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荊州風云
- 三國霸業:漢末新紀元
- 七七果子貍
- 2160字
- 2024-04-11 23:46:09
自劉俊與袁術一戰后,劉俊引兵歸南郡。
雖封為荊州刺史,然荊州諸郡,除南郡外,皆為他人所據。
孫堅尤為狡猾,先劉俊至長沙,途經南陽,領軍入郡,命太守張姿供糧草。
張姿反駁道:“君亦太守,我亦太守,何以供君糧草?”
遂拒之。
孫堅聞言大怒,心生一計,使人詐稱得腦血之栓,即將掛之。
欲將部屬托付張姿。
張姿聞之,信以為真,領數百人赴孫堅營,欲受其眾。
未料,孫堅設伏,刀斧手出,張姿遂遭殺害,嘎之,南陽遂為孫堅所并。
孫堅既得南陽,復圖謀諸郡。
正值其南下之際,劉俊亦歸南郡。
劉俊聽聞孫堅所為,又聞郭嘉之策,遂到宜城訪當地豪強蒯良、蒯越。
時有王睿,昔日荊州刺史,心懷不滿,欲除政敵武陵太守曹寅及新刺史劉俊。
乃偽造書信,遣使者送與孫堅,言劉俊欲與曹寅合兵攻之。
孫堅得書,疑云重重,心生戒備…
劉俊與郭嘉到達宜城,單騎至蒯良、蒯越府上,坐于廳堂之內。
蒯良、蒯越二人珊珊來遲:“不知使君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劉俊與郭嘉亦拱手還禮:“今日特來叨擾,俊久聞蒯家大名,早想來拜訪一二,然戰事稍緊,未有時間,今天受到朝廷冊封,來領荊州,故此來拜訪二位。”
蒯良與蒯越聞言,急忙命人奉茶,四人共坐。
蒯越微微嘆氣:“哎,早聽聞使君英雄之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然使君來遲,如今荊州大亂,孫堅那廝不顧朝廷法度,肆意妄為,荊州遭其蹂躪,殺害命官,擾亂一方。”
劉俊聽罷:“吾亦有所聞。本以為孫堅乃忠良之士,不料其人心狠手辣,背刺于吾。”
郭嘉見氣氛已開,拱手言道:“實不相瞞,吾主雖被朝廷封為荊州刺史,然手下兵微將寡,唯有南郡一地。
“孫堅又占了南陽和長沙,把持揚州,吾等現今陷入被動。”
“故此今日,特地前來,求二位相助。”
蒯良與蒯越相視一笑:“使君說笑了,吾等皆是普通百姓,有何實力助使君?”
郭嘉擺手道:“二位過謙矣。天下皆知荊州有四大家族,蒯家為首,實力雄厚。”
“二位又是博學之士,名滿天下。吾等新領荊州,還望二位相助,以圖荊州安定。”
蒯良沉思片刻:“吾族雖為名門望族,然族中少有人仕官,恐愛莫能助。”
郭嘉望向劉俊,劉俊起身,拱手:“今俊新領荊州,根基未穩,若得二位相助,愿以荊州別駕之位奉上,以表感激。”
蒯越與蒯良對視一眼,心中驚嘆,劉俊竟愿以高位相贈,若得官職,家族必能更上一層樓。
蒯越當即一拜:“既然使君誠意至此,吾等愿相助,家族愿隨使君馬首是瞻,奉使君為主。”
劉俊忙扶起二人:“二位請起,得二位之助,是俊之福分也。”
隨即四人共商荊州局勢。
蒯越言道:“荊州眾黨勢力強大,可誘殺首領,吞并兵馬,以拒孫堅。屆時七郡可定。”
蒯良亦頷首贊同:“施仁政,招豪杰,北拒袁術,南抗孫堅,待天下之變。”
劉俊聽后,心中大定:“有二位相助,荊州定矣。”
劉俊與蒯良、蒯越商議已定,即刻暗中施行計策。
傳書于荊州各宗黨首領,偽稱宜城有溫泉勝地,洗之能解疲乏,特請各首領蒞臨享此閑趣。
首領們接書,不疑有他,紛紛攜部曲至宜城。
不料劉俊早有準備,待眾人一到,便出其不意,將五十五名首領一舉擒拿,隨即斬首。
其部曲驚慌失措,劉俊乘機吞并其軍隊。
然后從南郡調兵,命張飛、關羽、太史慈、趙云、張遼五路出擊。
消息傳至南郡、江夏、武陵、零陵、桂陽等郡,各郡守聞風喪膽,紛紛開城投降,荊州大部遂歸于劉俊,唯獨南陽、長沙尚在孫堅之手。
南陽郡中,豪強因孫堅擅自斬殺朝廷命官,心生不滿:“孫堅妄自尊大,殘害同僚,此等暴行,豈能容忍!”
眾豪強紛紛附和,皆言欲投明主,眾豪強直奔宛城,投奔袁術。
袁術喜出望外,親自出迎。
數日后,劉俊于襄陽城中設立府衙,文武眾臣肅立堂下。
荊州多數地盤已歸其所有,又得蔡瑁一族歸附,聲勢更盛。
眾人聚議,劉俊緩聲開口:“諸公盡力,荊州多數已定,然南陽、長沙仍在孫堅之手,諸位有何良策。”
蔡瑁聞言,見蒯氏兄弟已居高位,心生立功之念,急忙出列奏道:“主公,孫堅雖據南陽、長沙,然非大患。”
“今日吾等已復大半荊州,若出兵逐之,南陽、長沙相隔甚遠,孫堅首尾不能相顧,必敗無疑。”
劉俊聽畢,點頭沉思,未即發言。
管寧出班諫道:“主公,荊州初定,宜先安撫百姓,積蓄力量。且吾等糧草不繼,不宜輕啟戰端。”
劉俊聞言,沉吟片刻:“管寧之言是也,百姓為國之本,吾等不可輕動刀兵。然而,南陽、長沙亦不可坐失,有何良策?”
蒯良上前,進言:“主公,可先穩固荊州,同時派使者往南陽、長沙,宣揚主公仁政,誘使百姓歸心。”
“再以恩義結納當地豪強,使其內亂,孫堅自顧不暇,吾等再乘機出兵,一舉而定。”
郭嘉在眾臣議論間,默然沉思,忽地眼神一亮,開口道:“主公,蒯公之策雖善,然見效甚緩。”
“孫堅在長沙經營多年,根基深厚,不易動搖。吾有一計,不須動用兵刃,便可收復南陽,平定長沙。”
眾人聽聞郭嘉之言,皆感驚異,紛紛側耳傾聽。
劉俊喜形于色,急切道:“奉孝勿再賣關子,速速道來!”
郭嘉微微一頓,緩緩言道:“主公,可還記得先前之傳國玉璽?”
劉俊回憶道:“玉璽之事,吾自然記得。曾命人仿制數枚,袁術奪走一枚,尚有四枚偽璽在吾手中。”
郭嘉拱手進言:“主公,何不以此璽做文章?
劉俊聞郭嘉之策,眉宇微蹙,問道:“此璽如何制得?”
郭嘉笑笑:“此事易耳。孫堅既有并吞之意,其野心可見一斑。”
“南陽豪強皆惡之,轉投袁術,孫堅雖得南陽,卻失人心。”
“主公何不以一璽與之交換南陽?料孫堅定不會拒絕,會舍無人心之地,而取玉璽。”
“至于長沙之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