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勛貴從發家到傳家的轉型
對于《紅樓夢》,年少之時,我們確實難以讀懂,就算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仍然理解得不夠透徹。只有對古代的社會狀況進行過研究和考證的人,才能真正有一些心得。筆者認為,《紅樓夢》完全可以從歷史和社會形態的角度進行研究和解讀。
筆者對《紅樓夢》一書的理解,與很多讀者不同,因為研究《紅樓夢》需要站在歷史和社會的高度去看,格物致知地分析其中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邏輯。網絡時代,很多人已經不讀書了,而是看視頻。他們眼里的《紅樓夢》故事,更多的是影視劇里的?!都t樓夢》的影視劇改編,有時代因素,也有編劇為了方便影視展現做的簡化處理,使《紅樓夢》這部偉大的作品遺失了很多幕后內容和古代邏輯,所以我們需要格物致知,將它回歸本源。通過對《紅樓夢》一書的格物致知,筆者發現了很多以往研究沒有發現的細節,得到了不同于主流《紅樓夢》閱讀視角的觀點。
筆者認為,《紅樓夢》主線講的是勛貴世家的三代到五代的家族轉型,書中主角從世襲榮譽,到財富聯姻,都是失敗的,都是“紅樓一夢”。在“將不過三、富不過五”的歷史規律下,能夠傳家更遠的是讀書,是詩書傳家。從賈源、賈演到賈代化、賈代善,再到賈敬、賈赦、賈政,正好是三代,到賈寶玉、賈璉是四代,到賈蓉、賈蘭是五代?!疤m桂齊芳”是第五代人通過讀書實現的。筆者認為,曹雪芹的處境,也與他們家的世家轉型失敗衰落有關。世家應當如何傳家,我們應當做一番思考,這就需要對《紅樓夢》重新解讀和認識。眾人都說賈敬這一代窮奢極欲、徇私枉法是敗家,而事實上,如果他們精明能干,皇帝就睡不著覺了,其中的政治邏輯關系是非常復雜的。筆者從世家、生存博弈、文史探尋和財經知識的視角出發,格物致知,看到了很多內在的不同于眾人的邏輯,追求知至,展現了與現有紅學各派都不同的紅樓景象。
寫作《紅樓夢》的曹雪芹和后來續作的程偉元、高鶚,都身處康雍乾盛世的雍正一朝??滴踉缙谑峭醭醵?,從康熙平定三藩、天下安穩以后,到雍正年間,只有五十年左右,雍正也是清朝入關后的第三代,乾隆是第四代。清朝康乾兩朝的皇帝在位時間很長,與《紅樓夢》的背景,勛貴的三代和五代的時間是吻合的。因為有當時的“政治原因”,《紅樓夢》才在乾隆時期解禁,并且在和珅的主導下進行了續寫和改編,把當時的政治原因和政治訴求添加到里面;所以讀《紅樓夢》,不要把它變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要窮其理地格物考據,還原歷史的真相以知至。
歷史上,對《紅樓夢》的研究有很多曲解之處。反對科舉、廢除科舉,是近代歷史的“政治因素”所需;而反對封建大家庭大家長和包辦婚姻,倡導自主戀愛,又變成新的“政治需要”。因此,《紅樓夢》千人千面,在各種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有著不同的解讀?!都t樓夢》當時能夠刊行,歷史背景是清入關以后的康雍乾時代,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最重要,勛貴需要轉型,要變成讀書傳家。在歷史規律面前,祖上的榮耀和財富,最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真干凈,能夠留下來的,就是“蘭桂齊芳”,是讀書傳家這個根本。

《紅樓夢》乾隆抄本(國家博物館館藏)
《紅樓夢》一書,為何叫作《紅樓夢》?以前不叫《紅樓夢》,在乾隆審定核準以后刊行,才改叫《紅樓夢》。紅樓是啥?書里面并沒有與紅樓對應的建筑物。有人說紅就是朱,影射朱明,但到乾隆晚期大興文字獄,朱明已經滅亡一百多年了,此時再說有影射并通過了清朝官方的許可,實在是說不通。筆者經過研究,認為紅樓的影射,對應的應當是青樓!而對比青樓,紅樓里面更是帶有權力欲望的博弈,但它比青樓更高大上一些,類似朝堂或者江湖?!抖Y記》中說“天子丹,諸侯黝”。天子用紅的,諸侯用黑的?;实奂皠踪F使用紅色,而青色在古代多指黑色,比如“青絲”,意思就是黑發。在早期,青樓的含義也不是貶義,指的是華美的樓宇。例如,傅玄《艷歌行》“青樓臨大巷,幽門結重樞”;江淹《西洲曲》“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清代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齊武帝于興光樓上施青漆,謂之青樓?!惫糯那鄻牵嗍巧缃粓鏊?,是夜生活的發生地;而紅樓,則是勛貴之家,是勛貴聯姻和利益交換的場所和府邸,在書中對應的是天香樓,而且賈寶玉的夢境也是在天香樓開始的。一般人不能使用紅色,“紅樓”代表了勛貴之家的故事。
中國古代的傳統是勛貴不過三代,想要固化原有階層,只是一個美好的夢,勛貴世家也需要不斷地努力維系自身的地位和財富,如《紅樓夢》中的賈家人為了保持富貴,做了各種努力和嘗試。其實,勛貴之家的末世和轉型過程,內部博弈異常激烈,也是血淋淋的。紅樓之紅,也可以是血紅之紅。在《紅樓夢》中,多人死于非命,但被掩蓋在了風月寶鑒的骷髏里;展現在明面上的,是風花雪月的詩。中國古代,在朝代進入中期后,社會各種資源變得有限,便進入了嚴重的內卷化階段,內卷化的博弈是非常殘酷的。
《紅樓夢》里面寫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因果報應,寫了很多和尚道士的點化,搞了神神秘秘的木石前盟,這樣寫是因為作者知道文字獄的厲害,于是借助神道鬼怪,說他需要說的現實問題。書里面現實博弈的邏輯非常深刻,欲言又止,真真假假,看讀者從哪個角度去體會,解讀可以是多層面、多方向的。賦予《紅樓夢》不同的解讀視角和方向,可以對抗當時統治者的文字獄審查。
賈家為保持富貴轉型,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對于開國的勛貴世家而言,到了第三代,就是一個危機時刻,這是一個家族發展的拐點。因為開國三代,面臨“將不過三”的魔咒,此時世襲的新皇帝,為了加強自己的勢力和控制,都是要削藩的。在皇權需要加強的背景下,功高震主的勛貴家族,都有避禍的需求。在《紅樓夢》中,賈敬、賈赦和賈政看似荒誕的行為,更多的是為了家族避禍。賈府于是采取了棄武從文的家族轉型發展方針,到了三代以后,賈家人已經沒有了兵權,賈府子弟當文官,開始向讀書治學的方向轉型。
過去,爵位多為世襲遞降,賈府也是世襲遞降。從賈府人的爵位可以看出,賈代化是一等神威將軍,到他孫子賈珍,就變成了世襲三品爵威烈將軍;爵位在遞降,但家族人員在增加,開銷也在增加,而皇帝采取的財富政策為推恩令,所以子孫越分越少且分散。勛貴階層的每一個家族分支,都有階層滑落的壓力。當時中國社會的活力,就在于他們的滑落并不固化;而西方契約社會的背后,是長期固化的社會。維持家族興旺不衰落,確實壓力巨大,賈璉和王熙鳳管家,時不時地周轉不靈,他們就得去典當銀子來維持周轉。所以,為了階層不滑落,賈氏家族非常努力地維持著?!都t樓夢》里面慣用“假語存”的方式,真話反說,其背后真相要讀者自己體悟。
賈府階層不滑落、家族不衰落的重擔,主要落到了賈府四代身上,其次是三代和五代的成員。賈府的成員都是有天分的人精,為了家族的繼存,他們非常努力地朝三個方向轉型,企圖保持賈府原有社會階層不滑落。這三個方向是:勛貴撈錢、接手皇家大工程的慣用方式,財富聯姻、權力聯姻的家族振興方式,科舉和詩書傳家方式。接下來,我們分別看一下這三個方向的結果。
勛貴撈錢、接手皇家大工程 在這個層面,賈府是寧國府嫡長子和榮國府嫡長子都參與的,這是賈府的第一主攻方向。我們看到了賈府與營繕郎秦家的瓜葛,秦可卿的葬禮之所以有那么多權貴前來,不是緣于賈府的面子,而是銀子的影響,同時也是因為賈政是秦業的副手搭檔,書里藏得很深;我們看到元妃活著的時候,賈政在工部主管陵工,賈家人賺了不少銀子,通過講述賈蕓眼紅工程賺錢,去走鳳姐的門路一事,作者告訴讀者賈府在怎樣賺錢。秦可卿之死,讓賈家失去了從營繕司的皇家工程中賺錢的機會,因而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元妃之死,使賈政失去了主管陵工的肥缺,對賈家的打擊也是巨大的。書里面藏著暗線,營繕司的肥缺非常隱蔽,明朝權相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和徐階的兒子徐璠,都是由管營繕司發家的,都賺了書里賈璉提到的“三二百萬的財”。就算是吳偉業(號梅村)寫紅樓,這里也是有所指的。賈家憑借皇家大工程撈錢,最后都失敗了。這條線最先失敗,與曹雪芹的曹家破敗,多有類似。書里的秦業是營繕郎,歷史上的曹家則是織造郎(駐扎江南織造郎中,后改為江寧織造郎中或員外郎)。
財富聯姻、權力聯姻 在這個層面,賈府的主人公就是賈寶玉。我們看到賈府打造了神話般出身的男明星賈寶玉,聯姻的對象都是家財萬貫的富家女。古代的豪門聯姻嫁妝非常豐厚,按照規矩,彩禮要翻倍,加上女方自身攜帶的財產。林黛玉有林家四世侯爵鐘鼎之家的財富,以及林如海任天下肥缺時的各種所得;薛寶釵在薛蟠成為“活死人”后,有薛家藏匿于賈府被吃絕戶的財富。賈家想將黛玉和寶釵的財富都留下。賈家的兒女公開定親,在古代社會是絕對的晚婚晚育標準。我們還看到賈府出了皇妃,又娶了出身學術之家的女兒李紈,還聯姻掌握兵權的王家。但這條路的最后結果,是賈府外表和諧之下,宅斗異常激烈,多個丫頭死于非命,黛玉死得不清不楚,而賈寶玉心理上受不了,出家了。皇妃受到牽連而獲罪,不壽無嗣。賈府的聯姻之路,徹底失敗。這條線在書里面是明寫,但宅斗的“烈火烹油”,卻隱藏在花團錦簇之下。賈家用聯姻來保持階層的策略,變成了一場夢,最后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凈。
科舉和詩書傳家 在這個層面,賈府的主要代表就是第五代,即榮國府的“獨苗”——嫡長孫賈蘭。我們可以看到賈母的成果:前面已經有了進士和神童——賈敬和賈珠,但后續進展得非常不順利,嫡出子弟中,神童賈珠早亡,進士賈敬修道避禍,賈寶玉厭學,旁支庶出驕縱不學,“影子”甄寶玉也不好學。事情的轉折在賈府遭難之后,在家族的壓力之下,賈寶玉和甄寶玉都開始苦學,最后甄、賈兩個“寶玉”都中舉了,賈家第五代代表賈蘭則成為低齡進學的天才舉人。因此,到《紅樓夢》一書的大結局,賈家是“蘭桂齊芳”的光明復興景象。這條線在書里半明半暗地出現,一直在寫賈政督促寶玉讀書,王夫人要寶玉讀書,寶釵要寶玉讀書,襲人要寶玉讀書;只有黛玉花前柳下,不著急讓寶玉讀書,而是由著寶玉的性情??婆e和詩書傳家,是作者當時為了迎合皇家需求而寫。
《紅樓夢》通行本最后是“蘭桂齊芳”,“蘭”和“桂”除了暗指書中人物的名字,也可從字面含義解讀,就是要詩書傳家?!疤m”歷來為高潔雅正之文人所青睞,借此來表明自己特立獨行、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污的君子之風;而“桂”則寓意蟾宮折桂,指科舉取得成功。“蘭桂齊芳”表明賈家成了讀書科舉的君子之家。
筆者還發現了《紅樓夢》中暗寫的三組重要人物關系:秦業與賈政是同事搭檔,賈雨村與林如海是科舉同榜,賈雨村與王子騰是政敵。這三組隱含的關系主導《紅樓夢》一書真正的暗線邏輯,同時還派生出很多重要的關系,比如賈雨村是林黛玉的監護人和托孤人,黛玉嫁給誰,賈雨村是有權決定的。
《紅樓夢》的作者是誰?目前沒有定論,爭論點主要集中于三個人:曹雪芹、吳梅村、冒辟疆。這三人身份各有不同:曹雪芹的身份,是無緣科舉的(三代以內有罪不能科舉),應當不會寫科舉有啥好事情;吳梅村是科舉出身,明思宗崇禎四年(1631)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左庶子等職;冒辟疆因為明亡而不去清朝的博學鴻儒科應試?!都t樓夢》到底是誰寫的?現在依然爭論不休,近年來有越來越激烈的趨勢。可能他們三人都參與過,另外,續書的高鶚也是科舉的受益者,中過進士,位列三甲第一名(殿試二等第二名,因為旗人不給鼎甲,會壓一等,高鶚是鑲黃旗人),還在江南當過御史,也當過內閣中書,后升任內閣侍讀,可以叫作“蘭臺大夫”。高鶚出身內務府,中進士時年僅三十四歲,對林家和林如海的感受應當非常理解。曹雪芹因為三代以內涉罪而沒有科舉資格,所以對科舉的態度在書里寫得非常曖昧;到了乾隆晚年,乾隆對曹家的處理寬松了,時代要求也不同了,同時高鶚和和珅的經歷又不同,所以后四十回里,寶玉讀書科舉的進程立即加快了。隨著清朝滅亡和西方文化侵入,反對科舉又成了近代的政治需要,對《紅樓夢》的解讀又變了方向。筆者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高鶚是在曹雪芹的草稿上修改的,吳梅村則最多是有些文字被曹雪芹借鑒了,故事的主體創作與他無關。
中國古代都是官商一體。因為沒有了權力的支持,巨額財富難以維系,賈家在權力衰落的同時,聯姻取得的財富也隨之煙消云散。中國過去首先講道德傳家;其次講耕讀傳家,可能十代以上;最后講詩書傳家。在傳家上,耕讀比詩書多了一個生存的手藝。在中國古代的農耕社會,會種田也是本事;種田很復雜,是否種得好,差別也很大。就如現在養花,有人養得好,有人總養死。要想田地高產,除了勤勞,還要有技術。《紅樓夢》告訴世人,賈家能夠復興,就是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在起作用。詩書傳家,可以超過五代,賈家人讓子孫讀書,雖然帶來了賈家的復興,但沒有道德傳家,也沒有耕作的手藝,最后超不過十代。
所以,筆者認為,《紅樓夢》一書,華麗背后的暗線寫的是勛貴的轉型,以及轉型中的“烈火烹油”。賈府全家族從“將不過三”的避禍,到通過轉型來應對皇權推恩令和削藩下勛貴家族的階層滑落,最后通過詩書傳家。賈家轉型成功的同時,也經歷了轉型的陣痛;家族危機里,充滿心機和狡詐,過程跌宕起伏。與賈府相比,其他大家族,比如沒有轉型卻要拼命抓住軍權的王家,最后被抄家,徹底敗落,與放棄軍權從文的賈家,結局差別巨大。鼓勵勛貴子弟讀書、棄武從文放棄兵權,是歷朝歷代皇帝所需要的。
《紅樓夢》一書,其視角與立場都戴上了有色眼鏡,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文字刀筆的厲害。書里的褒貶及各個人物給大家的感覺與實際情況相差非常大,作者既沒有從第三者公允的立場上寫,也沒有簡單地以自述的立場來寫。整部作品以賈家的立場來寫,從賈家的勛貴世家立場著眼,有他們看不起的讀書寒門,比如戴著有色眼鏡扭曲看待賈雨村;有他們看不起的經商人家,比如用雙重標準看待薛蟠;有他們看重的聯姻同盟,比如被光環籠罩的王子騰;還有他們重點塑造和溺愛的賈寶玉。
《紅樓夢》的視角還是不斷變化的,之前它叫《風月寶鑒》,除了風月的因素,鏡子本身就是寓意社會的參照。李世民曾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紅樓夢》,就是歷史和人物的鏡子,讓讀《紅樓夢》的人知道興替得失,這正是整部作品的偉大之處?!帮L月寶鑒”是書中有特殊功能的鏡子,是跛足道人給賈瑞的。跛足道人叮囑他要想保命,只能照背面。風月寶鑒一面照出來的是美女,另一面照出來的是骷髏。風月寶鑒的埋線告訴讀者,《紅樓夢》是兩面鏡子,一面是大觀園的詩情畫意,另外一面則是冷血的政治經濟博弈。書中對不同人物,用寶鑒不同的面來照,變成“真事隱”“假語存”,而真相到底是什么,讀者需要根據書中的明線和暗線判斷;如果簡單地觀察鏡中結果,只能是一個片面的視角。對《紅樓夢》的故事解讀,邏輯也是兩面的,一面是大家都看到的,另外一面則是要深度解讀的,差別在于立場和視角的不同。
《紅樓夢》寫人有多重標準,我們不把書里的多重標準看出來,就難以理解其中的情節。比如,賈寶玉沒有對任何一個女人負責,選擇了出家,丟掉了一切;薛蟠卻對喜歡的女人都盡責,最后悔悟,還把香菱扶正了。這些不同的立場,是因為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需要”和研究者的個人見解不同,以及眾多的《紅樓夢》版本和續寫,讓故事的整體邏輯在普通讀者心中混亂不堪。筆者寫本書,希望在通行本基礎上,盡力還原《紅樓夢》一書的本元邏輯。
《紅樓夢》情節的寫法,與現在絕大多數小說的寫法不一樣。現在的小說都會把后面情節的邏輯脈絡直接寫在書里展現給讀者;《紅樓夢》則不寫,而是要讀者自己讀出來,這也是《紅樓夢》讀起來特別有味道的原因。書里直接展現出情節邏輯的方式,比較好寫,讀者也可以直接被作者帶著走,邏輯鏈條清晰,作者直接給出交代就可以了,無論是武俠、言情,還是穿越,都是如此。宮斗、宅斗等情節,作者更是分析得清清楚楚?!都t樓夢》卻要讀者自己分析,這樣一來,作者的邏輯鏈條就必須特別嚴謹,否則很容易分析出自相矛盾的情節來。現在的一些作者,邏輯訓練不夠;讀者也大都喜歡快速閱讀、淺閱讀,讀不出書里面深層次的內容。古人讀一本書是慢慢地精讀的,文人從小開始就有考據訓練,考據訓練中最重要的就是根據邏輯進行理證,格物致知。
中國古人寫歷史,講求春秋筆法,對不好講的歷史線索和邏輯,用筆也是采用《紅樓夢》中那樣的“真事隱”方式,讓后世讀者自己考據格物,進而得出體會。因此,古人在考據春秋筆法方面的訓練強度,比現在的人大多了?!都t樓夢》按照中國史學的傳統,以春秋筆法來寫,草蛇灰線,埋線千里。中國的史書都是這個樣子,一句“鄭伯克段于鄢”,就有多重內涵。書中暗藏的內容古人讀來覺得簡單,不用說出來,現代人沒有了古代社會的常識背景,就讀不懂,也想不明白了?!都t樓夢》的寫法,不是用小說之筆,而是用《史記》《春秋》等經典之筆。在《紅樓夢》當中,我們可以找到太多歷史經典畫面,因此很多學派進行索隱,從而對號入座?!都t樓夢》一書要是放到現代創作,末尾肯定會有一句:本書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因此,《紅樓夢》中有大學問,道與術蘊藏其中,不同的人讀,就會有不同的視角,有不同的體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政治需要,就會有不同的解讀?!都t樓夢》版本眾多,解讀紛雜,它就在那兒,不同的人看到的內容各不相同。古代中國,國學是二元的,天下讀書人的國學與皇帝的國學不一樣;思維是多元的,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思維不一樣;規則更是多元的,文人文藝之理想,與社會百態之炎涼,規則與潛規則更不一樣?!都t樓夢》作為一部奇書,給讀者展現多元之下“真事隱”與“假語存”的故事,其深刻的內涵,需要讀者自己體會。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各有其深刻的內涵,它們按照中國古代文化的“修齊治平”理想來教化社會。《西游記》寫的是在項目團隊和辦公室政治下如何自我發展,是一部修身的書;《紅樓夢》是寫世家大族的家族發展和家族內部管理、子女教育和婚姻,還有世家與國家政治等暗線內容,是一部齊家治國的書;《水滸傳》講的是江湖和社會,也是講社會治理,是一部管理江湖與治國的書;《三國演義》寫的是天下大亂、諸侯紛起,直到三國歸晉這段歷史,是一部準兵書,更是一部治國和平天下的書。《紅樓夢》在四部書里面分量最重,雖然它誕生最晚,用筆卻最深刻,包含了很多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家天下的社會體系中,家族下對個人,上對國家,是承上啟下的紐帶。《紅樓夢》揭示了清代開國五十年后社會轉型、家族轉型和傳承的情況,歷史縱深感很強,社會涉及面很廣,明線、暗線并行,因此喜愛和研究它的人最多。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可以當文學看,也可以當故事看,真正要研究的,還是它們的社會學和哲學內涵。中國的國學和傳統文化,現在大多被壓縮到了文學和藝術層面,其中的思想性、哲學性、社會性,還有很多值得探究的空間。
《紅樓夢》是一部講政治的書。毛澤東在晚年還要高級干部們去看,他曾對許世友說要看五遍,至少三遍才能夠讀得懂。據陳士榘的長孫介紹,毛澤東還特別要求大家多讀后四十回,對后四十回的內涵要深入理解。對《紅樓夢》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毛澤東認識得很清楚。
筆者解讀《紅樓夢》,嘗試從政治和歷史、社會的視角,厘清中華文明的邏輯,而不是簡單的文學欣賞;《紅樓夢》一書的文學造詣登峰造極,而其中的國學意義遠在文學之上。
在網絡時代,閱讀扁平化、碎片化、視頻化,現在還在看四大名著的人,大多數是因為語文課程要求,是孩子們在看?!都t樓夢》一書對成人來說,更應當讀。有閱歷的人應當讀,有社會科學素養的人應當讀,尤其是有志于學的人,應當把《紅樓夢》的社會學、哲學內涵解讀出來,而不只是文學欣賞,不只是探奇,不只是故事娛樂,所以筆者寫了本書以饗讀者。
筆者認為,《紅樓夢》一書用財經、政經視角分析,是符合作者本意的。在第五回中,警幻對寶玉說:“不過令汝領略此仙閨幻境之風光尚然如此,何況塵境之情哉!而今以后,萬萬解釋,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間,委身于經濟之道。”這句話的關鍵還是“孔孟之間”和“經濟之道”,所以讀《紅樓夢》,不應只“領略此仙閨幻境之風光”和“塵境之情”,不能流于表象,更要領略作者真實的意圖。筆者認為,古代講的經濟是經世濟民,對應現在的政治經濟學更為合理。
附錄 《紅樓夢》里面死于非命的人物
很多人看《紅樓夢》看的是風花雪月詩,筆者看《紅樓夢》看的是殘酷的政治、財經和社會博弈?!都t樓夢》里,死人的事一直在發生,全書“死”字出現了八百六十三次,幾乎回回都有,一百二十回中只有七回(第十四回、第二十二回、第四十二回、第五十回、第七十回、第七十六回、第九十五回)沒有出現“死”字,真的是“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一般讀者看《紅樓夢》是看鴛鴦情愛,毛澤東主席說《紅樓夢》寫四大家族,有幾十條人命,看到的是白骨。
筆者統計了一下,《紅樓夢》里面死于非命的有如下這些人:
自殺十四人 上吊:秦可卿、鴛鴦、鮑二家的、張金哥;自刎:尤三姐、潘又安;撞死:瑞珠、司棋;投井:金釧;吞金:尤二姐;投河:守備之子;應屬于自殺但書中沒有細節記錄的:石呆子(最后說瘋呆致死)、賈珠(可能因文字獄自殺,賈府從不祭奠,其子賈蘭地位尷尬)、李守中(可能因文字獄自殺,賈府從來不與其親家往來)。
被打致死五人 薛蟠打死的馮淵、張三;被家長痛打致死的秦鐘、賈瑞;被包勇打死的周瑞的養子何三。
死于暗殺七人 被政敵殺死的林如海;被皇帝猜忌殺死的王子騰、賈元春;大觀園內被下毒致死的林黛玉和晴雯、多姑娘(王家人下藥)、趙姨娘(王熙鳳下藥)。
被折磨死一人 賈迎春。
誤服毒藥致死二人 害人害己的夏金桂、誤服丹藥的賈敬。
被劫殺一人 妙玉(傳聞,可能不是)。
受沖擊而發病死四人 賈母、王熙鳳、秦業、彩云。
不明消失或夭折二人 賈琮、大姐兒,另有多個丫鬟小廝不計。
總計 三十六人。
另外,古代出家人不再奉祀家族香火,以世俗眼光看來與死了也差不多,書里還有九人出家:賈敬、賈寶玉、賈惜春、甄士隱、紫鵑、寶珠、芳官、蕊官、藕官;英蓮難產而死。
與死了那么多人相比,《紅樓夢》一百二十回,金陵家族沒有一個孩子出生!只在故事開頭賈雨村娶嬌杏生了一個兒子,鳳姐的大姐兒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已經出生。
紅樓之紅,還有血紅的含義,看《紅樓夢》里面多少人死于非命?家族末世宅斗,演繹的是血淋淋的殘酷博弈。因此,“風月寶鑒”一面照的是美女,另一面照的是骷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