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全民皆兵
- 開局請封戍邊,成了殺神!
- 夏二白
- 2070字
- 2024-05-06 22:47:18
一月之后,北莽四十萬大軍兵臨喜峰關,
喜峰關中軍帳內,氣氛有些凝重。
“玩大了啊!哈哈”顧軒坐在主帥位上。
“殿下,這個結果您早不就已經料到了嗎。”陳青山站在一旁。
這一次他并沒有坐在輪車之上。
此時的喜峰關外,囤積了北莽真正的四十萬大軍,而非一年前那號稱三十萬的鐵騎。
帶兵主帥耶律天依,
左副元帥上將軍拓跋在野,
右副元帥查世熊,
先鋒官蕭保保,個個都是北莽的名將。
起因當然是因為顧軒連掃了赤古城的三處物倉,不光劫走了赤古城囤積的生鐵。
還順手帶走了價值連城的一批獻給耶律榮光的一批上等的老參。
“本王是想到了,不過我沒想到他們來的這么快,而且來的這么多!
看樣子這一次可不是鬧著玩的啊!”顧軒臉上帶著笑意,眼中卻沒有絲毫的恐懼。
“殿下,這四十萬大軍,幾乎是北莽的全部兵力了,此戰若勝,這北境的局勢將徹底改變!”陳青山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
顧軒背對著眾人,看著懸掛在面前的輿圖。
此時顧軒身后除了陳青山這文人之外,皆是武將。
李少銘、林子良、鞏定中、武戎,就連馬三刀、陳大此時也都在這中軍大帳內。
而在這中軍大帳的角落里,還有三個人,
云軼、樓思思、謝不維。
不過這三個人并沒有聚集在一起。
云軼和樓思思面無表情的站在兩處角落里。
只有謝不維滿臉興奮的看向顧軒。
“四十萬啊!現在我們有多少人?”
“回殿下,我燕軍在編人數二十萬,除去鎮守其余兩關的將士外,如今喜峰關內已聚集十五萬……不過只要您一聲令下,我幽州境內莫說四十萬將士,就算兩倍與敵的人也湊的出來。”
李少銘向前一步,底氣十足地回答道。
“十五萬嗎?夠了!”顧軒微微一笑,語氣中充滿了自信。
說完,顧軒突然調侃道:“不過北莽的這位公主還真是小家子氣啊,本王不過搶了她點東西,竟然傾全國之力啊,哈哈。”眾人聞言,也不禁跟著笑了起來,緊張的氣氛頓時緩解了不少。
“你們怕不怕啊!”顧軒收斂笑容,目光掃過眾人
“殿下,您這話說的,我燕軍將士只怕沒有機會殺敵,哪會怕他們啊!”
“沒錯!我們燕軍從來就不知道什么是怕!”
——————
北莽四十萬大軍兵臨喜峰關的事情此時已經傳遍了整個幽州境內。
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一年之前,那此時的幽州境內必然已經亂作一團,邊境的百姓早就紛紛逃亡了。
而此時這境內的百姓卻是另一種心情。
“聽說了嗎,北莽那些犢子們又來犯我幽州邊境了!”一個壯漢高聲喊道。
“鄉親們,到了我們回報王爺的時候了!”另一個人振臂高呼。
“若是沒有燕王殿下,我們一年前就已經餓死了,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老子不怕死!俺王成今天就要去喜峰關,有愿意跟俺一起的嗎!”
王成扯著嗓子喊道,眼神中滿是堅定。
“算我一個!”一個年輕后生緊跟著喊道。
“俺也去!”一個滿臉胡茬的中年漢子也站了出來。
“我!”
“還有我!”
……
一時間,響應的聲音此起彼伏,人們的熱血被點燃,紛紛表示要前往喜峰關。
——————
幽州城內,所有的衙役都聚集在府衙門口。
而田升則和一眾官員撕扯著。
“田大人啊,您多大歲數了,您這是何必呢!”一個官員焦急地說道。
“就是啊,您要是出了什么事,以后誰帶領我們啊!”另一個官員也勸說道。
“你們放開我!”田升奮力掙脫著,抽出了腰間的長劍。
這劍跟隨了田升不知多少年了,但從未蘸過血。
眾官員見田升如此,紛紛后退。
此時的田升手握著長劍,回想起他到這幽州城內為官二十年的點點滴滴,再想到如今境內富足的生活,眼眶有些發紅。
“老伙計啊,用到你的時候了啊!哈哈!”
田升豪邁地笑著,笑聲中卻帶著一絲悲壯。
“田大人啊,燕王殿下已經吩咐了,讓您鎮守幽州城啊!”一個官員再次說道。
田升此時看向北方,眼中皆是仰慕:“同僚們,如今北莽陳兵四十萬于喜峰關外,咱們幽州有多少兵,百姓們不清楚,爾等還不清楚嗎!
我田升這輩子自認為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就是當初迎燕王入城,
如今殿下已經去喜峰關,這境內的百姓都知道為殿下出力。
我田升怎能在這城內偷生!燕王治下的子民沒有孬種,我田升絕對不能給殿下丟臉!”
一眾官員看著田升,一言不發,片刻后所有人回到府衙內,拿起了兵器,重新回到了田升跟前。
“你們這是?”田升愣在原地。
“田大人,我等雖為文官,也愿上陣殺敵、血灑沙場,將我的熱血灑在我幽州的土地上!”一個文官堅定地說道。
在青云學府內,氣氛同樣熱烈。
“同學們,敵人想要侵占我們的土地殺燒搶掠,那就得踏著我們所有幽州人的尸體上進來!我幽州絕對沒有茍延殘喘的懦夫!”負責青云學府的一名先生激昂地說道。
“沒錯!我們要讓他們知道,幽州的學子也不是好惹的!”一個學生高聲喊道。
“我們要為了幽州而戰!為了燕王而戰!”另一個學生也激動地揮舞著拳頭。
“大家拿起武器,跟我一起去喜峰關!”一名先生大手一揮,學生們群情激昂,紛紛響應。
遼西城外的兵工廠,這里已經聚集了不少城內的百姓。
這些百姓知道此地是為燕軍打造兵器的地方,雖然他們無法上陣殺敵,但是也想盡一些微薄之力。
在工匠的帶領下,紛紛加入了打鐵的隊伍。
整個幽州,無論是百姓、官員還是學生,都被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熱血所籠罩。
而在赤古城內,齊太,劉鐵柱,梁志潮,梁六。
之前他們兩撥人從未聚集在一起。
但是現在他們也在乎不了那么許多了。
而且如今的赤古城內也沒有人會在乎他們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