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改道
- 和死對頭一起穿越,我喂豬,他要飯
- 樹頂紅星滿天
- 2093字
- 2024-08-07 23:12:28
阿正道:“不知道他們盯了多久,這幾個小攤販在景州城做了許多年,可能是最近開始的,也可能一直是靜先生的人。”
“靜先生在景州城這么多年,有眼線不奇怪,我更偏向于這些人一直是他的手下。”
阿正點了點頭,方晚玉繼續(xù)道:“不過我也總算知道了靜先生于我來說算什么人。”
從今天開始,靜先生正式成為了她的敵人,以后可以放開手腳做事了。
“你想怎么做?”阿正問道。
“沒想好。”方晚玉搖了搖頭,“敵不動,我不動,看他想做什么吧。”
她還沒想明白對方盯著她的客人做什么,要搶占客源也沒見他有大動作,不在意的話,又為何要一直盯著。
方晚玉腦殼痛,算了不想了,“這糕點好吃吧。”
“啊?哦,好吃。”方晚玉轉(zhuǎn)得太快,阿正還沒跟上她。
“小荷拿過來的新品。”方晚玉看著糕點,突然問道:“阿正,你對糕點了解多嗎?”
“還行,不過也是通過小荷了解的。”
這小姑娘,感情是把能吃的人都抓過去品嘗過了吧。
“那你知道肉松餅嗎?”
“沒聽過。”
“和我手里的糕點差不多,只不過餡餅皮和餡料用的是松散的豬肉,就是——”方晚玉想著要怎么和他解釋,隨后擺手,“你應(yīng)該不懂,我到時候找小荷商量去。”
阿正:“???”
豬肉不僅僅可以作為一道菜,還可以作為零食,肉松餅,豬肉干等等,用的原料都是豬肉。
靜先生想要和她搶客戶,那她就將豬肉食品做出花樣,滲入到方方面面去,看他還有什么花招。
回家的路上,方晚玉和方小溪閑聊起這事。
“你覺得可行不?”
方小溪一直吃的是甜口糕點,可加入了豬肉的餡餅,不就是方水生經(jīng)常吃的肉餅嗎?
她實在想不出那種肉餅有什么好吃的。
“小荷的鋪子中沒出現(xiàn)過肉餅,但滿大街都有得賣吧,能做起來嗎?”
“肉松餅和肉餅有本質(zhì)上的差別,到時候做出來你就知道了,很好吃的,保證你一口就能愛上。”
方小溪不信,但也沒反駁。
到了家,方晚玉頭上沾了一層白花花的雨露,李秋華拿來毛巾給她擦干。
“不知道打傘嗎?”
“出門沒下。”
“今年這天怎么了,下又不下大,就這么一點點的,鬧人。”
“可不嘛,去年都沒這樣。”方晚玉不懂天氣,“六伯怎么說?”
“他說這幾天都這樣,讓你時時刻刻記得帶傘。”
前半句也許是六伯的話,但后半句明明是李秋華想說的。
方晚玉笑著討好,“謹(jǐn)記六伯的話。”
“不過今年收成好,下暴雨我也不怕了。”李秋華樂呵呵的,“六伯說過幾天會出日頭,到時候曬菜干去,過冬不愁了。”
“哇,又可以打火鍋了。”方晚玉吸著鼻子,“房子也快做好了,可以進(jìn)屋子吃了,去年我們又冷又熱的,我還記得水生哥滿頭大汗地說好冷呢。”
想到當(dāng)時的場景,母女倆都笑了。
可謂之狼狽。
圍著灶臺吃火鍋,身前熱乎了,身后卻凍得麻嗖嗖的。
“再過十來天吧。”李秋華說著快要做好了的房子,滿心滿眼盡是期待之喜,“到時候你哥回來,估計得嚇得跳起來。”
“他可能還會大喊一聲,哎呀,我家被偷了!”
“哈哈哈哈哈——”
她們口中的方遠(yuǎn),很不方遠(yuǎn),他會小小地震驚一下,但永遠(yuǎn)不會夸張到跳起來大驚小怪的地步。
有一個人可能會,方水生。
半個月過去,房子終于完工了,琉璃瓦,松杉木,高大華麗,寬敞明亮,在入口處極其顯眼。
“大房子啊。”
“住起來肯定很舒適。”
“比城里的房子還要好,又是在這山里,神仙喲。”
路過的村人以及上山干活的工人都要駐留一番,一如在景州城看仙鶴樓那般。
屋子選址是方文海定的,方晚玉壓根沒想到會被人當(dāng)成猴子一般觀賞,哪哪都不自在。
顯然方文海也沒想到,他同樣不喜歡被人圍觀。
只有李秋華開心得不得了,恨不得搬個小板凳坐在門口,來一個人便要請一個人進(jìn)屋喝茶。
“阿爹,我們把路改個方位吧。”方晚玉實在受不了被人當(dāng)猴看,趁李秋華做飯之際,悄悄拉著方文海到角落里商量。
方文海猶豫不決,“可是你阿娘...”
“爹,你是家里的男人,一件小事還不能做主了嘛!”方晚玉著重強調(diào)了“小事”兩個字。
誰知方文海道:“小事她做主,大事我說了算。”
“不不不,爹,這是大事。”方晚玉立馬改口,“你想啊,我們現(xiàn)在賺錢了,家里值錢的東西也多了,來來往往都是人,萬一有小偷入室搶劫,多危險呀。”
方文海不是沒聽說入室搶劫殺人的事,不敢有一絲松懈,“你說的有理,明天我就找人來把路改了。”
“為了我們一家人的安危,改路勢在必行。”方晚玉給老爹打氣,“阿爹,你一定可以說服阿娘的!”
方文海艱難地挪著步子找李秋華商量,李秋華正燒著火,起身碰到塊肉墻,嚇了一大跳。
“你做死呀,走路沒聲兒的。”
李秋華聲音響亮,把方文海想要說的話硬生生給壓了回去。
結(jié)果就是,方文海非但沒有和李秋華說改路的事,還被她押著煮了一鍋開水,說要招待客人。
方文海指望不上了,方晚玉又不敢自己出馬,父女倆大眼瞪小眼,都指著對方去說。
正當(dāng)他們一籌莫展時,白三娘送來了希望。
她不喜歡吊腳樓式的,說怕陽哥兒掉下去,要在平地。
平地只有他們家門前那條路,剛好可以蓋過。
方晚玉佯裝驚恐,“那可要小心了,石頭多硬啊,磕著碰著都會要了命的。”
“嗯,所以我打算進(jìn)山里面找塊平地去。”白三娘眼含歉意,“就是要離姐姐遠(yuǎn)一點了。”
“你直接把我家門前那塊平地用了不就好了嘛,還費得著去里面找地兒,我可不準(zhǔn),你不在我身邊,我和誰說嘴去。”
完美!成功了!
方晚玉恨不得在圍著山谷跑一圈。
魯迅說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
要改道,得讓人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