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三個人早早的就集合,既然王齊和王金三人要去永寧,山貨也就由他們帶過去一起賣掉了。
想了想,三人也沒有將山貨賣個老張了,路過羅角寨的時候過去說一下就好。
而且今天的山貨有不少稀有的皮毛,這是因為去永寧特意帶過去的,這東西老張給的價格太低了,不可能賣給他的。
這也是問過才知道的。
永寧從這邊過去有點遠,也是因為這樣,沒有什么大事,大家也是不愿意去的。
一些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讓人幫忙帶就好,自己去一次就得花費一天,不劃算,真的還不如在家隨便做點什么都行。
“盧大哥,你既然以前就是再永寧這邊部門里上班,是不是非常的不錯,就各種福利什么的,就是月供什么的。”
王齊發現自己說的話總是帶有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語言,急忙的改口。
月供?
盧鳴看向王齊,這種私密的問題真的都問?
一點也不把自己但外人啊。
不過盧鳴還是道,“月供不高的,一個月五兩銀子......”
看到這一段時間以來,王寨這邊大家每天的收入,他感覺自己這一個月的收入真的好少,甚至都有些不好意思說出來。
再沒有遇到這些人,他感覺自己這每月的五兩銀子真的不少,但是現在一看,真的好少。
所以王齊問到他月供的時候他才毫不猶豫的說了出來,在以前可不會隨便說出來的。
“才五兩嗎?感覺不是很多,不過也不能這樣算的,畢竟有實權,還是能做很多東西的。”
王齊說的這是實話。
有權力還怕沒有錢力不成?
這也是為什么會有你們貪官的原因。
但這種話可不能說出來。想想就行了,說出來可就會讓人折壽的。
“五兩銀子已經不少了,能讓很多人家羨慕呢。”
王金這個時候說道。
他非常的清楚,也是因為他們來到這里,然后也是因為這邊的山貨如此的多,才讓大家會比一些外面的人更加的有些錢財。
但是外面的那些老百姓,可沒有他們幾個人這樣多的錢啊。
王齊也是好奇的看向王金,他是對這些是沒有認知的,但是王金都說五兩銀子不少,那肯定不少了,甚至有些高了。
只不過自己一過來就按照自己正常的生活在做自己的事情,認為花點錢也沒有什么,能吃好,吃飽才是最正確的事情。
花點銀子真的不算什么啊。
“不說這個,還是聊聊你說的那個銅鼓店的情況吧,也算是提前了解一下,總不能到那邊兩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知道,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總要知道才行。”
之前王齊問了他關于這家店的情況,盧鳴支支吾吾的,不肯多說,就說到時候在說,也說明了他不愿意多說什么。
但是,此時已經在過去的路上了,要是不了解一些消息,說真的,總是感覺有些不踏實。
還是先翹一些消息,看看到底什么怎么回事才行。
至少得知道什么來歷什么的吧。
之前盧鳴把這個店說得非常的神秘,又不肯多說,一看就是吊人胃口。
這王齊哪里還不知道的啊,只不過不愿意多說點什么罷了。
“其實也沒有什么不可以說的,但你們也知道,這樣一家專門做傳承銅鼓的,你們想想,這最重要的是什么,傳承二字啊。”
哦?
傳承嗎?
這是在說這是一個非常正的門面不成?
傳承在很多地方都是非常有說法的,一樣東西,想要將它傳承下來,真的不容易,特別是這一樣東西傳承下來的年代。
“謝謝盧大哥,所以說這家店是傳承銅鼓鑄造世家?”
這是王齊唯一能想得到的,除了這樣,才會對自己所在,所做出來的東西非常在意。
他們不會輕易的賣給外面人的東西,東西都是經過熟人賣出去的,他們需要的是口碑。
口碑打響之后就是他們在選擇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提出自己的想要的用戶,也可以直接不給哪一類型的人做買賣。
在此時這種情況下,和這樣的情況就非常的類似。
甚至可以看得出來,這家店非常在意自己的名聲。
盡管現在的建造這種銅鼓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已經開始被大家排擠,甚至開始搶他們的生意,但是他們非常的低調。
還是不會隨意給誰都能造出來一個的。
“也算是吧,反正在我認知中他家非常的旺財,也有可能是人家的祖先保佑呢。”
王齊從他的說話可以聽出來滿是羨慕。
想反,王齊就不會,什么祖先保佑都是假的,不過是人家一直家族的傳承呢。
還有就是人家就是有實力,有真本領,是一些其他人學不來的東西。
“那還是很期待呢,能說說關于他們的一些事跡嗎?”
這個盧鳴倒是沒有藏掖著。
原來這一家祖先還有給萬人寨的寨子做過銅鼓,而且還是非常大的那種,是直接立在寨子廣場(正常時寨子中心),直徑那是十米大的銅鼓,直接將它立在那里,可以敲到出聲音的那種,這可是不小的大工程啊。
這還只是原因之一。
還有就是,他們家出現過儒圣,就是字面的意思。
然后在他的宣傳下,他們家在銅鼓名聲竟然直接傳到中原,被官府人關注過,甚至在皇宮里很多銅器品都是他祖上建造出來的。
當然,這都是盧鳴自己說出來,王齊和王金還是有那么的一點不信。
“原來是這樣,那還真有裝的本事,難怪會有那樣的情況。”
盧鳴說出來的情況,對于王齊來說,非常自然的事情。
這樣一算下來,這店還真開得很長,按照盧鳴的說法,這個店至少有幾百年的時間了。
那時候的永寧才只有十幾戶人家的時候他們家就開始做這行當。
所是百年老店也不為過。
當然永寧也是后面遷徙過來的,在更久的之前,好像也是做這行當的。
王齊怎么聽都是在吹噓,這樣的店真的有嗎?
估計有吧,但是一直堅持這百年以上一點也沒有改變就真很少見。
在盧鳴的話語中也可以聽得出來,是需要有熟人才能有可能買到他們家東西,只是可能而已。
但想起盧鳴打包票這店一定會賣給大家銅鼓的樣子就有點怪,而且他給的理由也有點扯。
只不過想到能有東西就行的幾個人沒有想那么多。
價格也很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