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青春文學造星工廠(二)

但是看著目錄上的3部小說名字:《我們的青春時光》《閃光少女》《神之一首》。

她們還是很感興趣的,于是按順序先看起《我們的青春時光》。

一看,寫的高中生,更有興趣了。

男主安北成績很好,樣貌出眾,擅長打籃球。

女主謝曉璇,文靜,漂亮。

頓時代入感和期待感立刻拉滿,上課了都偷偷把雜志放在下面看。

看到最后,男生和女生個個都被小說情節弄得死去活來的,眼淚汪汪的,卻又看得如癡如醉……

看完《我們的青春時光》后,又看《閃光少女》《神之一手》,精彩的情節和想象也是讓她們看得津津有味。

四川大學有不少學生也喜歡看《臨水》雜志。

歷史系的廖芳芳和同學蔣晴晴就是一期不落的讀者。

這回買回最新的3月刊,看《我們的青春時光》時,男女主從高中到大學,對于她們來說,太有代入感了。

陷進去后,看得她們兩個是撕心裂肺的,眼圈紅通通的。

宿舍里的其他女生一看,什么小說啊,看成這個樣子。也拿過去看,好家伙,就像得了紅眼病似的,看一個哭一個。

很快,整個系的女生還有男生都看起這本雜志來,遇到人就說《我們的青春時光》。

廖芳芳和同學蔣晴晴在食堂打飯,一邊排隊就一邊聊小說的男女主。

說了一會,后面排隊的一個女生突然就說:這小說是我們宿舍的顧曉棠寫的,筆名叫長樂未央。

頓時讓廖芳芳和蔣晴晴驚訝了好一陣,我們喜歡看的小說居然是同校的學生寫的?

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學校很多學生都知道是中文系的一個叫顧曉棠的人,寫了部小說《我們的青春時光》。

喜歡小說的很多女生直接沖到顧曉棠的宿舍,拿著雜志找她簽名。

顧曉棠這才反應過來,她的小說火了,她要出名了。

果然,第二天的《華西都市報》《成都晚報》就有記者來學校采訪了她,并在當天的報紙上報道了出來。

《川大大四學生長篇小說刊登臨水雜志,引起熱銷》

《川大女生長篇小說遭到大學生追捧》

《因為喜歡文學,顧曉棠隨手之作引起轟動》

《顧曉棠談自己的文學創作之路》

……

之后,《瀟湘晨報》《重慶晚報》《春城晚報》等省外媒體也進行了報道。

顧曉棠是真的出名了。

她現在到手的有簽約費的3萬,這次雜志的稿費4萬,加一起都有7萬了。

她家是四川縣上的,父母都是小學老師,工資也不是很高,但是很穩定。

如果她畢業后,去當高中老師,一個月也才一千左右,要好多年才能攢夠7萬。

要不還是當專職作家好了,專心寫作?再說自己也喜歡創作。

于是,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家里人聽說她寫小說賺了7萬,很是驚訝,然后就是為她高興。

至于她畢業后當老師,還是專門寫作,父母都讓她自己決定,他們都支持她。

最后,顧曉棠還是決定當職業作家,專心寫作。

《臨水》3月刊出版后,還有不少讀者喜歡那兩部《閃光少女》和《神之一手》的。

臨水一中就有不少學生拿著雜志找安芷溪和林瑞雪簽名。

沒錯,這會學校大門上又掛起了新橫幅:“熱烈慶祝我校初三學生安芷溪、林瑞雪在《臨水》雜志發表小說”。

高中生看到后,哀嚎一片,簡直都快麻木了。

有一個江橋還不夠,這回又來了兩個女生?太殘酷了。直接掛一個牌子得了:臨水一中天才初中部。

這個名稱不知道是誰先說出來的,反正最后大家都在說,說來說去,還真給傳出學校外面去了。

大家一聽,還真是這么一回事啊。

徐校長去地區開教育會議,會場上一群中學老師和他開玩笑說,我們這些中學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你們臨水一中天才初中部。

徐校長臉上故作鎮靜,心里高興和驕傲得不行。

《臨水》3月刊出來后,溪溪和瑞雪的爸爸媽媽都特別高興。

林松森買了上百本,分別送給親戚朋友、單位同事,送時都要說一兩句,臉上的笑得那個燦爛。

“小女喜歡文學,寫了篇幾萬字的小說發表在《臨水》上,寫得還有些不足,請你多斧正。”

“小女拙作《神之一手》,也就幾萬字,敬請指正。”

拿到雜志的同事,都會驚訝一陣,說:“你女兒才初三吧?就發表幾萬字的小說了?太了不起了。”

林松森笑得更甜了,嘴上卻說:“她還要多學習,還要多努力。”

安達也是買了不少,分送親戚朋友和同事,好多天都是滿面春風、一臉的笑意。

3月刊到月底很快賣完。

《臨水》雜志名頭更響,1998年12月刊50萬份,1999年1月70萬份,1999年2月刊 70萬份,1999年3月刊 70萬份。

這對于一本文學期刊來說,還是很不容易的。

1999年的文學期刊,通俗類的都很不錯,像《今古傳奇》《故事會》發行量都很大,上百萬份、幾百萬份。

但是純文學刊物銷量都在下降,《當代》《收獲》《十月》從80年代的上百萬份下降到到現在的二三十萬份。春城的《大家》才兩三萬份。

那本就是后來捧出來了韓涵、郭金明、張悅然的《萌芽》雜志,到1998年虧得都撐不下去了,于是商量來商量去,決定在1999年上半年搞新概念作文大賽,從中希望發現一些青少年作家出來,能夠給雜志供稿,帶動雜志銷量。

但是很不巧的是,《臨水》在1998年底冒出來了,就靠著江橋一個人連寫了幾部小說,硬是將《臨水》打造成了青少年文學的品牌陣地。

年初,《萌芽》新概念大賽正式啟動,發起暨聯合主辦單位有北大、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和《萌芽雜志社》。

其后,《文匯報》《中國青年報》《新民晚報》等主流媒體都進行了報道。

但是活動搞下來,參加的人數、作文的質量,還有影響和效果都不如他們的預期。

很多學生,尤其是在顧曉棠一舉成名而又被出版公司簽約后,寧愿不斷地給《臨水》寫稿、投稿、被退稿,都不太愿意去參加他們的新概念作文比賽。

上海JS區松山中學的韓涵,就是如此。

之前他寫了一篇中篇小說,投給《臨水》,結果被退稿了。

他琢磨了好一陣后,決定寫一部長篇小說,名字叫《三重門》。

為了寫這部小說,他連學校的好多節課都沒有去,寫得很投入。

他的父母也比較開明,也都支持他。

江橋十四歲以小說《女王的棋局》一舉成名,給他的影響太大了。

想出名要趁早。

江橋可以做到,他為什么不能做到,同時他也發現人生也可以不用參加高考而有另外的路可以走。

《女王的棋局》他也看了,故事確實精彩,但缺少一些銳利地思辨和理性的思考。

他覺得他的《三重門》是不輸于《女王的棋局》的一部小說。

3月底,17歲的他寫完了自己的首部小說,二十萬字,厚厚的一疊草稿紙。

他認真地謄抄一遍后,到郵局寫上《臨水》雜志的地址,寄了出去。

3月25日的《中國圖書商報》發文對《臨水》雜志進行了一番分析:

“《臨水》雜志在1998年底異軍突起,12月刊首印30萬份,后加印20萬份;之后在1999年前3個月穩定在每期70萬份。哪怕是3月刊上,沒有江橋的小說,但依靠著雜志名氣和小說質量,仍然穩在了70萬份。”

“這說明《臨水》在經營上,已經完全站住了腳跟,并讓雜志成為了青少年文學的一大品牌。”

“3月刊上小說《我們的青春時光》作者顧曉棠,一舉成名,BJ后浪圖書公司立馬和其簽約,并準備出版《我們的青春時光》圖書精裝本,首印數為5萬冊,版稅據說高達百分之十幾。如果是真的,其圖書版稅收入將達二十多萬。”

“我們敢斷言,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臨水》上發表作品,也將會很多個顧曉棠因此而成名。”

“從而,圖書市場也將會帶來新的變局和閱讀偏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朗县| 中山市| 麟游县| 黄冈市| 长葛市| 碌曲县| 溧水县| 五指山市| 新绛县| 万安县| 定兴县| 开封县| 安龙县| 波密县| 安岳县| 冀州市| 铜陵市| 财经| 曲松县| 东城区| 土默特右旗| 富顺县| 衢州市| 康马县| 通化市| 岑溪市| 定日县| 彰化市| 开江县| 靖边县| 建平县| 横峰县| 无棣县| 大化| 武山县| 永济市| 镇雄县| 海南省| 马龙县| 喀喇|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