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雪來了
- 重生在水滸
- 方混
- 2513字
- 2013-10-02 22:24:22
這個念頭一浮現出來,王倫就覺得這事可行性很大。
梁山占地很廣,水草豐美,若是發展養殖業的話,問題應該不大。
可是王倫很快又意識到,如果僅僅是為了自給自足,帶著兄弟們去湖中打魚就夠了,又何必費力氣搞這養殖業。
“要發展,就要發展對山寨壯大有很大幫助的,這樣才值得搞。”王倫心中暗暗琢磨,到底該發展些什么副業才好。
山寨將來是要面對朝廷圍剿的,要發展那些有利于山寨壯大的,就必須要考慮山寨如何才能壯大。
山寨要想壯大,首先必須要有足夠的士兵,不然的話,就算這兩百人再強,也不可能打得過千軍萬馬。
有了士兵,還必須要為他們配備武器。這是冷兵器時代,武器無非是刀槍劍戟,這些都需要用鐵來打造。可惜這里沒有鐵礦,不然的話,倒是可以帶著兄弟們煉鐵。
配備了武器后,還需要為他們鎧甲,這要用大量的牛皮才能制造。牛皮倒是可以通過養牛來解決,不過這么多人的鎧甲,恐怕要養幾萬頭牛才夠,好像也不太現實。
這些念頭在王倫腦海中一一閃過,然后又一一被他搖頭否決。
“山寨現在人力有限,必須要將精力用來發展那些既有可行性,又很必要的副業。”王倫心中這樣想道,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養馬。
王倫穿越到這里也將近一個多月了,對于這個時代的特點有了很深的了解,知道這個時代的馬極為稀少,尤其是那種優良的戰馬。
北方的牧場都在遼國的控制之下,宋朝的戰馬資源極為緊缺,一匹好馬的價格貴的驚人。
王倫原本還想著騎馬拉風一下,可是偌大一個梁山山寨,竟然找不出一匹好馬。
那些拉車的駑馬,山寨中倒還有一些,可是那些馬都又矮又搓,跑得又慢,騎上去就跟騎驢一樣,根本找不到騎馬的感覺。
梁山這里有山有水,氣候適宜,若是搞個小型養馬場的話,養上幾百匹馬根本不是問題。
“嗯。”王倫越想越覺得這事很有可行性,便將這想法說了出來,想要看看兄弟們都是什么意見。
“養馬?”宋萬率先忍不住大叫起來,不滿嚷嚷道:“哥哥,咱們這里到處都是水,養馬干嘛啊。你要真是想騎的話,咱們花錢買幾匹不就得了。”
杜遷等人也都點頭附和宋萬的觀點,不太贊同養馬。
王倫在腦中從頭到尾,細細想了一遍后,還是覺得很有必要養馬。
若是將目光局限在梁山水泊中,那樣的話,梁山就甭想有太大的作為。
養馬不過是多費些事,并沒有什么損失,它的作用暫時還體現不出來。不過一旦這些馬飼養成功,王倫便可以著手訓練一只騎兵,那樣的話,到時山寨的勢力便可以往外多蔓延數百里。
沒有騎兵的話,山寨勢力最遠也不過一百多里,再遠的話,一夜的功夫就趕不回來了。
杜遷等人雖然不太贊同王倫的想法,可也沒有拼命阻止,他們都在心中想著,也許哥哥只是一時起意,等過兩天就靜下來,就會放棄這個愚蠢的做法。
將養馬這件事情決定了以后,王倫便開始跟杜遷他們總結這次行動暴露出的山寨的不足。
這次行動雖然獲得了圓滿成功,可當中出現了不小的失誤,若不是李三及時出手,王倫的小命就要交代在張大通手里。
梁山的人數是那些護院的三、四倍,可是事情還發生了這么大的失誤,這樣就說明梁山的行動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杜遷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那就是兄弟們所用的都是齊眉棍,這樣跟人家斗存在著先天不足。
棍法雖然靈活多變,用來防身很好,可是殺傷力實在不大,不能夠快速解決掉敵人。
王倫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這次行動,他也見到了,兄弟們就是因為持的是棍子,才會跟那些護院斗得旗鼓難分。兄弟們幾棍子打人家身上,還沒有人家隨便砍一刀殺傷力大,這是棍法的先天不足,沒辦法彌補。
“幸好這次行動,收獲了許多兵器,再加上山寨中原來的那些,倒也勉強夠兄弟們用了。”王倫心中慶幸的同時,又有一絲擔憂:“以后山寨想要發展壯大,兵器是必不可少的。這個問題不知道該怎么解決才好。”
這時,“老烏鴉”趙齊吧嗒著旱煙,一臉擔憂道:“哥哥,有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咱們兄弟有啥話不能說的,有話就說。”王倫擺了擺手,笑道。
“是這樣的。”趙齊收起旱煙,微微咳嗽一聲,道:“今天我去還馬車時,聽車馬行的兄弟說,劉文舉這事已經鬧到了沂水縣衙里。劉文舉的姐夫王押司知道這事后大為惱火,他跟沂水縣令關系極好,恐怕會對咱們梁山不利。”
“嗯,這個嘛……”王倫眉頭不由皺起,“這事倒是有些麻煩,若是他將這事捅將上去,朝廷派人來剿的話,咱們的處境怕是極為不利。”
山寨目前實力還不算強,真跟朝廷硬干的話,恐怕會有極大的傷亡。
“這事你們回去都好好想想,看看有沒有什么好的對策。”
眾人商議了許久,仍是苦無良策。王倫無奈,心中想著,只能先加緊訓練,實在不行,到時就得帶著兄弟們跟朝廷打游擊戰了。
接下來的兩日,王倫取消了棍法練習,開始讓杜遷和宋萬帶領兄弟們訓練刀法和槍法。槍法和棍法有相通之處,宋萬倒也可以勉強勝任。
王倫還選出了一些手腳麻利,身上有功夫的兄弟,讓李三帶著他們訓練身法和暗器,希望到時能夠發揮奇效。
由于山寨目前缺乏弓箭,王倫便讓兄弟們砍了許多毛竹,削成竹槍,開始練習投擲竹槍。
到時官府若是來剿的話,肯定要先穿過梁山周圍的水泊,到時王倫便可帶隊埋伏,用竹槍遠距離投擲,將那些官兵打個措手不及。
在帶著兄弟們加緊訓練的同時,王倫還吩咐山下的朱貴打聽著沂水縣的消息,一旦有風吹草動,隨時來報。
日子就在這樣忙碌的訓練中不斷流逝,不知不覺間,便到了十一月中旬。
天氣越發的寒冷起來,有一天夜里,王倫起床解手時不小心著了涼,第二日便患了風寒。
風寒一連持續了三日,王倫的頭一直滾燙滾燙,渾身更是一絲力氣都沒有,他這三日里連屋門都沒有出。
這一日,王倫感覺燒退了些,稍微恢復了些精神,便在床上躺著看書。
這書還是從劉文舉那書房中運回來的,是一本古代的演義,王倫無聊之下,倒也看得津津有味。
讀了會書后,王倫感覺精神有些困倦,便躺在床上聽著外面呼嘯的寒風,腦中胡思亂想著:“如今已是十一月分,不知道這第一場雪何時才能下來。”
就在這時,屋子的門簾被人揭開,陣陣寒風夾雜著雪花吹了進來。
“外面下雪了?”王倫被這股寒風激得一個哆嗦,腦子霍然一驚:“這雪真的來了?”
(這兩天收藏漲的很慢,看書的兄弟姐妹們請收藏后再看可好?還有,謝謝那些一直默默投推薦票的兄弟姐妹們,真的很感謝!不過,希望沒投票的兄弟姐妹們能夠偶而投上一票,支持一下,兄弟寫書真的不易,十一大家都去愉快的玩耍了,我卻還要想著晚上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