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最終決定
- 開局陳友諒驅逐,老朱拜我為軍師
- 風雨在12
- 2052字
- 2024-04-08 09:37:53
張凡自然是早就預料張定邊不會超過今晚就會妥協。
他這邊雖說搞定了張定邊。
但在朱元璋這邊。
徐達,劉伯溫等聚集在一起商量。
主要是商量張凡提出來的意見。讓張定邊駐守安慶。這對于老朱來說,心病不少。
徐達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什么?這是開玩笑吧?讓張定邊來駐守安慶?”
“對啊。這是常遇春的想法。”
朱元璋一如既往的把張凡的謀略加在常遇春的身上。
“老常是腦子昏了?這得是喝了多少酒才會這么想啊?”徐達道。
“伯溫你怎么看?”朱元璋不沒有理會徐達的意見,直接看向一直都沒開口說話的劉伯溫。
劉伯溫見朱元璋詢問自己,不得不說出自己的意見。
“我覺得常總兵的話可以考慮。”
“只是可以嗎?”很顯然,朱元璋對劉伯溫‘可以’兩個字眼不滿意。
他想得到劉伯溫確切的答案。
“正如常總兵說的那樣。張定邊長期駐守這里,對這什么都熟悉。他來駐守自然是好,唯一的擔心便是他的忠誠了。”
關于張定邊忠誠,朱元璋也是頗為憂慮。
“這就是咱也擔心的問題!”
“一個還沒準備投降的人。你能說他忠誠?”徐達覺得張定邊根本沒有忠誠可言。
朱元璋隨便選拔個大將,就忠誠來講,也比張定邊強啊。
而且,根本不用去擔心正當和陳友諒對戰長江的時候,安慶出問題。
“主上。屬下好奇的是,這話真是常總兵提出來的?”劉伯溫滿臉疑慮的看向朱元璋。
劉伯溫的話,直指問題的核心點。
畢竟,常遇春是人盡皆知的大馬哈。
他考慮問題,都是用他手里的長矛來考慮。
用腦子?
根本不存在的……
劉伯溫一直以為,在常遇春的身邊有個高人。
只是,這個高人為什么愿意雪藏自己?
成就常遇春?
這也是功名利祿是人心根本的時代,讓劉伯溫無法理解的地方。
“伯溫你想法很豐富啊!咱現在是在問你張定邊的問題,你怎么顧左言他?”朱元璋可不想劉伯溫繼續旁敲側擊,擔心他發現常遇春的所有謀略都是張凡想出來的……
“問題的癥結所在,就是張定邊的忠誠與否。這個問題,主上已經憂慮頗多。如果說一定要張定邊駐守安慶,讓四世子協助可否?”
“朱棣?”
“嗯!”劉伯溫道,“既然主上顧慮,那就讓四世子來協助,他的能力,眾所周知。這樣一來,主上您就不比擔心安慶的問題了!可以全身心的放在長江一線上。”
“好!”朱元璋覺得這個辦法符合他的想法,當即就答應下來。
徐達不滿意的道:“何不如讓四世子來做主安慶?張定邊做副手更好。”
“不。四世子不能做主將。”劉伯溫道。
“為什么?”徐達不解。
“因為這里的鄉紳和百姓都很服張定邊。換上四世子,人心一時間無法凝聚,這對我們而言,弊大于利。”劉伯溫道。
朱元璋點頭道:“伯溫說得很對啊!”
“好吧!”徐達言語這種,滿是對常遇春的嫉妒。
曾幾何時,他可是朱元璋手下第一大將。
現在,這個位置看似要讓給常遇春了。
這對徐達而言,真心就不妙了!
“徐達!你莫要想多了!”朱元璋看見徐達表情,就知道他心里的想法。
“主上……我……”
“是你的,還是你的。你要整些不愉快,咱可不高興了!”
朱元璋之所以不敢讓他們知道張凡這個人。
原因也是這樣。
害怕英才死于被嫉妒。
世道人心。無外乎功名利祿。
你要是成為人家前進路上的絆腳石,那就危險了!
“屬下明白了!”徐達盡管心里還是有疙瘩,但面對朱元璋的意思,他也不敢違拗。
“那么,沒有別的事了吧?”劉伯溫看向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道:“沒了,你們早早去休息吧。明日一早,班師回應天。”
“是!”劉伯溫和徐達一起禮拜告退。
在離開了朱元璋住處之后,劉伯溫和徐達走在一起。
徐達納悶的問劉伯溫:“先生你說常大胡子果真變了嗎?”
“這個誰知道呢?主上不想讓我們知道,我們就不要知道。”
劉伯溫的話模棱兩可。
徐達摸著后腦袋道:“先生也玩啞謎了?”
“好了,休息,休息了!”劉伯溫說完背著手,施施然的離開了。
留下還一臉懵逼的徐達在哪兒犯傻。
……
時間一轉。
到了第二天。
朱元璋任命張定邊為安慶駐守。
這道命令讓全軍皆驚。
許多軍士都不明白。
為何讓張定邊來駐守安慶?
這人要是反叛的話,好不容易打下的安慶豈不是又要丟了?
雖然大家都很想問朱元璋為什么下這樣奇怪的命令。
但大多數人都接觸不到朱元璋。
這樣的困惑,只能留在心里。
回到應天。
朱標,胡惟庸等人皆來覲見朱元璋。
兩人主要是匯報這三天的工作。
匯報完畢。
胡惟庸立刻開口問朱元璋。
“主上。您怎么能讓張定邊駐守安慶?”
“別問了,咱腦袋大!”
胡惟庸已經不是第一個問他這個問題的人了。自從回到這,就有人就這問題數次問朱元璋。
胡惟庸見朱元璋不想回答。
也只得作罷。
“馬上籌備水師!這件事刻不容緩。”
朱元璋道。
“父王,兒已經著手這件事了。但按照目前的速度,沒有半載是不能成規模的!即便是用漁民的船只改造……”
建造水師樓船。
最少需要十年時間經營。
元朝作為前身,在水戰方便的建設可以說很拉胯。
還不如元的前身南宋對水師的建設。
所以,朱元璋沒有現成飯吃。
得自己動手去努力建設……
這樣一來,時間就是關鍵。
可陳友諒根本不會給朱元璋時間。
“半載?半個月咱都覺得漫長!”朱元璋聽見朱標的話,眉頭忍不住高高隆起。
“半載已經是最快的時間了。若是建造樓船,需要的時間更加漫長……”朱標以為自己的半年時間的答案會讓朱元璋高興,卻沒有想到朱元璋聽了之后,并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