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論語》
- 明末小山村
- 憤怒的石頭人
- 2118字
- 2024-05-23 14:25:03
王齊拿去從盧鳴那邊借來的《論語》開始學習起來。
說真的,這里面的好多內容都是王齊學過的,但是就是里面的字不認識,王齊憑著他的記憶開始看里面的內容。
這書上有很多地方是有注釋的。
這些都是用手寫上去的,字倒是非常的規整。
別的不說,還挺好看。
那《論語》是印刷出來的,紙質也是非常不錯的,雖然粗糙了一些,還是能用的。
和那草紙差不多,但要好一些。
這書一看就不便宜啊。
難怪盧鳴不借出去,只是讓他當場看就行。
這樣也不錯,讓王齊在這期間又認識了不少的字,真的很好啊。
“盧大哥這字是不是印錯了,還是說你教錯了?!?
王齊看著書上的《論語》有些自己和自己認識的不一樣,不由的有些好奇。
盧鳴看了一眼,這是一個云字,但是又一邊少了一點,這一看就是錯別字啊,難道他們都沒有發現的嗎?
“這字就是這樣寫的,你要想想,這是皇家印刷處的,怎么可能有錯?!?
這樣嗎?
皇家印刷處也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啊,也有錯的時候,難道就沒有發現有哪里不對嗎?
很很相信他們。
這是被龐大的機構洗腦了吧,不然也不會這個樣子,竟然一點也不懷疑的?
“這樣啊,那可能是我的錯吧。”
畢竟自己是一個虛心向他求學的人,老師即使是錯的,但此時也是對的。
雖然兩個人沒有承師之禮,也有受教之實。
不管在什么方面上,還是非常合理的。
“嗯,你現在就看這書,你能看得懂嗎?上面的內容那么多?!?
王齊內心無語,這不廢話嘛,肯定看得懂啊,不止看得懂,還能解釋內容的意思呢。
剛開始的時候王齊還是看得非常入迷的,在這個沒有任何娛樂東西的世界,這樣的書籍看幾次都不會感覺厭煩,還能學到一些東西。
看著注釋,上面的內容總是讓他看不懂,解釋的意思和后世有很大區別。
比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后世的解釋師: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
但在注釋上王齊等到的結果是孔子勸弟子要在學習中尋找快樂。
所以到底是誰的翻譯是對的呢?
這個就不得而知了,很多東西都被讓人不知道作者是誰了,就不要說翻譯一句話出來了。
對于這一點,王齊還是非常的不理解的。
還有很多地方,大多是的翻譯出來和后世有很的出入,不止一處啊。
這個時候是否是更接近現實呢?
王齊不知道,但是既然書上都是這樣寫,寫注釋的人也這樣解釋了,還能去曲解別人的意思不成?
要是王齊將后世的那翻譯說出來,最多只會被盧鳴說是一個謬論,是一個不正確的解釋,難道還能說點什么?
肯定什么也不會說了啊。
但到那個時候對王齊觀感會降低很多。
“盧大哥,我這不是還在學習文字嘛?你也知道,對于這樣的東西,新奇啊,就像突然發現一個好玩具一樣,愛不釋手也是很正常的,雖然不知道這玩具是個干什么的?!?
理糙不糙先不管,但是能解釋清楚就是好道理。
也不要去理會他是出自哪里。
“行吧,還是老樣子,不要將我的書拿回去就行,這可是我帶了唯一的兩本書之一,我也就只有兩本書呢,有很多書想買也找不到地方買的,所以你不要看就這樣的兩本書,珍貴得很呢?!?
好像是這么一回事,真的一書難求啊。
有兩種原因,第一,學習的人不多。
第二,讀書出來只會不考功名那認不認識字都一樣。
所以說在這個時候,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不認識字的。
而且這上學的費用不少,老師更少。
王齊這個時候能有盧鳴教他,也真是這個人愿意,王齊也愿意,才有了這樣的情況。
盧鳴為什么這樣過來教王齊認字,王齊是真的不知道的。
可能是由所圖謀吧,但是王齊自認為沒有什么可以讓他圖的啊,所以也就非常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也是非常樂意學習。
“對了盧大哥,這《論語》到底寫的是一個什么啊,讀起來好別扭,根本不明所以然?!?
盧鳴看了一眼王齊,不知道該說什么好,想說他什么也不懂就要去嘗試學習里面的內容,但是王齊卻也能解釋一些里面的句子。
所以盧鳴是非常不明白王齊現在的掌握如何。
“哈哈,這本書的內容其實是孔老夫子教育他門徒的一些話語還有一些是他們討論問題的話語,也有他門徒下留下的一些對話,你也看出來了吧,這很多都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出來的?!?
這樣嗎?
倒是也是非常的對,是他們討論的一些道理,也是教后世的一些經驗和道理。
王齊是很能理解的。
畢竟這東西九年義務教育學了不少,而且還必須要背下來的。
“這樣啊,那學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啊?”
王齊直接表示自己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也非常符合他現在問這問題的人設。
很懂時候就是這樣,字面上是認識的,可是意思是什么,真不秦楚啊。
還是需要別人解釋述說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學這東西有什么用?你要是想考功名,這些東西遠遠還是不夠的,不止是學會認字那么簡單,還要學會寫文章,讓上面的人看重。”
“你應該不知道考功名是什么吧?”
這個王齊當然是知道的,但是只能搖搖頭,表示自己什么都不懂,就是一個小白。
看到王齊的樣子,盧鳴不由的挺住身子,然后坐正。
“考功名是其實就是你不斷學習,然后經過考試,需要考很多次試,每一次考試都可以去相應的地方做事,比如秀才?這個你應該聽說過吧?”
“其實這就是通過了縣試、府試和院試之后,有了這樣的名頭。
很多人讀書一輩子都不一定成為秀才呢,雖然很多時候大家會將秀才拿出來講一些笑話,但是能成為秀才的又能有幾個呢?”
行吧,你知道秀才的不容易,你牛逼,但這和自己學習《論語》有什么關系呢?
貌似沒有多少關系啊。
但是聽盧鳴這樣正襟危坐的說,不知道還以為這東西非常嚴肅呢,其實也就那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