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李驚鴻沒有急著開店,而是跑了趟老伍頭那里,將窯口以及作坊建設推遲的事情知會了一聲。
老伍頭都通知好徒子徒孫,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了,結果李驚鴻這邊要求偃旗息鼓。
他一下就頹了。
不過李驚鴻隨即又說出了古今茶室需要修繕,外加桌椅板凳也要重新制作的事情。
老伍頭一聽這個,心情總算好了不少,畢竟這活計雖然沒有建窯口作坊來的賺錢,但也算是個不錯的大活了。
有這么個活計填補進來,他也好對徒子徒孫有個交代,安安那些人的人心。
畢竟昨日一聽他有大活,可是有好幾個徒子徒孫直言要去退掉手中活計的。
如今換成了另一個活,倒也說得過去,無非是他自己讓些活計給徒子徒孫們罷了。
搞定了老伍頭,李驚鴻便回到了古今茶室守店,上午時又陸陸續續來了幾個要退貨的客人,
他直接在柜臺前立了個牌子,寫著若是柜臺無人,直接上二樓雅間尋人。
按照先前的一套流程,他也成功將幾人順利轉化。
午后時分,吳理又晃晃悠悠的走進了古今茶室之中,
他一看見柜臺后的李驚鴻,便迫不及待的上前訴說起了昨日回家時,在盧記扇店店門前所發生的事情。
李驚鴻聞言,也是不由得啞然失笑。
他確實沒想到,不過是給吳理一行人科普了部分折扇知識與玩法,竟然還能起到這種效果。
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不過他心中也清楚,產品問題并不能怪盧偉與趙仁行,盧偉也不至于做那為了節省成本而偷工減料的事情,
其核心關鍵,還是制扇工藝的差距。
估計在昨日之事發生之前,盧偉還一直以為,自己所仿制的折扇,比之古今茶室的折扇更加物美價廉。
殊不知折扇自宋末出現,又經明清兩代發展成文玩之物,期間的工藝可是經過數百年改良,
為了讓其功能完善,在堅固日常實用的同時,還具備可玩性,那可不是將折扇的模樣做出來就行的,
其中還有這許多的細節,以確保扇大骨的夾力足夠強大,扇小骨在收扇時還要不出現條小骨的現象,
為了長期的使用,扇釘的契合穩固,扇面及扇骨的防干燥、防潮濕等等因素也要考慮在內。
所以實際上李驚鴻并不太擔心盧記扇店仿制的折扇會打垮他的折扇生意,
只是若不提前為古今茶室正名的話,將來一旦盧記扇店的折扇傳出“不經用”的名聲,壞了整個折扇行當,
那他那時再想要為古今茶室洗白,就困難了。
所以李驚鴻在處理吳理問題時,也有著這個考慮在其中,才會費了那么大的勁,去改觀他們對于古今茶室折扇的印象。
目的就是徹底為古今茶室立起折扇“正宗”的招牌,與盧記扇店提前做好切割,
如此等時間一長,貪圖便宜購買了盧記扇店折扇的客人,就會因為手中折扇出現各種質量問題,而跑去盧記扇店質問。
當這個風波一鬧出來,手握古今茶室折扇的客人,就會在心中生出優越感來,愈發認為手中的折扇值得二十兩銀子。
畢竟哪怕他早期折扇做工看起來粗糙,但再粗糙的折扇,至少經久耐用不是么?
花十五兩銀子買一把只能用一兩個月的折扇,
與花二十兩銀子買一把能用上數年的折扇對比,
其中哪個更有性價比,只要等上一段時日,欲購買折扇者,心中自會產生口碑。
并且古今茶室所出售的折扇,只要保養妥善,便能用上更久的時間。
李驚鴻也會在之后推出折扇保養的業務,如此一來,便更能與那些個達官顯貴拉近些關系。
他現在別的不擔心,唯一擔心的就是,等盧偉將盧記扇店經營出了幺蛾子后,
很有可能會去求助于范陽盧氏在長安的掌家,而這等世家門閥對他這種小老百姓出手,無非就是兩個層面,一個是廟堂執法,另一個便是三教九流。
后者他不擔心,前者他很忌憚,
好在這種事情短時間內是不會發生的,畢竟盧記扇店的折扇雖然沒有那么高的可玩性,但勝在便宜以及外觀尚可。
前期盧偉借助范陽盧氏的人脈,外加折扇這物件超脫時代的商品屬性,肯定能大賺特賺。
至于昨日吳理弄出來的那點幺蛾子,對于盧記扇店來說多半算不得什么,
畢竟小民小富之人,哪敢在明面與范陽盧氏的店鋪作對,哪怕有人知道盧記扇店的折扇不如古今茶室,
那最多自己不買便是,絕不會隨意對外宣揚。
所以盧記扇店只要賣力吆喝,就一定能將折扇生意轉回正軌。
吳理還為李驚鴻送來了消息,李驚鴻自是不會吝嗇,就這么在柜臺前泡了壺茶,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古今茶室的折扇定價不菲,原本平日里就沒什么人來定扇,有的話也多是一些復購客戶。
如今盧記扇店開始售賣折扇,并大力宣傳,
以至于整個下午,除了吳理,便就來了幾位想要退貨的客人。
有趣的是,都不需要李驚鴻上前賣力,吳理逮著這裝比的機會,直接就上前開始賣弄起了所知所曉。
李驚鴻也是樂得清閑,任由吳理這個免費工人折騰,偶爾出聲查缺補漏一番,便又成功安撫掉了幾位客人。
“嘿嘿,少東家,本公子這一手露的漂亮吧?”
也許是說了太多,且太過賣力,使得吳理的聲音都變得有些沙啞。
李驚鴻見狀也是好笑,他為對方斟了杯茶,吹捧道。
“那是相當漂亮,吳公子方才模樣,頗有諸葛武侯舌辯群儒之儀,口吐蓮花的本事,聽的小子是大感佩服啊。”
吳理美滋滋的嘬了幾口茶水,露出一臉享受之色,片刻后道。
“一番舌戰之后,在品上這么一口仙茗之香,此生無憾,此生無憾吶。”
李驚鴻呵呵一笑道。
“那吳公子將來可有福了,我曾見一古籍,其中有一器皿,有透氣留香之奇效,將來若是能夠作出,這仙茗的味道,將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