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娘的好兒子
書名: 大明:我大哥總想給我讓皇位作者名: 豬員外本章字數: 1948字更新時間: 2024-04-12 13:49:25
今日弘治皇帝難得來后宮用膳。
勤政的弘治帝,連續兩日在后宮用膳,著實十分罕見。
中午,夫妻兩正吃著飯的時候。
弘治皇帝隨口對張皇后道:“朕聽說張延齡兄弟因為一塊地,和周彧打起來了?”
“嚴重嗎?”
果然,弘治帝不是單純來用膳的,一定是外廷文官們彈劾了兩位國仗。
這件事確實有損天家威嚴,弘治皇帝不能不過問。
張皇后幽幽的道:“驚擾皇上了,妾身這兩個弟弟,著實有些不像話,有損了咱天家威嚴,妾身已經教育過他們了。”
弘治皇帝點點頭,語重心長的道:“太皇太后對朕有護育之恩,朕當初能在后宮活下來,多虧老奶奶庇佑。”
“此事就此作罷,不要將事情鬧大。”
“總需要一方去道歉的。”
張皇后明白了皇帝的潛在意思,言下之意是要讓自己兩個弟弟去給周家道歉,好平息此事。
若非不然,等外廷彈劾的奏疏越來越多,就算他是皇帝,也不好收場。
不過張皇后心里卻不是滋味。
明明自家兩個弟弟被揍的鼻青臉腫,為什么不是周家道歉,而要委屈自家兩個弟弟去給周家道歉?
吃了虧不說,還要讓他們去道歉,皇帝這處理的方法,她心里怎么能服氣。
可縱然張皇后心里不是滋味,現在也不敢反駁弘治皇帝。
這本就不是一件什么大事,弘治皇帝平日操心政事太多,身體不堪重負,如此雞毛蒜皮的小事還要皇帝親自過問,張皇后這個后宮之主做的有些失責。
“妾身曉得怎么處理了。”
弘治皇帝點點頭,起身道:“嗯,朕走了。”
“對了,那一片有爭議的田產,朕會讓御馬監收回來,他們誰也莫要想這塊地了。”
話音剛落,外面便傳來兩道聲音。
“阿姐阿姐!”
張家兄弟急急走來,滿面春風,一臉得意。
弘治皇帝看著這兩個智障玩意,眼神中都寫滿了鄙夷。
張家兄弟不知做了多少混賬事,只是弘治皇帝恩寵張皇后,愛屋及烏,也不屑與這兩兄弟一般見識。
張家兄弟看到朱佑樘,卻是一愣,隨即忙是恭敬的道:“臣等參見皇上。”
張皇后見自家弟弟過來,恰知曉現在時機剛好,便當著弘治皇帝面前訓斥張家兄弟道:“你兩還有臉來!”
“雞毛蒜皮的事,連皇上都驚動了!”
“現在!立刻,馬上去給長寧伯道歉去!”
張皇后也是有心思的,這個檔口,趁著弘治帝在的時候,讓自家兩個不成器的弟弟去主動道歉,也能挽回張家兄弟在弘治帝心中的形象。
張家兄弟一愣,趕忙道:“阿姐,不用道歉啦。”
張皇后一愣,剛才不知偷偷對這兩兄弟眨了多少次眼,他們看不懂?
這兩個混賬玩意兒!
弘治皇帝聲音沉了幾分,揶揄道:“是不是還要讓長寧伯給你們道歉呢?”
張皇后心里一緊。
她還沒開口,張家兄弟便道:“皇上英明啊!”
“長寧伯方才真給我道歉了,還有,咱外甥將田地也還給咱們啦。”
弘治皇帝和張皇后皆是一愣。
弘治皇帝瞇著眼,問道:“什么意思?還的什么地?”
張家兄弟趕緊道:“哦哦,先前咱們外甥征地,還說是皇上你賞他的賞田吶,原來他征錯了地,把咱們家和周家的都征了去,今個一早就讓御馬監將田產還回來了。”
張家兄弟事無巨細的將事情統統說一遍,他們自然是不敢隱瞞弘治皇帝朱佑樘的。
等朱佑樘聽完,面上都忍不住有些震驚。
先將周、張兩家的地全部征收,后又還回去,取了中間有爭議的田地。
這是在化解周、張兩家日后的矛盾,也是他自己準備采用的調節手段。
只是在后面讓周家主動給張家道歉這件事上,是弘治皇帝如何也沒想到的。
這手段,比自己還要強啊!
想到這里,弘治皇帝面上的怒容緩緩化了,瞇著眼笑道:“想不到太子居然還有這種手段,朕小瞧他了,看來朕對太子也是疏于觀察啊,呵呵。”
弘治帝一臉欣慰,無論從皇帝還是從父親的角色,誰不希望自己兒子優秀?
恐怕當今世上,只有父親最希望兒子能超越自己的了。
卻誰知,張家兄弟瘋狂搖頭:“不,不是太子啊。”
“嗯?不是太子?那是誰……”
話說到一半,弘治皇帝面色有些復雜。
朱厚煒。
難怪他要問自己要賞田,這手段,竟是一環扣著一環……
他在坤寧宮中廳愣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離開,一句話也沒有多說。
……
等弘治皇帝離開之后,張皇后忽然笑靨如花。
“娘的好兒子!”
本來弘治皇帝讓張家去道歉,她心里還是不開心的,現在周家主動給張家道歉了,她怎能不開心?
“好了,這件事就此結束吧,那三千畝田,你們誰也別要了,那是我兒子的!”
張家兄弟哪里還想要那三千畝田,自己的田地失而復得就算了,那周家居然還主動來道歉,里子面子都得到了,他們哪里還不滿足?
“好好,那阿姐,我們走了。”
“咱這外甥心還是向著咱們的。”
“哈哈哈!”
……
午后,春日的陽光爛漫的灑在朱厚煒的臉上。
“二爺,皇后娘娘讓您過去吶,說親自給您熬了雞湯,讓您早些過去喝。”
朱厚煒微微笑了。
看來這一場外戚爭田的風波,應該算是圓滿解決了。
雖然解決這件事的過程不復雜,但怎么做到讓兩家都心平氣和,事后不會覺得不公允,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處。
如果按照弘治皇帝的處理手法,一定會讓張家心里不舒服。
朱厚煒不知道,這件小小的事,又一次掀起了弘治皇帝心里的波瀾。
他應了一聲,道:“走吧,去坤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