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有槍
- 從黃巾開始的造反生涯
- 西夏小生
- 4223字
- 2024-04-25 23:36:12
接過士卒遞到手中的書信,楊天佑打開看了兩眼之后不禁眉頭緊皺了起來,等把短短的一封書信看完之后,楊天佑的臉色越發嚴肅了起來。
“所有人集合!有緊急軍情!”
正在數著手中五銖錢的黃如虎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隨后就是躲在樹林邊緣給【游檄士卒】頭目“收尸”的劉奴兒。
其他的士卒們在聽到楊天佑的命令之后,先是愣了一下,隨后才慢吞吞的放下了手中的財物品。
看著幾人的表現,楊天佑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但是又想到黃如虎和劉奴兒兩個人,楊天佑的眉頭最終還是舒展了起來。
等到所有人都站在楊天佑的面前之后,楊天佑的臉上早已經看不出來任何表情了。
迎著楊天佑的目光,新加入的幾人不由得略有些心虛的低下了頭。
楊天佑也沒有責難他們,只見他舉起了手中的書信。
“我手中現在有一封緊急軍情,這份情報關系著我部黃巾軍的生死之事?!?
見著楊天佑臉色嚴肅,口吻嚴厲,眾人紛紛抬起頭來看向了楊天佑手中的書信。
“劉奴兒黃如虎。”
“屬下在?!?
“現在我要將這封緊急軍情盡快送給屯長,所以我決定騎馬先行一步,你二人將此處拾掇妥當之后即刻帶著兄弟們在后方跟上。”
“屬下……屬下明白了?!秉S如虎本來略有些膽怯,隨后仿佛是想到了什么,語氣堅定的回答到。
至于劉奴兒,這個愣頭青還沒消化完楊天佑方才的話語,就聽到楊天佑繼續命令到:
“我走之后,隊伍中所有事情都要聽黃如虎和劉奴兒兄弟的,如有半分疑問,爾等大可等回到營寨之中找唐屯長告狀?!?
“但是如果對他二人的命令有一絲質疑,休怪我楊某人翻臉不認人!”
楊天佑在下答完命令之后,深深地看了眾人一眼,隨后轉身就走,絲毫沒有給他們發問的機會。
見著楊天佑翻身上了馬匹棗紅馬之后,眾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看向了黃如虎和劉奴兒。
劉奴兒依舊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
“俺這是……被楊大哥看中了?”
看著劉奴兒呆愣不語的樣子,眾人全部把目光放在了一旁的黃如虎的身上。
這向來內斂的漢子額頭上立馬流出了幾顆冷汗,但還是裝作一臉平靜的樣子,學著楊天佑的姿勢對幾人吩咐到:
“方才繳獲已經收集的差不多了,咱們現在立刻帶好兵器干糧,騎術好的人隨我騎馬,不好的人照樣騎著驢子和騾子。”
“除了糧食兵器財物以外,其他的所有東西全部丟掉,別打他們衣服的主意了!”
“現在立刻開始拾掇!”
聽著楊天佑的命令,幾人雖有遲疑,但是還是一同應了一身,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黃如虎在下達完命令后松了松在衣袖里微微顫抖的雙手,隨后一把拉著旁邊的劉奴兒向著馬群走了去。
……
縱馬奔馳著的楊天佑此時還不知道這邊的情況。
“只希望黃如虎和劉奴兒這兩個人能順利完成任務吧?!?
“畢竟也沒有讓他們收繳幾人搜刮出來的戰利品,僅僅是讓他們把人馬平平安安的帶回去就行了?!?
但是這大柳鄉的朱家,還是有幾分能耐的,竟然已經控制住了起義的黃巾軍,還提出了解決辦法。
不過細想起來也不算離譜,畢竟前世歷史上的黃巾起義雖然跨州連郡,幾十萬人八州并起,看起來聲勢浩大。
但是等大漢朝廷反應過來之后只用了短短九個月就覆滅了黃巾軍的三大主力部隊。
并且張角雖然說在民間朝堂有著不少的信徒人脈,甚至不知道怎么說動了內廷的中常侍一起造反。
但是那滿朝文武可不全部都是酒囊飯袋之徒,早在181年,當朝司徒楊賜,在和劉陶交流的時候就提到過,張角信徒眾多,并且上到朝堂高官,下到百姓庶民,全部都有他的信徒。
并且這些人還分布在大漢朝廷的各個地方,甚至最為偏遠的交州幽州都有他的信徒,這恐怕不是什么好現象。
他為此還給靈帝劉宏同樣上奏過,說要將張角召集來的的流民遣返原籍,削弱他們的爪牙,然后再誅殺張角手下的眾多渠帥渠帥。
這樣子確實不失為一個解決太平道問題好辦法,但是……
也沒有過很長時間,楊賜就被免職了,所以他的那份奏章也就被留在了朝廷之中,也不知道漢靈帝最終是無緣得見,還是沒當一回事。
而且張角的太平道搞得那么大聲勢,要說各州郡縣完全不知道,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只不過這些人不知道是因為太平道吸收了大漢朝廷立國的黃老之道覺得這是勸人向善的善教。
還是因為各個州郡的父母官有著自己的考慮,最終只是相互通氣了一番,最終也同樣默契的選擇了沒有上奏。
甚至就連張角本人都是親自如果京師洛陽的,并且是為了親自窺探大漢的虛實才去的。
直到又過了兩年,也就是183年,劉陶感覺到太平道的現在實力越來越膨脹了,所以又重新向劉宏提到了楊賜當年的建議,但劉宏不知道是怎么考慮的,最終還是沒有采納楊賜的建議。
并且還讓又提出此事的劉陶哪涼快哪待著去,實在不行了回去去讀《春秋》去也行。
(圣王以天下耳目為視聽,故能無不聞見。今張角支黨不可勝計。前司徒楊賜奏下詔書,切敕州郡,護送流民,會賜去位,不復捕錄。雖會赦令,而謀不解散。四方私言,云角等竊入京師,覘視朝政,鳥聲獸心,私共鳴呼。州郡忌諱,不欲聞之,但更相告語,莫肯公文。宜下明詔,重募角等,賞以國土。有敢回避,與之同罪?!?---《后漢書·劉陶傳》)
(“帝殊不悟,方詔陶次第《春秋》條例”。)
一直到184年,也就是中平元年,張角的徒弟唐周,向朝廷告發了張角的太平道真的造反了的消息之后,靈帝劉宏這才想起劉陶的話,并且將那位奉旨讀《春秋》的劉陶又一次升為了尚書令,并且還追封了劉陶為中陵候。
……
楊天佑腦袋里回想著,前世為了和人爭辯在中平元年黃巾軍起義之前到底有沒有人察覺到張角的野心,他可是廢了好大的勁兒查到的各種資料。
楊天佑的心里不由得蒙上了一層陰影,隨后更努力的駕馭著身下的棗紅馬向著十多里外的朱家村奔馳而去。
胯下的馬匹仿佛也感受到了新主人的急切,猛然間提起了速度狂奔了起來。
……
在駿馬的全力奔馳下,十多里路不過盞茶的功夫就到了。
遠遠的看到有人單槍匹馬的狂奔而來,村口道路上放哨的兩名士卒有一人連忙騎上了身后的一匹驢子向著村里狂奔起來。
另外一人也慌忙轉身向著村子跑去,時不時的還回頭張望一眼,等到了近前之后,發現是新上任的什長楊天佑。
那人這才停下了腳步,站在路旁好奇的注視著狂奔而至的楊天佑,心里暗暗尋思著“這新上任的什長怎么一副火燒屁股的樣子?”
“明明出門的時候還騎得是一頭灰撲撲的小毛驢呢,怎么一上午不到就換成了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
“而且出門的時候還帶著那么多兄弟,怎么就他一個人回來的?”
“不好!莫不是……”
還沒等他張嘴發問,楊天佑就已經騎著駿馬拉起一溜煙塵從他身旁風馳電掣般的沖了過去,只把那將將張開嘴巴的哨兵喂了個滿嘴泥巴。
“呸呸呸……”
“什長……”
完全沒有顧得上身后哨兵急切的叫喊,楊天佑只管騎著棗紅馬一路狂奔,竟然是和那騎著毛驢的哨兵前后腳到達了議事房。
眼見著那先進來報信的哨兵正在和唐岸匯報著什么,楊天佑不顧門口護衛的阻攔,將腰間的環首刀隨手丟給守衛之后急切的對著唐岸喊了一聲:
“唐屯長!”
眼見是自己新收的得力干將楊天佑回來了,見他的樣子應該是有什么緊急軍情,唐岸也顧不上許多,口中喊著“快讓他進來?!钡紫碌哪_步也向著門口的楊天佑快步走來。
在得到唐岸的命令之后,門口的兩個門衛默默地退開,給楊天佑讓開了進去的道路。
楊天佑大步向前,一把掏出懷中的書信,一邊口中對著門口的護衛吩咐著:
“快去請兩位隊率過來?!?
“按他說的做?!?
唐岸看到門口的護衛沒有動彈,于是開口吩咐了一句。
“諾?!?
“這是怎么了楊兄弟?發生什么事了如此著急?”
楊天佑略微喘了口氣,一把將手中的書信遞給了唐岸。
唐岸連忙接過書信,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臉色也逐漸陰沉了下來。
在一旁桌子上忙著書寫什么的張羽此時也抬頭看向了唐岸和楊天佑二人,發現他二人的臉色都不大好之后,也快步走了過來,一把搶過書信看了起來。
唐岸緊緊皺著眉頭看著楊天佑,“天佑兄弟這封書信是從何處得來的?可有憑證?”
楊天佑迎著唐岸的眼睛沉聲道“這是我和手下兄弟們在偶遇了一隊【游檄士卒】之后,與他們交戰完畢在一具尸體上找到的。”
“哦?你等在何處交戰?可有死傷?為何僅有你一人騎著良馬歸來?什中其他兄弟可還安好?”
還沒等楊天佑回答,唐岸連珠炮似的提出了一溜問題,雙眼也是緊緊的盯著楊天佑的眼睛。
楊天佑順手掏出一塊腰牌遞給了唐岸,在唐岸接過去查看的時候張嘴一一回應到:
“有腰牌印信可以為證,我等在這朱家村東南出去大概十幾里的地方交戰,在那里的道路旁有一片樹林。”
“因為是我等找到樹林歇息,那【游檄士卒】四人是后來想要在那里歇息的,因此被我等在無心之下埋伏了,所以我部十三人無一折損。”
“這匹棗紅馬也是此次交戰的戰利品,后來兄弟們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發現了這封書信,因為底下兄弟不識字,所以交到了我手上?!?
“我拿來看了之后深感茲事體大,于是一人騎馬先行,想要先把這份軍情傳遞回來。至于什中兄弟們,有勞屯長掛心了,一個個一點傷都沒有受到?!?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唐岸深深地松了一口氣之后,這才拉著楊天佑的手一屁股坐到了一旁的桌子邊。
“楊兄弟你可是又立了大功了……”
沒等唐岸把客套話說完,那看完書信之后靜靜的戰立在一旁的張羽開口招呼了一下門口的護衛,隨后在他耳邊耳語了幾句之后,這才開口打斷了唐岸的話語。
“有勞楊兄弟了,貧道為你記上一功,你先喝口茶歇息歇息,等二位隊率來了以后咱們在商量接下來應該怎么辦。”
“好的好的?!?
楊天佑不露聲色的一把抽出來被唐岸握著的手,隨后解開腰間的皮質水囊,狠狠地灌了兩大口,隨后就不在言語。
一旁的唐岸看了看張羽,又撇了撇一旁的楊天佑,也沉默了下來,腦海中不住的思索著什么東西。
沒過多久,趙武唐爐二位隊率便聯袂而來,二人看到房間內緊張的氣氛之后,連忙一同齊聲問到“屯長,楊兄弟,這是發生什么事了?怎么搞得如此嚴肅?”
唐岸還沒來得及出生,反倒是一旁向來沉默寡言不多開口的張羽張口了。
“我們大柳鄉這里的黃巾軍中出現了可恥的叛徒!”
看著雙目通紅牙關緊咬的張羽,幾人不由得少見的呆滯了一下。
那張羽道長平時一副世外高人面對什么事情都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的張道長,生氣起來也這么猙獰。
沒給他們幾人反應的時間,張羽咬牙切齒的繼續說著:
“我大柳鄉部眾的規劃已經被那朱家地主洞悉了,現在他們正在聯絡周圍豪強地主還有縣城縣令,欲要打開武庫,武裝家丁部曲自保?!?
“還想要撲滅我等賊寇!”
再說到“賊寇”二字的時候,張羽白皙的面龐徹底被憤怒沖紅,額頭上的青筋根根暴起,整個人憤怒的仿佛一頭失去了理智的野獸。
兩人面面相覷了一眼之后,最終還是小心翼翼的開口問到“張道長是想怎么安排呢,俺們都聽你的安排?!?
那面目清秀的張羽此時咬牙切齒的一字一句的反問了一句“那漢庭仗著手中有刀槍利劍,視我等草民普通豬狗!現在我等也有刀槍在手,貧道只問你等一句,爾等可懼?”
“我等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