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邊沒有問題的,我聽明叔的,不知道楊姑娘有什么想法?”
王金也不墨跡,他也是一個人,老家也有孩子。
要是說去找一個黃花大閨女,也是能找得到。
可是那得建立這很多條件上。
現(xiàn)在的他真的不一定有人看得上。
不光是年齡上的問題,還有經(jīng)濟條件,現(xiàn)在又是開荒的前階段。
能有人看上就不錯了。
至于王齊和王林建,兩個人還小,這這方面沒有王金緊迫。
楊麗沒有馬上直接回答,而是看向楊國明和她的母親。
“王金小伙子對吧,挺精神的,你的情況我們也知道,我想問一下,以后你還會回到你出生的地方嗎?還是就落戶在這里了?”
嗯?
聽到這話的時候,王齊幾個人都看向明叔。
這問題難道明叔沒有說?
還是說大家都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不過這也不是什么難事。
既然都問了,如實回答就是,也沒有什么的。
“難說了,估計以后還會回去認親,雖然是遷到了這邊,可是老家那邊也不可能全部斷了,那有點難。
可是也得等穩(wěn)定下來,估計要三五年,等回去再回來就難說了。
既然來到了這里,這里才是最主要的家。”
說得很入心,王齊內(nèi)心不由的給他一個大大的贊。
真是會說話。
“說得很在理,真的不錯。”
一旁的名聲也是被他睡得一愣一愣的,好家伙,原來你說起道理來還挺有說服力的。
但是王齊也清楚。
估計這樣的話也是腹稿了不知道多少遍。
或者只要有人問道他這個問他都會用這一個答案說給別人聽。
“小王說得很在理呢,不管怎么樣,還是得年輕人相互看上才行,我們這些老家伙說了也不頂用。”
這時候壓力給到楊麗。
看到屋里這么多人的看向自己。
楊麗也是有些心慌。
也不知道是不是王齊都錯覺。
他竟然看到王金想要上前的沖動。
不過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估計就是自己眼花了。
真是的,難道自己也需要找一個了不成?
想想就算了吧,至于什么時候,這得看緣分。
“我…,我愿意。”
聲音不大,卻也能讓人聽得非常清楚。
說完話以后楊麗這個人一下子臉紅了起來。
也沒有誰對她做什么啊。
這么容易上臉嗎?還是說這是病。
估計是前者吧。
或者都不是,只是因為其他的什么原因。
這就不是王齊關心的事情了。
感覺好簡單,這以后可是兩個人過的生活啊。
王齊記得,在古代是父母包辦婚姻的。
這人都成寡婦了,應該不能吧。
而且這楊父楊母看上去人挺好說話的。
也沒有什么為難的話或者是事情。
然后就是讓王金需要什么一只公雞,兩刀肉,四斤糖,一斗米。
都要掛上紅布條,然后將這些東西送到楊家。
當然,這些是明叔跟楊家在王金這邊商量的。
王金覺得沒事,這些東西也就是需要他去永寧去買而已。
結婚怎么不需要買東西,送東西呢?
再說了,人家王金是結過一次婚的人。
什么不明白呢。
甚至他都覺得給少了。
“好,這東西我盡快去準備,到時候我會送過去的。”
王金也答應了。
此時的楊麗一直低著頭,也不知道想什么。
可是王齊能知道,估計是害羞。
更有的就是尷尬了。
這種事情還當著當事人說的,能不尷尬嗎?
反正要是有人在和自己商量,而且如果是女生,肯定也不多說什么。
“行,那你們準備,到時候定好時間我們在家等大家來。”
“就還是我們之前誰都時間吧,我不是拿著兩個小孩子的八字都請人看了嗎?
對于那天來說是個好日子。”
明叔對王金的事情還是很上心的。
在這里面王齊也看不出來明叔能撈到什么好處啊。
可是想想也是,明叔最大的好處已經(jīng)撈到了。
作為兩個人都達線人。
媒婆。
王金能不對他感恩戴德?
那樣的話,就只能說明叔在做慈善了。
可惜,那樣的人真的很少遇到。
王齊看著大家聊得很開心。
索性就走了,開始給大家做午飯。
人到都到這里了,不可能讓人餓肚子離開的。
作為一個正常人。
肯定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那估計以后也經(jīng)常被別人拿這個說事。
人家會再一旁念叨。
“那家人不行,明叔帶人去他家說親是一頓飯都不給吃。”
要真是真這樣就真不太好了。
看到王齊走出來,幾個人也走了出來。
就只剩王金在哪里應付了。
真的是好兄弟啊,有是讓他一個人擋。
“你們怎么也出來了,就讓金哥一個人在那邊陪著他們?”
王齊也是無語,不止王林建出來了,阿林三個也出來了。
“你不是也瞎胡來了嘛,在里面呆著也悶,出來散散氣。”
王齊搖搖頭。
你說得都對,你是最厲害的。
“都快中午了,我來給大家做給午飯,你們來湊什么熱鬧。”
四個人相互看了一眼。
“我們也是啊。”
額…
行嘛,肯定是亂編的理由。
王齊也沒有多說什么,既然都這樣,那多一個人幫忙也是好事。
“行吧,今天就做燒烤吧,你們知道燒烤怎么做吧?”
其實王齊也不知道該如何來招待別人。
主要還是拿不出手啊。
貌似燒烤還行,野味也不少,剛好讓大家嘗嘗鮮。
估計大家也沒有吃過。
然后大家一臉蒙圈的看著他。
經(jīng)過王齊一番解釋,最后大家才有些無語的看著他。
“那不就是炙烤嗎?”
炙烤?
原來古代也有燒烤,之時叫法不一樣。
還是古代人的說法讓人感覺有文化。
看來是自己沒有文化了。
“對,就是炙烤,難到你們不覺得這種吃法很不錯嗎?”
這種吃法當然不錯了,在山里山貨多,是很常見。
可是要是拿到城里就不一樣了。
就在永寧這種吃法也是讓人感覺很奢侈的。
那可全部都是肉啊。
“那就炙烤吧,我們食材方便,要是有一些小料就更好了。”
什么孜然,辣椒之類的,那是很不錯的。
可是,現(xiàn)在的條件不允許還有就是,現(xiàn)在連鹽都吃不起啊。
有錢也能難買到。
而且還不一定就是好鹽。
好的鹽肯定被那些大財主和官府先拿下。
最后才是最差的留到平明的手里。
而且在這些地方,差一點的鹽也很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