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排名第二的怎么是李隼,這個李隼不會是集訓時管理組的那個李隼吧?”
“很難說,隼這個字比較少見,而且李隼還是我們這一屆的第一。在集訓的時候,第一個虛擬就是李隼率先發現的,或許他有著一些我們不為人知的能力也說不定。”
“要真是李隼的話,那也太變態了。這可是校史榜,武科大建校至今這個榜單上也就有十個人。
而且你們發現沒有,就李隼距離第一名的時間比較近,其他人都還差好一大截呢。”
“你是說李隼有可能會打破校史記錄,這怎么可能?”
“管他的,先進去二樓看看學習的是什么吧。”
新生中陸陸續續有人上了二樓,然而每個新生來到校史榜下,都會忍不住看向那塊刺眼的校史電子屏。
然而當眾人走進會廳,見到會廳中央帶著頭盔的兩道身影時,都不禁發出了疑問。
“李隼都上校史榜了,他怎么還在二樓?”張強一臉的疑惑。
“你沒看到校史榜上有兩個榜單嗎,都才第二天,李隼再快也不可能一下子闖過兩個榜單。”
陳元益沉下眉頭,目光不由看向會廳中央相隔一個座位的兩道身影。
新生榜的前兩位,一是李隼,二便是眼前的這個女生。
昨天還在新生榜的韓爽,今早就被他擠了下來。
李隼能闖進校史榜,陳元益就算心氣再高也有些絕望。可李隼身邊的女生,卻讓陳元益有了一較長短的心思。
然而張強的關注點卻不在這上面,“那女生就是章靜姝吧,沒想到平日里看起來挺低調的一女生,竟然會這么漂亮,而且實力還這么強。
他們倆坐得這么近,還真是夠有默契的,你說回頭我要不要跟小惜去說說?”
“自己的稀飯都吹不冷,還擔心別人鍋里的牛肉熟沒熟,你還真是閑得慌。”陳元益翻了個白眼,隨意找了個地方就坐了下來。
張強沒理會小怨婦一般的陳元益,揚頭掃了眼會廳的布置,隨即走向了二人。
“你過去干嘛,他們現在的注意力都在腦語頭盔上,別去打斷他們。”
張強回過頭,“你以為我不知道?我就是想離得近點,沒準老李醒來之后還能提點我兩句呢。”
說著張強就走向二人,找了個距離李隼不遠的位置坐了下來。
然而課次的李隼,卻發現自己有些低估了非必選區的內容。
不過回過頭想想,羅海在非必選區也耗費了10個小時的時間,哪怕肚子已經不爭氣的咕咕叫,李隼依舊咬著牙在堅持。
非必選區的內容比必選區要重口許多,一部分故事中,甚至還有一些勁爆的內容描述。
當這股知識洪流沖進腦海,李隼就感覺好像在看新聞直播一樣,只是畫面的內容變得更加的污穢。
收回心神,李隼沒再再去體會這股知識洪流的內容,而是想到了武科大首先安排學習二樓這些小說故事的用意。
這些作品既然存在,作品中的角色也很可能早已經化為虛擬。
只有充分的了解了這些故事,才能夠在面對到相關虛擬的時候,及時的尋找到這些虛擬的弱點。
想到這一節,李隼瞬間就聯想到了很多的東西。
學術樓二樓雖然看起來平平無奇,可藏在腦語頭盔中的故事卻成千上萬。
照這么一算,世界上到底出現了多少虛擬,這些聚集起來的虛擬武科大又會是怎么處理的呢?
窺一斑而知全貌,他遠在鹿城就能見到去鹿城做任務的武科大學生,武科大所面對的環境,也驟然呈現到了李隼面前。
也難怪武科大的條件會這么好了,可僅憑武科大每年近五百人的新生,能面對得了這么多的虛擬?
武科大外部的環境如此,那作為故事的創作者,像母親那樣的人對其作品衍生而出的虛擬來說,豈不是形同造物主一般的存在。
母親所在的第三區到底是什么地方,第三區又在哪里呢?
譚光敬、羅允都說第三區對于武科大的學生來說并非什么秘密,這棟學術樓內,是否會有第三區的一些信息呢?
思忖著,李隼的目光看向流量漸漸變緩的知識洪流,也不知道這一次和校史第一的羅海會有多大的差距呢。
睜開雙眼,李隼的目光瞬間落到了手中的校卡上,他才剛掃了一眼,就發現無數道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
“老李,你真特么是個變態。”
二樓的會廳里,此刻已經多了十余個身影。
有李隼熟悉的,也有李隼只在集訓中有過一面之緣的。
可此刻,這些人都紛紛的摘下了腦語頭盔,紛紛好奇的看了過來。
“你們都不餓?”
張強越過座位走了過來,“頭盔剛提醒,大家剛剛都在猜你收到提醒會不會醒來。”
“所以呢?”
“所以你這個變態就破紀錄了,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感覺以那股知識洪流的流入識海的速度,沒有十天半個月根本不會傳輸完。”
清早八點過來,等李隼完成非必選區的內容傳輸,正好是下午吃飯時間。
李隼不由得看向旁邊的章靜姝,“我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們,但我跟章靜姝交流過一些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對你們有沒有用。”
想要打破二樓的記錄,最終的限制還是在如何打開那層意識防護膜。李隼是靠的定損燈才得以實現,其他人就難說了。
邊上的章靜姝點了點頭,“確實有用,腦語頭盔數據傳輸的過程,就像是河流匯入大海。
既然入海口被堵住,就得疏通。
這點正好可以利用我們在一樓的那篇語素中學習到的方法,將擋住入海口的東西搬開。
這樣流量就會大很多,不過堵住入海口流量的不止有外力。
腦語頭盔和我們的意識之間,好像有什么東西擋著,很阻礙河流的流速,我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章靜姝說得風輕云淡,完全沒有因為沒能全速接收腦語頭盔的傳輸數據而感到失望。
然而他話音剛落,張強就迫不及待看向李隼,“你說入海口那些阻擋流速的‘石頭’能搬開?”
“你們難道沒有發現那些‘石頭’都是語素構成的?
這些石頭其實還有一個用處,就是可以加固自己的意識,將傳輸到腦海中的數據圍起來。
誰也不知道學術樓里到底有多少數據,但預先給海岸加個堤壩也浪費不了什么時間。”
李隼沒有藏私,對經歷過數據傳輸的人來說,這些都已經不再是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