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商業構想
- 大明:我大哥總想給我讓皇位
- 豬員外
- 2011字
- 2024-04-14 11:51:02
朱厚煒回到后宮,小蠻便對朱厚煒說了一個讓他難以置信的消息。
弘治皇帝讓自己進學了。
當然,這自然不是什么大事,朱厚煒在三歲的時候,就開始啟蒙,有專門的夫子負責,到十歲左右停止啟蒙,后面的時間,則是讓他在春和殿自學。
再次進學不算什么稀奇事,畢竟明朝的宗室王爺,日后要去封地就藩,需要懂得包括農桑、水利、兵事、祭祀等各種知識。
但朱佑樘讓自己和太子一起進學,意義就非同一般了。
這是要讓自己接受和太子一樣的教育啊!
震驚歸震驚,朱厚煒也不敢托大。
朱厚照可以和楊廷和那群大儒們囂張跋扈,朱厚煒卻不能。
朱厚照未來是要繼承皇帝的,他的任何事跡,都會被儒生史官們美化。
但朱厚煒的一言一行,可能都會上史書。
在這個媒介不發達的封建社會,你的名聲好壞,品德好壞,都會被言口相傳,而這個決定權,在文官。
文官們掌握話語權和傳播能量。
最簡單的一個事例,宋朝的潘美,明明是宋朝的名將,卻因為《楊家將》一書里面的潘仁美出現,讓潘美受盡了千年的誤解。
到現在人們提到潘美,恐怕還是那副十惡不赦的嘴臉……
……
清晨,天空漸漸有些陰沉起來,烏云密布,大雨將至。
朱厚煒穿戴整齊,朝東宮學堂走去。
學堂設在孔廟旁邊,建筑規模很大。
這里囊括了太子詹事,太子左、右春坊學士,太子左右庶子等一眾屬官。
如此龐大的師資力量,全部都服務于太子。
任何朝代,國家對未來皇帝的資源傾斜,一定都是最大的。
朱厚煒步行到大學堂,身旁也沒有嬌貴的找太監宮女們伺候。
左春坊學士楊廷和站在大學堂門前,他身旁還站著幾名中年儒生。
朱厚煒忙不迭拱手彎腰行禮:“學生朱厚煒,拜見諸位夫子。”
他并沒有單獨對楊廷和行禮,即便楊廷和是東宮最大的屬官,他也沒有不顧及其他儒生的感受。
楊廷和微微點頭,他身旁的幾名東宮屬官更是連連點頭。
這種發自骨子里對他們的尊重,頓時博得東宮屬官們濃烈的好感。
這位彬彬有禮、言語謙遜的二皇子,讓這群儒生眼中充滿慈祥。
楊廷和虛扶朱厚煒,帶頭行禮:“臣等參見殿下。”
還沒進學堂,他們還是臣子,該要給朱厚煒行禮,等進了學堂,他們才會成為老師。
在這個天地君親師最大的年代,師,無疑是和君、父一般大的存在。
封建社會,隨處都是禮儀,但凡錯一點,都會被文官們激烈彈劾。
沒辦法,生處這個時代,就要遵守這個時代的規則。
沒多時,睡好回籠覺的朱厚照也容光泛發的大喇喇走來。
“弟!”
“你終于來陪我玩……咳咳,陪我學習了,太好了!”
朱厚照喜滋滋的攬著朱厚煒的肩膀。
“咳咳!”
“咳咳咳咳!”
一陣劇烈的咳嗽,從幾位夫子嘴中傳出,這些夫子面色都不是太好。
“怎么?降溫了,幾位夫子病了嗎?有病就去太醫院看看,今日要么別上課了?”
朱厚照盯著這群咳嗽的夫子。
楊廷和幾人面色別提多么難看,幽幽的道:“有勞太子操心了,老夫縱是身體病苛,也當以教育太子為重!”
一群虛偽的家伙,總是把這些大道理掛在嘴邊,一天不說都憋的慌!
朱厚照癟嘴,拉著朱厚煒邊走邊道:“弟,我們先去學堂。”
“這群家伙是真的能裝!明明身體沒問題,還恬不知恥的說什么身體病苛,也要以教導我為重。”
“整天都恨不得對旁人大喊,吾乃大明最大的忠臣,快給我升官,快讓我官居一品,快把我名聲傳出去。”
朱厚煒:“……”
朱厚照其實很聰明,很多事他都看的明白,只是懶得說。
身后那群文官們聽著朱厚照毫不掩飾的話,面色別提多么紅潤,臉都快抽搐歪了。
學堂內。
朱厚照縱是在不喜進學,也得老老實實的坐在學堂內。畢竟弘治皇帝那邊在盯著,說不得這群老家伙就去告狀了。
不一會兒,楊廷和便抱著書本走來。
偌大的學堂,只有朱厚煒兄弟兩。朱厚煒沒來之前,便只有朱厚照一人。
如此壓抑的環境下,難怪朱厚照會變的那么叛逆。
楊廷和威嚴的環顧了一眼朱厚照和朱厚煒,便開口道:“今日的課業——欲民務農,在于貴粟。貴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為賞罰。”
“國家想要實現富饒,農也;歷朝帝王,皆以勸課農桑為重,農桑貴而物阜殷實……”
楊廷和搖頭晃腦的在講桌上講著班固的《后漢書》,這里面囊括了許多君王關于使國富饒的哲理和經驗。
朱厚照卻不斷的從桌子底下拿出糕點,時不時低頭吃點,還時不時拉著朱厚煒低頭一起吃。
“太子殿下!”
楊廷和似乎發現什么,面色不善,厲聲道:“起來!”
朱厚照噢了一聲,漫不經心的站起來,想來已經習慣了。
“你告訴為師,何以使國富饒?”
朱厚照眼睛一亮,道:“這個不難!抓幾個貪官抄家,國庫不就有錢了嗎?”
“……”
你這說的叫什么話啊?
楊廷和被噎的一臉無語,我和你說勸農,你和我說整治吏官。
“也算是一種辦法,但此非長久之道,且有暴虐之嫌,不可取。”
“你坐下吧。”
“二殿下,你來說說。”
楊廷和又叫起朱厚煒,音調緩和了幾分,道:“你進學較晚,答不上來也沒關系,暢所欲言便是。”
朱厚煒沉默了一下,問道:“真的可以暢所欲言嗎?”
楊廷和笑了笑,回道:“但說無妨,國家開明,在于兼納各方之言,不阻言路。”
朱厚煒嗯了一聲,想了一會兒,便淡淡的道:“我認為,想要實現整個國家的富饒,當注重農本的同時,兼顧重視起商業來。”
此言一出,楊廷和面色頓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