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端午佳節序
- 落榜文科生和她的古人朋友
- 二十三隱笑
- 1486字
- 2024-06-10 08:16:07
而就在此時,閑著無聊的墨黎當即就來一篇自創的水調歌頭,端午佳節。
水調歌頭,端午佳節
端午佳節涌,包粽裹繩編,龍舟劃入江界,新年趕舊年
我欲登高望遠,又恐親朋不允,江上滿哨船,又見抓鴨影,煙火滿人間。
轉投壺,臨粽戶,祭屈原。
龍舟涌奮,新的一年又團圓。
不現悲歡離合,沒有陰晴圓缺。家家皆團圓。
人人皆長久,雕龍畫鳳仙
秦始皇見此更加的堅定了讓墨黎淡然扶蘇的老師的想法。
而這還沒完,水調歌頭,端午佳節出來以后,墨黎有輕輕的哼起了她自創的端午節小調。
端午佳節好(墨黎)
端午佳節祭奠屈原投汨江
千秋萬代皆傳承
歷經風雨湖湘,傳統文化保
洞庭湖里抓鴨魚
家家戶戶共繁榮,人人吃飽
端午佳節好。
投壺包粽,龍舟劃船志氣高。
五彩繩備艾草。
端午佳節,五月初五來到了。
瀟湘人民大團結。
要將那端午佳節越辦越好
越辦越好。
哈,這墨家巨子還真是多才多藝啊。
可不是嘛。
李斯,你對這墨黎怎么看。
回陛下,此人乃百年難得一遇的千古大才。
如果此人擔任扶蘇公子的老師的話,想必扶蘇公子在他的教導下,肯定能成為一代英主的。
而就在此時,一篇端午佳節序是被墨黎一手寫了出來。
端午佳節序(滕王閣序改編)
墨黎
屈原故郡,喜迎端午,人人包粽,家家起爐,游三江而望五湖,參投壺而我心悅。
招財進寶,榮光射平凡之墟。人杰地靈,頻繁出賢能之塌。
船舶陣列,龍舟飛馳。大才攜忘年之交,一眼盡江南之美。太傅屈原之遺望,天命未臨。湖湘文化之風范,英魂永駐。端午歸家,好友如云
闔家團圓,至親滿座。涂龍點鳳,龍鳳船劈潮風。風馳電掣,旱鴨子沉水路。豐富多彩,五射繩驅,童子皆知,午時符箓。時年五月,辟邪龍舟。糯米凈而艾葉青,粽葉凝而餡料紫。制香囊與家戶,湘水曾出太阿。臨端午節龍舟,劃完闔家美滿。午時水香,福祿九霄,雄黃兩瓶,浩然正氣。祭神拜祖,家排位皆迎回。貴人臨宮,住賢者之成勢。
艾條掛,祭神龍,湘水漁火成勢百舸爭流駭矚。湘楚之地,依山傍水人家,打鼓敲金,龍舟并進追逐,云開雨散,燈火通明。邪神與病痛齊摧,午水雄黃皆儀色。
龍舟晚唱,響徹洞庭之濱,鑼鼓喧天,聲斷湘江之浦。
仕途通暢,壯志騰飛,江面平而清風生,鄉歌呤而嚴疾遏。藥到病除,醫請神農之尊。大好年華,自提神來之筆。群雄聚,自難并,日上立于中天,庇端午之節日。天高地遠,絕樂趣之無窮,魂兮歸來,道離合之有數。別至親于日下,再難會于人間,道離別而執念深,地府深而人間遠。陰陽難越,誰悲白發老人,萍水相逢,難見當年之客。
故人許久不見,相見又是何年。
嗟呼。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紅顏易老,大才難封。
所賴蛟龍騰溪,恭迎天命,少年當強,征戰沙場之心,年少志堅,胸懷青云之志。戰沙場而絕爽,慶功宴會猶歡。北戰南征,六國可殲,鴻鵠之志,此時皆展。征戰連捷,一展報國之心,切勿猖絕,兵敗山倒毀勢。
吾,出生寒門,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賢主之相伴,投筆從戎,助帝國之騰空。留千古于我名,轉戰八荒萬里。習歧黃之絕術,助天子之君臨。
自此做賦,道盡端午祥業,有感作來,承于湘景。一言長賦,端午作成,有感而發,隨手提筆寫爾:
端午佳節龍舟舞
鼓聲響徹湘江浦
投江傳唱千古云
鳳艇滿載湘江女
粽香艾葉日日悠
百舸爭流龍船修
瀟湘風骨今仍在
洞庭湘水歲月留
此作一出,天香閣內所有的人都傻眼了。
好家伙,又是一篇前無古人的佳作,黎公子可為今朝第一才子。
對此等大才,我秦國一定要將其拿下,不然若此等大才被其他6國所招攬,為大秦統一神州大地,就極其困難了。
李泗,去通知王翦和黑冰臺(可以理解為秦國的錦衣衛),暗中盯著墨黎公子,如果他有投其他6國的想法,便直接給寡人捆到為秦國的大殿之上,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讓這位墨黎公子歸順我大秦,為我大秦效力。
是,陛下,泗,這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