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意外來客
- 再造盛唐從掃平安史之亂開始
- 公孫無咎
- 1585字
- 2024-09-06 00:17:31
……
李惲進了高力士的府邸后,就被帶到了正廳,隨后高力士就把所有下人打發了出去。
兩人在廳中聊了整整兩個時辰方才出來。
最后李惲卻是認了高力士為大父,眼看時日不早,李惲知道高力士還要回宮。
當下道:“大父,您不要太操勞,須多多注意身體,孫兒就不打擾您了。”
李惲離開之時高力士竟然親自將李惲送到門口。
待李惲上馬離開,他方才返回府中。
這讓等在高府門前的官吏豪強們皆是心中震驚。
“這李二郎與高翁什么關系,竟然勞動高翁如此!”
有知道當年李祎與高力士之事者買弄道:“你等不知,當年高翁可是得信安王殿下才得以保全……”
“當年李祎被人誣陷觸怒圣人,也是高翁搭救!信安王殿下與高翁可是生死之交……”
“如此看來這李二郎前途無量啊!”
“也不知這李惲可曾婚配……”
“就是李惲未曾婚配也不是我等能想的!”
“不能為妻,做妾也是好的……”
“做妾,怕是想為妾也難啊……”
這些人議論的聲音頗大,李惲自然也聽的一清二楚。
他只是笑了笑,并沒有放在心上。
……
李惲回到家后,立即把自己認了高力士為大父之事告知了父親和祖父。
李峘聞聽之后,雖是有些不滿不過也沒有多說什么。
李峘雖有些文人之氣,但卻并不迂腐,高力士雖是宦官,但卻也是出自名門。
何況以自家老子與高力士的關系,這樣做也沒有什么不妥。
而且高力士在朝野上下的名聲一直不錯,與普通內侍完全不同。
實際上高力士在歷史上的名聲變差,那是到了宋朝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鑒》之后。
與李峘不同,李祎則更懂變通之道。
“二郎此事做的好,有二郎在,某也不用擔心身后之事了!”
李峘聞言卻是趕緊告罪道:“阿耶,都是兒子幾個不成器,讓阿耶不能安心養老!”
“哼,你知道就好!”
“兒子知錯了!”
李惲此時也不好說什么,實際上自己這父親能力并不差,只是有些迂腐罷了。
歷史上自己這父親還曾經擔任過劍南節度使,擊敗入寇的吐蕃與南詔聯軍,一度收復了后世的昆明地區。
為了轉移祖父的注意力,給自己父親解困,李惲上前說起了自己的計劃。
李祎的注意力果然被轉移開來。
“你這計劃大體是不錯的,南詔的實力雖然不強,但他背后還有吐蕃……除了要注意南邊外,西北也得當心……”
“另外,汝還需記住一點,攘外必先安內,汝若欲行大事,當先掌握縣中大權……”
“你想做什么,只管放開手腳去做,朝廷有什么事,自有大父為你頂著……”
“多謝大父,孫兒省的……”
……
按照慣例官員上任前都有半個月的假期,李惲準備利用這段時間加強對自己那支小部隊的騎術訓練。
如今他那支小部隊已經全部被納入信陽王府的家將,成為了李惲的親兵。
作為親兵騎術自然是不能差的,好在這些人本就會騎馬,訓練難度并不大。
沒過幾日,府外突然傳來安祿山入京的消息,窩在府中的李惲并沒有在意,還是該干嘛就干嘛。
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安祿山入京的第四天,竟然帶著安慶緒登門了。
“二郎,郡王殿下命你現在去一下正堂!”
“好!”李惲笑著答應了。
“八叔今日又有何事啊?”
“幽州節度使安祿山攜其子登門拜訪,指名要見你!”
“安祿山,沒想到這么快就要見到你了!”
李惲嘴角微微翹起,“那咱就去見見這位被后世稱為亂唐騙子的胡人,大名鼎鼎的摩尼教(明教)的教主。”
……
“這位就是被圣人稱為我家麒麟兒的李二郎,郡王殿下果然好福氣!”
李惲還沒有進屋,就聽到一道陌生的聲音傳來。
“想來說話之人就是安祿山了!”
“二郎,這位就是安節帥,還不快快拜見!”
“小子拜見節帥!”李惲躬身行了一禮。
后世史書記載,安祿山體型肥胖,體重超過三百斤,“腹大垂膝”,更換衣物時,需要多人協助才能完成,
外貌“丑陋”,力氣巨大,但卻能夠在肥胖的體型下做出靈活的動作,每次入京都會為李隆基和楊玉環表演胡旋舞。
不過在李惲眼中這安祿山的長相卻與史書記載有些不同,眼前之人確實比較胖,肚子也很大,但“腹大垂膝”卻還不至于。
至于面目不但不丑,反而有些英俊,典型胡漢混血兒的長相,不過他那雙眼睛卻是精氣逼人。
“果然能夠青史留名的人物就沒有一個是好相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