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發現新作者
- 重生1998:我的文娛時代
- 山貓部落
- 2262字
- 2024-04-14 09:40:47
下午的時候,江橋收到了郵局送過來的好幾大布袋裝的信件,打開一看,全是讀者來信和作者投稿。
他又打電話讓溪溪和瑞雪過來幫忙一起看信件。
三人先把讀者來信和作者投稿區分開,然后選了一些讀者來信先看。
如果看到一些自己覺得不錯的,也會隨口念出來。
溪溪就拿著一封在念:“小說我是一口氣看完的。我特別喜歡里面的安曉雪,她不拘泥于一方天地和小情小愛,全身心投入圍棋事業中,最后成為世界圍棋之王。這樣的女主人公的小說請江橋你一定要多寫……”
“安曉雪滿足我們對成功和夢想的渴望,只是我們并不分擔天才付出的代價。最后她坐下來跟一位老人下了一盤棋,就像面對啟蒙老師,就像回到初心……”
“超喜歡《女王的棋局》,看得我激情澎湃,重拾對理想的追求。謝謝你……”
“江橋,有這么多讀者喜歡你的感覺怎么樣?是不是特別棒?”
“你以后也寫出一部受歡迎的長篇小說來,就知道滋味了。”
“那我努努力,爭取在大學之前吧,瑞雪你也是哦。”
然后,他們就看起了作者來稿,有兩三百封。
有些第一頁就看不下去,語句都不順暢。
有些寫得還可以,但不是特別吸引人,略顯平淡。
第二天,元旦3天假期結束,三人開始上課,放學后,又接著看投稿。
中間,奶奶還給他們熬了銀耳蓮子羹。
終于溪溪發現了一部寫得很不錯的小說,瑞雪也湊過去一起看,都看得津津有味。
書稿看著有點厚,約莫著有十多萬字。
江橋就耐心地看其他的稿件,等她們看完。
第三天,她們兩個看到后面時,一邊看一邊難過,眼圈都紅了。
“怎么能這樣啊?兩個人就不能好好在一起嗎?太難受了……”
江橋一聽,估摸著是愛情加虐戀的那種小說。
果然,等她們看完,他拿過來一看,就是那種校園三角戀加分分合合、相愛想殺的找虐小說。
男主和女主都是海河一中的學生。
安北成績很好,樣貌出眾,擅長打籃球,是那種在校園里絕對女生受歡迎的人。
謝曉璇,文靜,漂亮,在一堆女學生中亭亭玉立、與眾不同。
他們在高一時相識,通過一系列的事情,兩人互生情愫,并走在了一起。
高中三年結束,安北和謝曉璇上了不同地方的大學,從此分隔兩地。
安北認識了學校里的顧冰冰,兩人經常玩在一起,最后好上了。
但是安北心里又始終忘不了謝曉璇,于是又和謝曉璇糾纏在一起,不愿意放手……
江橋看得好一陣無語,無論如何他是不會寫這樣的小說的。
但是回過頭來,客觀地說,小說對人物的情感還有很多細節的描寫,很細膩,很到位,很能感染人。
情節也是起起伏伏,算得上扣人心弦。
這種小說還是很能打動青少年讀者的,看看溪溪和瑞雪的反應就知道了。
所以,這部小說,他還是采用了。
小說叫《我們的青春時光》,作者顧曉棠,她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長樂未央。
再看作者的自我介紹,是四川師大中文系的大四學生。上面還留了電話,江橋就按著上面的號碼打了過去。
“喂,你找哪位?”一個女生的聲音。
“請問你是顧曉棠嗎?”
“你找曉棠啊,等下哈,我幫喊一下,她在洗衣服。”
聽著那邊嘰嘰喳喳的女聲,應該是女生宿舍,他還聽見接電話的女生在走廊上的喊叫聲:“顧曉棠,有小帥哥找你。”
兩三分鐘后,電話那邊重新拿起。
“你好,我是顧曉棠,你是哪位?”
“我是江橋,《臨水》雜志的江橋。”
“啊,你好,江橋。”聲音很驚喜地叫了一下,然后江橋就聽見她們宿舍先是很快地安靜了一下,然后就是一片驚叫聲,弄的電話里都聽不到顧曉棠的說話聲了。
好一會才靜下來。
江橋這才說:“你的來稿,我們收到了,經過編輯部的認真審讀,我們一致通過采用你的小說,決定在明年3月份的雜志上刊登,稿費按200元千字給你付酬。你有什么意見沒有?”
“啊,我沒有意見,謝謝你江橋。”
“你客氣了,以后你有時間了歡迎來我們編輯部做客。”
“好的,我以后會來的。”
等顧曉棠掛斷電話,宿舍里的其他七個女生馬上全都圍了過來。
“是江橋本人給你打的電話?”
“說你的小說被采用了?”
“快說,還說了什么?”
“說以后有時間,讓我去他們編輯部做客。”
“去,必須去,我們陪著你一起去。”
“快算算稿費多少啊,200元千字,小說有十五六萬字的吧。”
“啊,有3萬塊啊,曉棠快請客。”
“必須請,否則家法伺候。”
于是,宿舍里的八個女生一番收拾后,浩浩蕩蕩地殺出去吃宵夜。
遇到的人一問,立馬大聲說,曉棠小說被《臨水》雜志采用了,引得對方好一陣羨慕。
現在,大學、中學校園里,如果說你不知道《臨水》雜志,沒有看過《女王的棋局》,是會遭到白眼的,意味著你落伍了。
7號這天上午,在課上又開始寫小說的江橋被人叫到校長辦公室。
辦公室力,除徐校長外,還有兩個男的,一個四十多歲,戴著眼睛,看著比較斯文;另一個則年輕一些,三十來歲,留著短發,比較有精神。
“江橋,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兩位客人,這位年長一些的,是省人民出版社的副總編輯廖總,另外這位是廣西漓江出版社文藝編輯室的黃主任。”
出版社的人來找他,肯定是出書的事情。
《女王的棋局》整部小說刊登在雜志上,一口氣賣了五十萬份,其實上這種一期刊物就一部小說的情況,也可以看做是圖書。
也就是說《女王的棋局》變相地賣了六十萬冊,那還有出版的必要嗎?
肯定有啊,沒有的話,這兩位出版社的副總編輯和編輯室主任也就不會來了。
一是小說的市場潛力,還可以挖掘,之前還存在不少讀者沒有買到雜志,或者不少讀者不知道這部小說的情況。宣傳推廣一下,一年賣個幾萬或者十來萬冊,兩三年下來也是個很客觀的數字了。
二是做成圖書,形式上,可以比雜志更多樣、更美觀,比方說做成精裝本,說不定之前買過雜志的人,還會再買來收藏。
三是江橋的名氣很可能還會上升。如果這個月的小說又大受歡迎,那么后面新增的喜歡江橋的讀者又會去買《女王的棋局》。
只是這兩位出版社的競爭者居然這么巧地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