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一波三折
- 紅樓麗人行
- 遍地滄桑
- 2113字
- 2024-04-26 14:47:58
賈瑞落地的第一時間,就大吃一驚。
這是什么地方?。扛揪筒皇蔷┏窍峦葑幽莻€倉庫。
一個破廟,大殿東倒西歪的,似乎隨時都能倒塌。周邊是一些殘垣斷壁,看起來應該是大殿的附屬建筑。
大殿房檐下的牌匾一片斑駁,隱約可看清三個字:藥王廟。
底下的落款是:大德太初六年。
太初,是大德開國皇帝太初的年號,這證明確實回到了紅樓世界。
只是很多地方都有藥王廟,這到底是哪里的藥王廟呢?
遙遙果然不靠譜。
“遙遙,這里是什么地方?”
你個小鱉犢子,可千萬別弄到千里之外去。
“我哪里知道?都怪你,若不是你在郭晴那里消耗過大,精氣不足,思維不清,這次就準確傳送到下洼子倉庫了?!?
這還怪上我啦?照你這么說,以后再傳送,我就只能戒色,沐浴齋戒,才能不出錯?
“好啦,好啦,你在這里等著,我出去巡查一圈,就知道這里是何地。”
“那些貨物呢?”
“要稍微慢一點兒,喏,這不就來了么。”
嘩啦啦,一個個箱子憑空出現,紛紛落在藥王廟的大殿里面。
還好,下落不太猛,也挺有秩序,自動堆了起來。都在大殿里面,即使此時下雨也沒關系。
落了將近一刻鐘,所有的箱子落地,幾乎堆滿了大殿。象一座小山一樣,頗有氣勢。
不管這里是什么地方,總算是紅樓世界,還在陸地上,沒弄到大?;蛘呱衬锶?。
貨物落地之后,一個彩色光團就飛上天空,倏忽間消失。也就兩三分鐘,光團回來,在賈瑞頭頂緩慢旋轉。
“已經查清,這里是北運河上的河西務,距離鎮上三里。距離天津衛一百二十里,距離京城一百二十里。是京東第一鎮,運河水旱碼頭,位于京畿、天津衛、直隸交界之處?!?
提到河西務,賈瑞略微松了口氣。
差了一百二十里,勉強可以接受。
“遙遙,能不能再傳送一次,直接傳送到下洼子?”
“可以傳送,但不能保證傳送到下洼子。”
好吧,好吧,如果傳送到天津衛,興許一不小心就扔到大海里去。
賈瑞決定放棄傳送,把貨物運到河西務碼頭上船,通過運河運到京城去。
現在運河可以通到京城的積水潭,崇文門有運河碼頭,貨物可以在崇文門上岸,再運到下洼子。
這樣雖然麻煩一些,但是有一個好處,能表明貨物是從運河運過來,不是憑空出現。可以給舅舅和表哥一個交代,免得他們懷疑。
傳回藍星的時候,賈瑞帶著古裝、褡褳,還有一些銀子和銀票。從箱子里面拿出古裝換上,背著褡褳,就朝官道走去。
藥王廟距離官道也就八九十米,很快就到了。等了不到一刻鐘,就有兩個人騎著驢過來。
大德的馬不多,有限的馬大多作為戰馬使用,勛貴高官才能騎馬。官員和百姓出行,有錢的、品級夠的乘轎,低級官員和百姓乘騾或驢。
能騎驢出行的人,就是比較有資產的人,算是大德的中產。驢,就是他們的私家車。
賈瑞給了兩人一兩銀子,讓他們到河西務鎮里的腳行捎信兒,到藥王廟來,讓他們準備五十輛騾車或者牛車拉貨到碼頭去。
兩人雖然有些懷疑,還是接了銀子,答應去報信兒。
一個多時辰后,兩個騎著騾子的人來到藥王廟。
一個穿灰白長衫,應該是掌柜、管事之類的人物。
一個穿褐色短打,應該是干活兒的腳夫。
穿長衫的人下來,施了一禮。
“見過這位爺,小的接到信兒,說是這里有貨物運送。小的是三江腳行管事周通,這位是杠頭老劉。敢問爺怎么稱呼?”
“姓賈名瑞,字天祥,今年恩科舉人,神京榮國府人。”
“哎喲,原來是賈老爺,恕罪,恕罪?!?
兩人急忙跪下磕頭。
“不用多禮,起來吧,過來看看貨物,商議一下如何運到京城,需要少腳錢?!?
“好好好,謝謝賈老爺賞飯吃?!?
兩人進了大殿,一看貨物的包裝,眼神兒就變了。
賈瑞自然明白兩人的心思。
“榮國府的貨物,自然不同尋常。你們也別管什么貨物,只說愿不愿意接這個生意,怎么運送,多少銀兩。若是不行,我找別人去?!?
“行,行,自然要接的。且讓小的查看一下數目多少,有多沉重,需要多少車輛,多少腳夫?!?
“那就快快查看。”
大約一刻,周通就算計明白,一共需要五十輛車,從這里運到碼頭,他們負責找船,裝船。一共八十兩銀子,先交四十兩,裝船完畢再交剩下的四十兩。
“行,便如此吧,要快一些?!?
“劉杠頭回去找人找車,一會兒就到,小的在此陪著賈老爺。”
賈瑞給了周通四十兩銀子,劉杠頭就騎上騾子回去找人。閑著沒事,賈瑞就跟周通聊起了河西務的情況。
河西務處于三地交界,水陸交通要沖,所以就成了貨物集散地。南方來的貨物在這里上岸,北方南下的貨物在這里上船,河西務就成了一個繁榮的商業重鎮。京城、天津衛、保定等周邊城市的皇商、官商、民商就都來這里開辦分號。
因為貨物流量大,戶部也在這里設立鈔關抽稅,商稅三十稅一。去往京城的商船在這里的鈔關領取紅票,到京城的崇文門鈔關交稅。
賈瑞是舉人,可以免稅。但是免稅有額度,是六十石。
周通算了一下,賈瑞的這些貨物,除了免稅部分,還有一大半需要交稅。
交稅的時候需要檢查,才能根據什么貨物確定交多少稅。
但是開箱檢查,這些貨物就暴露,就可能引起很多麻煩。
現在賈瑞才意識到,自己以為勝券在握,其實還要很多漏洞。
僅僅稅卡這一關,就不好過。
不進京城,不到崇文門就卸貨,都行不通。這種避稅方式,朝廷早就有對策。不僅運河上巡查,承運的船也不敢冒險。再說了,沒有碼頭,卸貨也難。京畿人口密集,不在碼頭卸貨,被當地人發現,也是麻煩。
想來想去,還是要在崇文門下貨。但是要想辦法解決開箱檢查的問題。稅可以交,但是不能開箱暴露貨物。
那就只有找關系了,找誰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