏縣的呂崇茂趁機叛亂,殺死縣令,響應劉武周。
裴寂征討,又被一眾叛民擊敗,無奈,李淵只好打算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