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 村中學堂

  • 剩女農家樂
  • 胡狼嘯月
  • 3339字
  • 2013-08-07 12:21:02

【第039章】村中學堂

按照韓子明和林氏商量后的決定,過了八月十五,讓韓冬和韓俊兩人去村里的學堂讀書。

中秋節后第三天。

韓玉小心翼翼地起床,生怕弄出聲響來,吵醒其他尚在夢想的幾個人。但她終于發現,原來還有睡得還淺的人,每次她起來下了床,都能在微弱的光線下看到白澤已經睜大了眼睛看著她,這次也不例外。

在韓玉看來,智商比較高的人,往往擁有較多的興奮性神經物質,思維活躍,靈感隨時涌現,興奮狀態時間長,需要的睡眠時間就比較短。最著名的例子,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智商160,每天只睡一到三個小時。當然了,也不排除睡眠時間少,是因為非常用功,擠出很多時間用來學習提升自己了。所以她會亂想,白澤應該是智商挺好的家伙。

“你每天都早起練這個?”

洗漱完之后,白澤看著韓玉一招一式練著,每天都是這一套動作,繼續說道,“天天都是這些姿勢,不膩煩嗎?”

“此言差矣。”

韓玉仍舊沒有停下來,踮著腳尖,手臂上拱,說道,“每天吃飯、喝水、睡覺、說話……不膩煩吧,每天活著也不膩煩吧,所以,我練這個也不膩煩。”

“這些都是什么道理!”

聽罷這么一番言論,白澤不由得怔了怔,但很快不屑地笑了笑,說道:“不吃飯,會餓死;不喝水,會渴死;不睡覺,會困死;不說話,會悶死……不活,必死。你不練這些,不會死吧?”

韓玉也跟白澤一樣,瞬間怔了一下,心想,這家伙的邏輯思維和詭辯能力很強啊,偷換概念、虛假論證、機械類比、以偏概全這些詭辯手法用的非常純熟。感慨之余,不忘說道:“是不會死,但可以活得更長。”

“你倆死小子,昨兒個咋說的,不讓你們睡懶覺,等會吃罷飯要去學堂見先生,的還不快起來!”

起床之后,韓子明進了堂屋,直接就推開了西間的門,見韓冬韓俊兩人還在呼呼大睡,氣不打一處來,大吼一聲,隨后囑咐林氏道,“他娘,等你洗了臉,給這倆貨都找身干凈體面的衣裳穿上。”

“好。”

林氏應了一聲,隨后對白澤說道,“阿澤,你要不要跟這兩小子一塊去認字讀書?”

白澤回道:“不用了。過幾天我寫封信讓丁二把書送來一些,自己能學,不需要先生教了。”

林氏說道:“你看看,這就是差距啊。韓冬和韓俊倆貨從小玩到大,現在大字不識一籮筐。你這已經能夠自己讀書了,以后可要多教教這倆家伙。”

韓玉在一旁不說話,但心里卻在不聽叨咕,這個時代,受教育的程度跟經濟條件成正比,直白一點說,越是有錢的人家,越會重視后輩的教育。不管是不是愿意,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他們無疑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的教育資源。

早飯很簡單,玉米饃饃,紅薯片稀飯。

順便提一下,在這農家,紅薯的儲藏有兩種方法,一是挖紅薯窖,把紅薯窖在里面,一般紅薯窖都很深,而且都會蓋上蓋子,氧氣很少,冬天凍不壞,夏天不腐爛,下去取的時候會提前掀開蓋子以防窒息。二是把紅薯切成片狀,在太陽下曬干,去掉水分,這樣,只要不受潮,在常溫下一年四季也不會壞掉。特別是曬干的紅薯片煮稀飯,很甜很香,跟放了白砂糖似的。

飯后,韓子明去南頭屠戶家里隔了兩斤肉,算是給先生的禮條子,還特意備了一些禮錢。

在韓玉的強烈要求以及林氏的援助下,這才能夠跟著一起去學堂看看,白澤也一塊去。

就算出了門口,韓子明還是嘟囔了一句:“你小妮子家,不老老實實在家里繡花做活,去學堂干啥,幸虧有了人家,不然讓人家說三道四戳脊梁骨,以后想嫁人都難!”

韓玉一副得意的神色,說道:“我就是想看看大哥二哥在什么樣的地兒讀書,不然不放心。”

韓子明一把抱起韓玉,繼續走路,說道:“你個鬼靈精,還不放心,知不知道啥叫放心,啥叫不放心?”

“我知道!”

韓冬搶答似的,急急忙忙說道,“放心就是吃得下睡得著,不放心就是吃不下睡不著。”

韓俊的手剛伸出去想推韓冬的頭,誰知韓冬側身后退一步躲開了,還得意地來了一句:“我就知道。”

“天天除了吃就是睡,瞎長一身膘,沒出息。虧著不是一頭豬,不然,先宰的就是你!”

韓子明瞪了韓冬一眼,上去推了一下他的腦袋,沒有被他躲掉,說道,“做人要是不勤勤,到哪人家都不喜歡。”

韓玉在韓子明的懷里偷笑,甚至想到了二師兄的四大愿望:四周欄桿都拆掉,天上紛紛掉飼料。天下屠夫都死掉,世界人民信回教。與此同時,還順便聯想到了國寶熊貓的最大愿望:拍一張沒有黑眼圈的彩色照片。

出了胡同,沿大路走到十字路口,往北走兩三百米左右,在杏花村和崔寨的交界處,就是杏花村的學堂楹聯。

學堂,都是尋常的農家孩子讀書的地方,一般都是屬于那種家里有點錢,請不起私塾先生,但又想讓孩子讀書出人頭地的。像韓玉堂,做生意,家里很是富貴,就專門給韓文才請了先生,也就是現代意義上的家庭教師,而不是送來學堂。畢竟一個先生,幾十號學生,不可能誰都照顧得到。

杏花村的學堂大門朝東,寓意紫氣東來,說是大門,其實比尋常人家的門口大不了多少,門楣之上掛著一個牌匾,黑底陰刻的三個金字:講學堂。兩邊掛著兩幅楹聯,都是行楷書寫而成,剛柔并濟,入木三分,頗有王羲之的風范: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①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②”學堂之內傳來整齊的讀書聲。

韓冬朝里面探了探頭,咽了咽口水,神色有些興奮,夾雜著緊張,脖子縮回來,說道:“他們念的可真整齊。爹,我們是不是來早了,先生都還沒下堂呢。”

“死小子,難不成讓先生等咱們?”

韓子明把韓玉放下來,也伸長了脖子往里看,一副“事后諸葛亮“③的神情,說道,“你以為爹不知道啊,這個時間先生肯定正忙著教書,咱們在這等等,顯得尊重。”

韓玉朝里面看了看,隔著窗子可以看到先生的正面,是個四十多歲左右的男子,峨冠博帶④,一手書卷,一手戒尺,一舉一動,溫文爾雅,渾身散發著一股子文人的氣息。她這才放下了心,畢竟要是教書先生奇葩,就不是”誨人不倦”了,而是“毀人不倦”。

“人都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今兒個拜了師,你們都得聽先生的話。”

看幾個人都不說話,韓子明又教訓道,“待會兒,我會和先生說的,你們要是不聽話不好好學,讓他盡管打盡管罵。”說到這,韓子明指了指里面的先生,說道,“你們看到沒,先生手里的戒尺,就是專打不聽話的學生。”

“放心吧爹,我跟大哥都聽話的很。”

韓冬眉毛一挑,轉向韓玉,說道,“小玉,你說是不是?”

為了調節氛圍,韓玉故意淡淡地說道:“大哥聽話,大家都知道。你,沒看出來。”

“你,你……小玉,你是故意的吧。”

韓冬氣得直接結巴了,轉向韓俊,說道,“大哥,你說說,我哪里不聽話了,雖然平時吃飯吃的多了點,偶爾睡個懶覺,但爹娘的話那是說一句聽一句,說一百句聽一百句。”

韓俊學著韓玉的語氣,淡淡說道:“是嗎?當初趁爹娘不在家,領著小玉出去玩,害的小玉的頭被人砸破,流了那么多血。爹娘囑咐多少遍,前段時間你下坑洗澡洗了多少次?”

韓冬立即就閉了嘴,臉憋得通紅。

“你也知道臉紅,跟猴屁股似的。”

韓子明也忍不住笑了出來,不過立即就嚴肅起來,說道,“以前的,咱一筆勾銷,以后要是不聽話,那就不能慣著了,挨打都是輕的!聽見沒有?”

“聽見了。”韓冬的聲音跟蒼蠅嗡嗡似的。

幾個人中,笑得最開心的就數白澤了,他雖然也有兄弟,但兩個兄長的年齡大很多,沒有共同話語,看到韓玉兄妹三個在一塊,仿佛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員。

“快看,先生出來了!”韓冬喊了一聲。

……………………

注釋:

①本句出自明代思想家——顧憲成,原為東林書院楹聯。

②出自孔子《論語·學而》。(PS:想必沒人不知道吧,孔老夫子什么的,為了保險,嘯月還是畫蛇添了個足。)

③事后諸葛亮:事后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成語謎面:孔明來晚了。

④峨冠博帶:高帽子和闊衣帶;古代士大夫的裝束。出自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必定是峨冠博帶一個名士大夫。”(PS:剛被這個成語卡住了,開始以為是《赤壁賦》,后來以為是《核舟記》,都不是,但在后者得到靈感才想起來,坎坷……)

***********

(檢查了兩遍,不知道還有沒有蟲子,求捉。。接到可愛的編輯通知,9號上架,到時候得加更呀~各種緊張不安,文的質量絕對保證,妹紙們放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长宁区| 靖边县| 湟源县| 湘潭县| 琼中| 邓州市| 高阳县| 通城县| 岫岩| 肥东县| 新丰县| 会东县| 芮城县| 新建县| 荆州市| 梁平县| 庆城县| 浦北县| 新化县| 噶尔县| 泸溪县| 应城市| 荥阳市| 常熟市| 兰坪| 门源| 安溪县| 辰溪县| 衢州市| 新平| 张家界市| 广州市| 鄂托克前旗| 大丰市| 和林格尔县| 桐梓县| 平陆县| 潜江市| 康马县|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