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023年版序言
- 歷史的鏡子
- 閻崇年
- 2103字
- 2024-04-15 18:35:39
記得是1984年,我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應邀到北京電視臺講北京史。這是我第一次在電視平臺普及歷史文化。
1987年,我應邀到日本京都、東京,先后進行了演講。這是我第一次面對外國聽眾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演講。
1989年,我作為訪問學者,先后到美國的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印第安納大學、達姆斯大學、夏威夷大學等多所大學演講,話題集中在清史和北京史這兩個方面。記得在耶魯大學的講堂,該校歷史系主任、時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的史景遷教授,向聽眾介紹我說,當年錢穆先生在這座講臺演講,是穿著長衫布鞋;如今閻教授也在這座講臺演講,則是西服革履,遂請我上臺演講。
1992年,我到中國臺灣地區參加“海峽兩岸清史——檔案學術研討會”,并在淡江大學歷史系為師生作了《愛國將領袁崇煥》的演講。直至新冠疫情之前的2019年春天,我先后10次到中國臺灣地區,除了多次演講、看清宮檔案之外,還兩次被聘為客座教授,講授清史。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先后兩次向該院的專家學者講“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還在中國臺灣地區出版了《努爾哈赤傳》《袁崇煥研究論集》《正說清朝十二帝》《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宮》《御窯千年》《中國都市生活史》《清朝開國史》等10余部著作的繁體字豎排本。記得2007年我在已經被變賣的原國民黨黨部禮堂,給兩千多位臺灣同胞演講清朝的歷史故事,星云大師特地從佛光山趕到會場,與我同臺對話。至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我也多次去演講,第一次在馬來西亞世界書店遇到的一位林先生,竟然一直交往到現在,成為忘年之交。去新加坡演講后,我特意到馬六甲,考察鄭和廟等歷史遺跡,并在那里遙望曾母暗沙。
2007年,我應美國邀請到紐約演講。事情是這樣的:我在央視《百家講壇》的講座,在美國的華僑、華裔、華人中產生了很大影響。美國華美協進社,每年邀請一位華人文化名人到美國演講或演出。當年梅蘭芳、老舍先生就是該組織邀請去的。后來中斷過一段時間。華美協進社何勇博士的邀請函云:“我們在國內媒體的《百家講壇》中見到您主講的《清十二帝疑案》,令我們深切仰慕。我們想在適當時間,邀請您來紐約,為‘中華文化系列講座’作演講,提供學者之間的交流機會,也促使我們的講座更精彩、更吸引,若獲您尊允,將甚為榮幸。”后來得知,他們通過網上投票,一致邀請我到紐約去演講。赴美之后,演講之前,請我在聯合國大廈貴賓餐廳用餐。來自美國各地的華人和美國朋友,聽我作的兩場演講,現場聽眾的熱烈氛圍和海外華人的愛國赤誠,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我演講還有難忘的經歷。有一次,我去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邊境考察,夜里準備休息了,突然有當地邊防部隊首長敲門見我,邀請我利用第二天早晨出操的時間,給官兵們講一次課。這是我經歷的唯一一次早飯前的講課,至今記憶猶新。還有一次在海南省三沙市,我一下飛機就被熱浪烘烤,但看到日夜守衛寶島的年輕官兵,竟忘記了炎熱和干渴,受邀在午休時間為守島官兵講歷史上的愛國故事。
總之,學者學術研究的成果,以前主要是通過學術專著或報刊文章進行交流和傳承,當代還可以通過電視、電臺或網絡平臺傳播給觀眾和聽眾。我的多次演講,不僅傳播了文化和知識,也讓我走出書齋,跟無數熱情的人們交流溝通,使我受到啟發和感召,得到鼓勵和鞭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來自各地的演講邀請,令我非常感動,也應接不暇。我覺得,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是歷史學者的重要使命和社會責任。所以,我盡可能地抽出時間,去各地演講。經過考察和交流后,我得到了收獲:一些學術觀點,更加清晰和完善;一些歷史資料,更加具體和熟稔。我由衷地感謝廣大的聽眾、觀眾和讀者,向你們致謝,向你們致敬!
我的演講稿,曾多次被《光明日報》《北京日報》《解放日報》《天津日報》等通版刊發。至于演講稿出集子,是在2014年,九州出版社出版了《閻崇年講談錄》,收入講稿14篇,20余萬字,并匯入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閻崇年集》(25卷本)。
自2004年我登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到本書同讀者見面,歷時20年。其間,我應邀在海內外的機關、學校、圖書館、博物館、書店、文化團體等單位,進行過數百次演講。其地理范圍,包括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我國香港、臺灣,并走遍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值此,華文出版社在出版《閻崇年文集》之時,將我的講稿,初步匯集,加以編選,剔除重復,梳理文字,訂正疏誤,編成《閻崇年文集·演講集》,分作“以史為鑒”“文化遺產”“歷史人物”“讀書修身”“愛國精神”五編,收文47篇,約50余萬字。本書與2014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閻崇年講談錄》比較,兩者區別,主要在于:
其一,前書收錄文章截至2013年,后書截至2023年;
其二,后書字數比前書字數增加兩倍多;
其三,所收錄的文章,編輯重新加以增補、分類、調整和編審;
其四,部分文章做了內容充實,如《治學八議》增為《治學十二議》等。
本集與《閻崇年文集》其他卷中個別文章略有重復,也與本集文字或略有重復,主要是為保持原書體例和內容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并為讀者查閱方便。他集亦有類似地方,我盡量刪除重復,間有處理不周之處,亦敬請讀者諒解。
感謝本集責編楊艷麗和相關編輯、領導。
是為序言。
閻崇年
2023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