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前廳,數十名侍衛拔刀出鞘,空氣變的十分凝重,好似一場大戰即將到來。
隨著趙德芳停下叫喊,大戰結束了,可以說是三敗俱傷、三分天下、三三兩兩、三…反正是三個人的戰爭。
秦王妃李芷瑤滿臉驚訝之色,張著小嘴,手指著前廳里的趙德芳。
李夫人周嘉敏小臉通紅,雙眼不知看向何處,雙手緊緊的攥著。
秦王趙德芳看看面前的小周后,再看看遠處的李芷瑤,腦袋上寫滿了問號。
“呵呵呵…”
李芷瑤銀鈴般的笑聲從不遠處傳來,打破了尬尷的局面。
“李…李夫人怎么在這?”
“妾身見過王爺?!?
怪不得這背影這么妖嬈,怪不得屁股這么翹,怪不得這么香,趙德芳默默的在心里檢討完畢。
“周姐姐特地來感謝王爺救命之恩,沒想到還被王爺打了!”
趙德芳感激的看向妻子,可算是緩解了尷尬的氣氛,不管自己將面臨什么樣的報復,至少現在還好。
小周后也是如此,暗贊李芷瑤胸襟開闊,識大體顧大局,不愧是將門之后。
“周姐姐?”
“不叫姐姐難道叫嫂嫂嗎?”
“王爺,妾身與王妃相談甚歡,就拋開了禮數,以姐妹相稱。”
“好好好,你們姐妹聊吧?!?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你們談你們的,我能躲一會是一會。
李府,堂堂秦王因為怕王妃發怒,竟然跑到了王妃娘家去搬救兵,傳出去恐怕會貽笑大方。
“王爺駕到有失遠迎,快請。”
“舅兄救命呀!”
“嗯?”
趙德芳將剛才發生的事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李繼隆眼淚都快笑出來了。
“王爺身份貴重,三妻四妾也是正常,只不過李煜畢竟沒死??!”
“李煜一直嬌生慣養,如今圈禁府中估計也活不多久…哎呀我和李夫人是清白的!”
趙德芳說的是實話,沒成想卻著了李繼隆的道,好在及時反應過來。
“哈哈,王爺盡管放心,芷瑤雖然調皮,為妻之道還是懂的?!?
“李繼隆,道貌岸然啊,我真看錯你了!”
女人,尤其是美女,向來都是男人樂于討論的話題,不管他是什么身份。
趙德芳和李繼隆全然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越說越遠,越說越興奮,最后趙德芳甚至覺得小周后已經是他的人了。
晉王府,趙光義也沒閑著,一直計劃著怎么把小周后搶過來,根本沒把李煜放在心上。
最后,經過反復的推敲和計劃,趙光義決定用自己的誠心去打動她。
而此時的李煜已經被押回自己的府邸,在侯府西北角簡單圍了個小院,開始了自己的圈禁生涯。
親手勒死了自己的兒子,毒殺妻子不成,自縊也不成,現在又被圈禁,無法想象當李煜知道妻子被調戲之后會有什么反應。
“芷瑤妹妹,王爺…不會回來了嗎?”
“姐姐放心,肯定回來。”
在人家家里,在人家眼皮子底下,被人家男人拍了一下屁股,如果不是李芷瑤識大體一再強留,小周后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二人雖然年齡差了十多歲,但是卻聊的非常投機,話題也越來越多。
“妹妹嫁得如意郎君,這是咱們女人最大的福氣!”
“是啊,王爺對我真心實意,從來不在意身份,只是單純的對我好?!?
小周后笑著笑著就留下了眼淚,滿眼都是羨慕的神態。
“王爺回來了!”
“啊!你們繼續?!?
趙德芳見二人有說有笑,本想偷偷跑去別的房間,沒想到直接就被發現了行蹤。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小周后才回家,而李芷瑤也沒有因為白天的事發脾氣。
“王爺,周姐姐很可憐。”
“啊?”
“一個女人沒有男人的保護,不可憐嗎?”
李芷瑤歪著小腦袋,撲閃著雙眼,趙德芳很少看到她這么認真的樣子,所以沒敢輕易回答。
“不對,李煜不僅保護不了她,反而要殺她,哎,自古紅顏多薄命啊!”
“你都知道了?”
“哼哼,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李芷瑤微微瞇著眼睛,緊緊盯著趙德芳看去。
什么亂七八糟的,該知道的是什么?不該知道的又是什么?你知道什么了?趙德芳想了好長一會也沒想明白。
年關將至,大宋都城開封迎來了第一場雪,漫天飛舞的雪花下,契丹的國書飛奔而來。
“哼!狼子野心!”
趙匡胤性格寬厚,很少發這么大的火,全都是因為契丹想與大宋聯姻之事。
“官家,據查今年契丹頻頻暴雪,牲畜牛羊死傷無數,耶律賢遣國書聯姻,無非是為了解決糧食而已?!?
“官家,契丹遭受天災,就聯姻以求糧草,沒有天災便勾結北漢殺我百姓掠我州府,簡直是欺人太甚!”
“皇兄,發兵吧!”
趙光義像是轉了性似的,一句廢話都沒有,直接就要開戰。
“父皇,不可輕易挑起戰爭!”
“契丹挑起的戰爭!”
“晉王叔,倘若出兵開戰,王叔愿意身先士卒大敗契丹嗎?”
“征戰沙場乃家常便飯之事,有何不可。”
“軍令狀!”
“…”
趙光義聽不了這三個字,上次已經著了他的道,幸虧光美出言提醒才避開,這次又差點被他耍了。
“父皇,不妨見招拆招,萬萬不可輕易出兵!”
“如何拆招?”
“契丹想聯姻,就讓他來聯吧!只要雙方不動刀兵,不損失錢糧,待我朝準備充足之后,再發兵一舉破之。”
趙光義聽明白了,理是這么個理,契丹要求聯姻,雖然是別有所圖,但是畢竟沒有直接出兵搶糧。
“不錯,秦王爺所言極是,只要我朝邊關守軍嚴加防范,不給契丹可趁之機,恐怕還沒等聯姻,契丹這個冬天就過不下去了?!?
趙匡胤大手一揮,同意了趙德芳和薛居正的建議,隨即命人回復契丹國書,并且表明同意聯姻,你契丹自己張羅著聯就行。
不過經此一事,滿朝文武都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距離出兵北漢契和丹的日子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