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爭城之戰
- 再造盛唐從掃平安史之亂開始
- 公孫無咎
- 2056字
- 2024-09-24 23:05:00
“都尉,城下的應該是蘇毗人組成的軍隊,吐蕃騎射皆弱,唯重步兵最強……騎、射皆倚仗附屬之國……”
“尤其是蘇毗人所組成的軍隊,在吐蕃軍中皆是精銳,這二十年來,吐蕃軍中大將多為蘇毗人,這莽布支也是出身蘇毗貴族……”
接著他又簡單介紹了一番蘇毗的來歷。
“這蘇毗又稱蘇毗女國,本為羌種,有大小女王,分裂之后被吐蕃人征服,吐蕃占據西海后強遷三萬戶至此……”
“蘇毗人善射,吐蕃多仰仗其力,看這樣子,吐蕃人是打算用弓弩壓制咱們……”
李惲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那就讓我看看,到底是誰家的弓弩更強!”
這時城下的吐蕃人中奔出一人,此人耀武揚威的走到城下大叫。
“城上的唐軍聽著,爾等速速開城投降,否則吾大軍攻入城內,必將雞犬不留……”
“殺了他!”
李惲冷酷的一笑。
“都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否……”
張平出言勸阻。
李惲冷哼一聲道:“什么兩國,吐蕃贊普可曾接受我大唐冊封!”
張平道:“這個自然是有的,可是……”
“既然接受了我大唐冊封,那就是大唐之臣,他們不過是我大唐叛逆而已……”
“趙廣漢還愣著干什么!”
張平還要再勸。
趙廣漢已然一箭射了出去,把那人釘在了地上。
莽布支大怒,他喝令幾聲。
很快兩名唐軍士卒被帶到了軍前。
“是咱們的斥候!”
李惲面色陰沉的望著城下。
吐蕃人得意洋洋的押著兩名被俘虜的唐軍斥候來到陣前。
一名漢人打扮的人上前喊道:“城上的人聽著,若是不投降,這就是你們的下場……”
這時一名十夫長模樣的吐蕃人大喝一聲。
押解他們的吐蕃兵彎刀揮下,兩名士卒的頭飛上了天空。
城上眾人皆是睚眥欲裂。
那漢人打扮者再次喊道:“我家將軍說了,給你們兩刻鐘的時間,若是不投降兩刻鐘之后我大吐蕃的勇士就要攻城了……”
李惲聞言冷笑一聲對李寧道,“把昨日俘獲的吐蕃人帶上來!”
李寧領命而去,很快昨日俘獲的那十七名吐蕃人就被押解到了城頭。
城下的吐蕃人這時也安靜下來。
“殺了他們!”
李惲一聲令下,十七名吐蕃人被當場處決。
“城下的吐蕃人聽著,這就是某給你們的答復……有敢犯我大唐者必誅之!”
莽布支明顯被城上的舉動激怒了。
“給我進攻,我要屠了這允吾讓這允吾城雞犬不留……破城之后洗城三日!”
號角聲響起,一支吐蕃千人隊,緩緩向允吾城襲來。
距離城墻大約五百步時,他們開始加速沖鋒。
“趙廣漢!”李惲喚道。
“咻!”
趙廣漢向城外射出一支紅色的箭矢,這是在測距。
吐蕃騎兵越過紅色箭矢的位置后,李惲下達了命令。
“風!”
城上的弓弩手扣動扳機,一支支利箭向吐蕃人飛去。
天空中下起了雨,由箭矢組成的箭雨。
“啊…啊…啊…”
慘叫聲響起,中箭的吐蕃人紛紛落馬。
城上士卒射完兩輪之后,吐蕃人也沖入了他們的弓箭射程之內。
吐蕃騎兵分成兩隊沿著護城壕,一邊奔馳,一邊張弓還擊。
“啊……”
城上一名唐軍弓弩手躲避不及被吐蕃人射殺在城頭。
“風!”
其余的弓弩手不為所動,在李惲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還擊。
城上的小型投石器也同時對吐蕃人發動攻擊。
雙方對射了大約一刻鐘,眼見無法占到便宜,莽布支終于下達了退兵的命令,很快吐蕃本陣響起了鳴金之聲。
聽到號令的吐蕃人如潮水般,飛快退了回去。
短短一刻鐘的時間城墻下留下了百余具吐蕃人的尸體。受傷逃走的吐蕃人更多。
城頭的唐軍的傷亡相比吐蕃人就好多了,傷亡一共不過十數人。
不過吐蕃人并沒有就此作罷,不過一刻鐘的時間,號角聲再度響起。
這一次吐蕃人放棄了戰馬,組成了三個步兵方陣向允吾城逼來。
左右乃是吐蕃本隊,中間則是蘇毗人組成的弓弩兵。
他們在距離城墻大約2里地的地方列陣等待。
在他們身后還有大量的吐蕃人在行動,雖然看不真切但也能猜到多半是在搬運攻城武器。
“諸君,看來咱們要迎來一場惡戰了!”
“爾等可懼否!”
“不懼,不懼!”
過了約一刻鐘,城外大軍中一陣騷動,吐蕃人從后陣推出了若干攻城用的盾車來。
吐蕃人推著盾車緩緩向前,李惲數了數,約有二十余輛,每架盾車上都豎著旗幟。
盾車內隱藏著不少士兵,在盾車后的不遠處,還跟著許多小車,上面載滿泥土等物,想來是用來填允吾的護城壕之用。
小車后面則是吐蕃人聞名天下的重裝步兵和沒有披甲的輕兵死士。
“看來這莽布支還是有兩把刷子嘛,竟然懂得多兵種配合,不愧其吐蕃名將之名!”
馬漢這時道:“都尉有所不知,這莽布支在吐蕃人中也是一個傳奇,是少有的從行伍爬起來的大將……”
李惲點了點頭,心中也開始重視起吐蕃人的這次進攻。
那些盾車越來越近,慢慢的已經可以看清楚它們的樣子。
只見那些盾車與唐軍所用的盾車并沒有什么區別,前面是厚實的木板上面鋪著厚厚的皮革,下面有滾輪,轉動靈活。如果壕溝填平后,它們可以一直推到城下。
李惲見那些盾車已經逼近了兩百步,淡淡道:“發砲吧!”
城內,早就準備好的砲營,看見城樓上的旗號,立時一揮手中的令旗,大聲喝令:“發砲!”
隨即一枚枚石彈,在杠桿之力的作用下,劃出一條條美麗的弧線向城外飛去。
但可惜此時的唐軍裝備的投石機還是傳統的杠桿式投石機,不但射程比較近,準確性也很差。
第一批石彈皆沒能擊中吐蕃人的盾車。
李惲對此并沒有在意,只是命令繼續砲擊。
吐蕃人越來越近,終于隨著轟的一聲巨響,一顆石彈命中了一輛盾車,打得那輛盾車四分五裂,木屑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