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山雨欲來
- 再造盛唐從掃平安史之亂開始
- 公孫無咎
- 2028字
- 2024-10-04 01:18:04
天寶七載八月,李隆基正式任命李惲為鎮西軍軍使兼鄯州折沖都尉,河湟營田使,九曲鎮守使加封忠武將軍開國伯,冊封其妻楊氏為四品誥命夫人。
“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
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
爾鄯州折沖都尉河湟營田使惲……朕訪邊務,蕃賊擾我河西隴右,爾屢大破之,揚大唐之威于域外……茲特授爾為鎮西軍使使九曲鎮首使加忠武將軍,余官悉如故,封開國伯食邑兩百戶。”
“錫之敕命于戲,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駿烈功宣華夏,用昭露布之貔熏,暫錫武弁,另加丕績,欽哉。”
“敕曰:大臣有奉公之典,藉內德以交修,朝廷有疏爵之恩視夫皆而并貴,懿范彌彰崇嘉永。”
“錫爾鄯州折沖都尉河湟屯田使惲之妻楊氏,坤儀毓秀,月室垂精,錦線穿云,佐夫子以青燈,肅針偃月,贈良人以征袍,治行有聲,亦宜榮寵。
“是宜贈爾為夫人,錫之敕命于戲,徽著蘭房委佗,如山河之足式儀隆桂殿儆戒若翱翔之不遑,金箋甫賁,紫誥遙臨。敕命天寶七載八月十五日”
李惲接過圣旨心中感慨萬千,經過這么些年自己總算能夠真正的獨掌一軍。李惲心中也是有了大干一場的想法。
這一次除了李惲,鄯州折沖府諸軍吏也同樣獲得了提拔嘉獎。
果毅都尉馬漢被封為開國子,左遷鎮西軍副使。
國毅都尉張平封開國子,遷河州折沖都尉。
李瑄加封游騎將軍,遷果毅都尉。
李輝加封游擊將軍,遷果毅都尉。
李寧與趙廣漢兩人也被封為昭武校尉。
為了加強對新占領的吐谷渾舊地的控制,李惲向哥舒翰請求遷鎮西軍于九曲城。
哥舒翰在經過多番思量之后同意了李惲的請求,并給予了李惲便宜行事的權力。
天寶七載九月,李惲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遷鎮西軍于九曲城。
李惲預料到吐蕃人的援軍抵達后,定然會對九曲城發起進攻。
因此他的第二把火和第三把火就是整頓簽軍和修繕九曲城。
經過一番揀選訓練,簽軍兵力被李惲壓縮至三千人,并改稱河湟義從。
為了加快九曲城的修繕工作,李惲又從已經臣服的吐谷渾和蘇毗人中征募了六千人參于筑城。
不過這一次李惲的行動比較溫和,參于筑城的這些勞工并不是無償勞動。
李惲不但每日為這些勞工提供一日三餐,每日還有五錢工錢和五升糧。
為了增加勞工的積極性,李惲把這些勞工分成了一百二十個隊。
每日工作第一名的隊伍每人獎勵十錢,三餐皆提供肉食。
前十名的隊伍,每人獎勵四文,每日一餐有肉。
前二十名的隊伍,沒有金錢獎勵,但可以一餐吃肉。
前五十名的隊伍三日可提供一頓肉食。
排在倒數前十的隊伍,三餐減為兩頓,若是連續三天都排在倒數前十者鞭五下。
連續三日倒數前三者行十一抽殺之制。
在這一套獎懲制度下勞工們的工作效率果然提高了不少。
這日趙廣漢向李惲建議道:“郎君這吐谷渾舊地如此廣闊,僅僅依靠九曲一城實難防御……若是被吐蕃人切斷我與河州、廓州的聯系,大軍危也,不若在關口要地建堡以御!”
李惲覺得他所言很有道理,于是問道,“君以為何處可筑堡?”
早有準備的趙廣漢隨即拿出一張輿圖,“郎君,仆近日遍查諸地,有三處或可筑堡……”
李惲向輿圖看去,趙廣漢所指的三處有兩處他都去過。
其中一處距離石堡城并不遠,不過五十余里而已。若是在此筑堡將大大限制吐蕃人的行動,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石堡城的作用。
既然想到了自然就要做,第二日,李惲帶著李瑄、馬漢趙廣漢、李寧還有自己的親兵就往第一處地方而去。
“李瑄,爾觀在此筑堡何如?”
在趙廣漢的引路下,眾人很快來到一座擁有水源的山丘上。
“郎君,此地倒是不錯,視野開闊、易守難攻,也不缺水源,不過以某觀之,卻難以屯駐大軍啊!”
李惲點頭道:“這個無防,此地本為大軍警戒和監控石堡城所用……某估算此堡建成后可駐兵一營有余,必要之時還可屯兵于山下。”
趙廣漢此時補充道:“郎君,此地仆早已巡視過,此地東北側有一山谷,南北皆為峭壁,然東邊卻甚為平坦,谷中可供吾等屯墾牧馬,如無意外足以供養七百人。”
“當真!”
眾人聞言皆是大喜,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戍邊將士最擔心的就是衣食無作。
如今既有山川險要之地,又有足以養活屯兵的沃野,自然是天賜之地。
眾人很快達成了一致,李惲隨即也下令從九曲城調來八百勞工,并任命李寧負責此事。
隨后眾人又前往其它兩處地方進行查看。
趙廣漢的目光卻確實不錯,兩處皆是要道。
若是三座墩堡筑成,吐蕃再想襲擾吐谷渾舊地卻是不那么容易了。
李惲最重視的自然還是直面石堡城的第一座墩堡,這些時日他在此地的時間反而比在九曲城的更多。
眼看著墩堡慢慢建成,這時忽然一名唐軍信使出現在地平線上。
李惲心中不禁“咯噔”一下,心中升起一絲不安。
約莫半柱香的功夫,那名信使已是到達了李惲身前。
“將軍,這是節帥給您的……”
信使小心翼翼把一個用蠟封著的竹筒遞給了李惲。
“送這位兄弟下去休息一下……”
李惲一邊吩咐,一邊接過竹筒。
拍開蠟封,里面是一張用絹帛書寫的信件。
信件上面的字跡并不多,可李惲卻看了老半天。
良久他才緩緩的收好信件,轉頭尋到信使。
“請轉告節帥,某定不會讓節帥失望……”
“郎君可是出事了?”
李瑄詢問道:“邏些城有消息傳來,吐蕃贊普已經集結大軍欲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