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初識楊釗
- 再造盛唐從掃平安史之亂開始
- 公孫無咎
- 2057字
- 2024-09-09 00:02:34
這個時候楊釗夫妻倆也已經注意到了李惲等人。
成都雖然富庶,但如李惲這樣鮮衣怒馬之人卻是少見的很。
尤其是李惲等人所乘騎的馬,可都是肩高超過五尺(唐朝一尺約30.7厘米)的好馬。若是在關中、河西也就罷了,這可是蜀中。
蜀中之馬以蜀馬和吐蕃馬為主,這兩種馬都比較矮小,一般肩高不過四尺。
見李惲派人上前相勸,夫妻倆也停止了這場鬧劇。
楊釗這時注意到了李惲腰間的“銀魚袋!”。
他慌忙上前拜道:“下吏楊釗拜見郎君!”
他妻子這時也上前歉身道:“奴家裴柔拜見郎君!”
“楊釗!!!裴柔!!!”
“我草!竟然是這兩位!”
李惲這時才反應過來,自己面前的竟然是楊國忠夫妻倆。
一提到安史之亂,這楊國忠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
安祿山起兵造反,打的旗號就是奉詔誅楊國忠。
李惲看著眼前的兩人,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內心之中早就已經在倒海翻江。
“原來是楊縣尉伉儷當面,在下李惲,以后就是鄰居了!”
第一次見面李惲并沒有與楊釗多聊,他看出了楊釗此時的窘迫,以鄰居的身份贈予了楊釗一些食物。
并隨口邀請楊釗翌日上門做客。
當然李惲不僅僅只是贈送食物予楊釗,其他鄉鄰同樣獲贈了食物。
……
“阿耶,阿娘,哪來這么多吃食!”
楊釗幾個子女回到家見到屋中的食物皆是歡呼詢問起來。
“是隔壁莊園的主人贈送的!”
“隔壁莊園!”
“隔壁莊園不是信安王的產業嗎,信安王回蜀了?”
楊釗的女兒楊盈詫異的問道
楊釗搖了搖頭,“非是信安王乃是一位小郎君!”
楊盈好奇的問道,“阿耶可知道那小郎君是何許人?”
楊釗道:“近日里聽聞信安王殿下之孫李惲被圣人親授犍為縣令,想來就是這位了!”
“犍為縣令!”崔柔驚呼一聲,“那小郎君不過十七八竟然為犍為縣令!”
說話之時她的臉上盡是羨慕之色。
“十七八歲就為大縣縣令,這實在是太過了吧!”楊盈也是面露不可思議的表情。
大唐宗室年紀輕輕就被授于高位的其實并不少,比如王忠嗣之子就被授予了從五品的散官之位。
但這些都只是散官,看起來尊貴其實不過就是拿一份俸祿而已。
但縣令卻不同,縣令可是正七品的實職。
一縣百姓的生死可都操之于手,所以縣令又被稱為百里侯,民間又有滅門的縣令一說
更何況這犍為縣又與普通的縣不同。
這犍為縣原為犍為郡,漢武帝元光五年設郡。
一直到前隋之時,方才廢郡為縣,這些年又一直有復縣為郡的傳說。
不但如此,這犍為縣可是實實在在的大縣,編戶齊民的戶數就超過了三萬,口數近二十萬,比許多州郡人口都多。
這還是沒有包括大小涼山一帶的生番。
這犍為縣令名為縣令,實際比許多州刺史還強。
“這是怎么樣的一位小郎君呢!”楊盈心中暗想。
這時一旁的崔柔對楊釗道:“死鬼,那小郎君不是邀你上門嗎,這可是一個好機會,若是能夠跟這小郎君攀上關系,那咱們……”
崔柔說著話,眼睛卻是瞄向了一旁的楊盈。
她心中琢磨,“我這女兒年芳二八又天生麗質,若是能夠……”
想到這里他對楊釗道:“明日你前往之時,最好把咱們女兒也帶上!”
楊釗一聽就明白了崔柔的想法,他此時眼睛也是一亮。
不過明日就帶過去卻是有些急了……
……
信安王府在成都的這一處莊園并不大,不過是一座三進的宅院,這莊園說起來還是李恪擔任蜀王之時置辦下的。
據說當年李恪是打算效仿陶淵明在這莊園養老的。
因為多年不至,宅子中也沒有幾個人,不過就四名老仆和三名仆婦,另外還有幾條看家的大黃。
在幾名奴仆的迎接下,李惲帶著眾人走進了莊園。
莊園主宅雖然有些舊了不過還勉強看的過去。
“帶我去校場!”
莊園主宅并不大,自然無法安排這些多人居住,好在這處莊園本就有校場和軍營。
“諾!”
莊園管家答應一聲,當即在前引路。
繞過一片竹林,一排營房出現在眼前。
看著眼前的茅草屋,李惲皺了皺眉。
這一看就是建了許久的屋舍,墻壁是土砌的,但不少土坯都已經開裂,不但墻面坑坑洼洼,而且那墻壁中央還有著一條巨大的裂縫。
那木門也陳舊不堪,屋頂上,用木梁和土塊壓著的茅草隨風而起,讓人擔心它們隨時會被卷走……
這屋子甚至還不如他后世見過的工地窩棚,只是勉強能容身而已。
房屋雖破,不過衛生倒是做的不錯,屋子周圍有一圈排水溝。外面的地面也鏟得干干凈凈,一點垃圾一株野草都沒有。屋子后面還有一間茅房,茅房也打掃的非常干凈。
李惲皺了皺眉,并沒有多說什么,他也知道這也怪不得管家。
這營房本就已經有近百年歷史了,還能保持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這幾日就委屈諸君了,晚上請大家喝酒!”
李惲向眾人道了聲歉。
“多謝郎君!”
聽到有酒喝,眾人皆是歡呼起來。
李惲也沒有食言,當即就命人去買酒。
半夜躺在床上,喝了酒的李惲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他總是不由自主的想到今日遇到的楊釗。
在后世之時李惲就是一名歷史愛好者。
對著楊釗的發跡史還是比較清楚的。
談起楊釗(楊國忠)的發跡,許多人會想到一個詞語,那就是“裙帶關系”。
尤其是在一些民間傳說和演義戲曲當中,人們都把楊國忠當作是楊貴妃的哥哥,正是因為楊貴妃在唐玄宗面前的得寵,楊國忠才得以從一個卑微小官一躍而成為大唐帝國的宰相。
但其實楊釗只是楊玉環的遠房親戚而已,具體而言,是從祖兄,也就是楊貴妃叔爺爺的孫子。
這個親戚關系其實已經很是有點疏遠了。楊玉環本人可是有三個親兄弟的,分別是楊铦、楊锜和楊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