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兵源
- 換唐:千里江山幾風流
- 千秋隨筆夢
- 1496字
- 2024-05-15 23:57:32
這些天接連大戰整個隴右人心惶惶。
張掖此時也已失去了往日煙火,原來還在張掖做生意的回紇人、吐蕃人此時就顯得無比尷尬。
一些消息靈通的商賈富人到是早都跑路了,留下的大多都是些在張掖城內做雜事的貧苦人。
對于這些人自然不能簡單的一殺了之,這些人里不乏常年生活在張掖,差不多已經成了半個當地人的。
對于這些人張掖就像是他們的第二個故鄉,一個可以讓他們安身立命的地方,他們的行為習慣已經被唐人所同化,甚至有些早已經把自己當做了唐人。
李澤安帶一隊親兵回到張掖,目之所及街道上偶爾出現的行人神色匆匆,大街上空空蕩蕩,往日熱鬧的集市早已無影無蹤。
因為是在戰時,張掖的防備明顯比平時強很多,李澤安到張掖城門時崔光遠已經帶人在門口迎接了。
與其說是迎接不如說是防備,當下張掖算上臨時組織的鄉兵也不過千人。
“恭喜少白啊,自此以后你可就真當平步青云了。”
迎李澤安入府,崔光遠特意安排自己夫人去請沈憐雪,自己則是拉著李澤安聊起天。
“哦?郡守何出此言?”
“哈哈,少白晉升定遠將軍這事兒可瞞不住我,朝廷文書一書三送,其一是你,其二是都護府,其三便是我這郡守府。
憑少白軍功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啊。”
崔光遠身為一地主官,且李澤安的駐地就在他管轄范圍,所以他知道這些事也是理所應當。
李澤安訕訕一笑,封侯拜相?他可懶得在李隆基手下做什么丞相。
“崔郡守,先不說那些了,這次我回張掖又一事最為頭疼,當下我雖有五千人馬的編制,但我手下此刻已經不滿千人了。
我已經寫了折子請求從內地募集兵源,可遠水解不了近渴,我現在正是為此時煩心。”
崔光遠聞言不禁凝眉沉吟。
“少白所言我知曉了,只是要說今年甘州還能抽調的軍戶基本已經被抽調完了,除非...”
李澤安聞言一喜,能有除非就說明崔光遠還有辦法。
“除非你能接受一批沒怎么受過正經訓練的鄉兵,這些鄉兵是從各地募集來守城的,他們訓練時間短,整體素質不太高。
要是現在交給你我怕他們在戰場上拖你后腿。”
崔光遠的擔心不無道理,正如這幾次大戰,無論是回紇還是吐蕃兩方在面臨李澤安時往往越是精銳的部隊潰散便越慢。
而那些一般部隊傷亡超過三成便有潰敗的跡象,這和每個人的個人素質有很大關系。
而往往就是這些人帶來更大面積的潰退。
一支強大的軍隊,無論從心理還是武力值都需要強大,李澤安深諳這個道理。
“要我自己練兵么...”李澤安思索著。
“且不說我的請求能不能批,就是批準了估摸著等兵源到也得一半個月,眼下這個窟窿必須得有人填...”
下定決心,李澤安對崔光遠道:“,如果有鄉兵能編入伍我也能接受,實在是現在玄策軍沒有能戰之力,一旦再起沖突我帶著這點人很難起到什么作用。”
見李澤安這么說了,崔光遠也點點頭。
“那這么著,我給下面打個招呼,你抽時間派人去個村鎮領人,具體能有多少我不太清楚,不過一千之數肯定還是有的,只是來年的春耕可能要受影響了。”
雖然甘州地處偏遠,開春時間較后,可一旦入春也是極為適合種植作物,這些鄉兵其實就是由各地農夫組成,他們平日里負責種地,戰時負責拿起武器包圍自己的村子。
不過一旦作戰失利被吐蕃或是回紇占了城池土地,這時也就顧不得什么春耕了。
其實對于崔光遠還有一點難言之隱的是,李澤安這么將人調走,這些人要在神策軍待多久,家中是否能入軍戶,這些都還是未知。
作為地方長官其實崔光遠還是很關心百姓生計的。
“多謝崔郡守,這些人我定然全力保全。”
此事解決,崔光遠又詢問了李澤安許多關于前線戰事,兩刻鐘后,崔夫人帶著沈憐雪進了后院。
崔光遠起身跟崔夫人使了個眼色,隨后對著李澤安道:“少白一回來我便把你拉來是有些不近人情了,我讓下人備了飯食為少白接風洗塵,少白和沈姑娘稍待片刻。”
說罷崔光遠便拉著崔夫人轉身而去,花園里只剩李澤安和沈憐雪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