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G動畫實戰從入門到精通(視頻微課版)
- 李雪妍編著
- 3950字
- 2024-05-10 13:27:13
1.4 MG動畫設計要點
MG動畫的制作除了要熟悉常用的軟件操作,更為重要的是如何設計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優秀作品。好的作品不僅僅依靠設計師純熟的軟件操作技巧,還需要設計師為作品融入優質的設計理念和風格特色,才能使最終的作品在更新迭代迅速的互聯網中脫穎而出。那么想要設計出優質的MG動畫,需要明確注意哪些設計要點呢?
1.4.1 優秀的劇本
對于不同的公司或設計師來說,MG動畫的創作過程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規律是一致的。任何動畫產生的第一步都是創作劇本,不過對于MG動畫來說,劇本通常是由客戶方提供的。劇本有可能是一套完整的方案,也有可能只是幾張平面廣告設計,更有可能是聊天記錄中的互相溝通,如圖1-16所示。

圖1-16 客戶可能提供的各種劇本
但無論是何種形式,設計師都應該厘清思路,將其轉化為制作MG動畫所需的劇本文案。劇本文案需要明確三個問題:寫劇本文案的目的、對受眾的影響以及怎樣以最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讓觀眾理解并欣然接受,如圖1-17所示。
1.文案目的——為宣傳對象而服務
在互聯網平臺上,經常流傳著一些“最佳廣告文案”這樣的作品,查看后,確實會為那些奇思妙想的點子而驚嘆,但是如果問觀眾這些臺詞出自哪個品牌、描述的是哪種產品,觀眾通常很難回答上來。這便是MG動畫寫劇本文案時極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創意大于產品。
許多設計師在創作劇本文案時喜歡先寫一個看似與產品無關的引子,然后借助這個引子將主要的內容引申出來。這種方法簡單有效,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劇本創作方法。但是MG動畫是極重視視覺效果的動畫,如果一個MG動畫在前10s還沒有進入主題,那觀眾便很難有興趣繼續看下去。10s的畫面留給文案的發揮空間通常也只夠寫下幾句臺詞,如何利用這短短的幾句臺詞勾起觀眾的興趣,并引申出宣傳對象便是設計的重點。
2014年支付寶的“十年賬單”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刷屏”,其相關的MG動畫文案便頗值得借鑒。以“十年”為契機,動畫在一開始便以“過去十年 我們共同經歷了什么”作為第一句,然后依次列舉了過去的各種變化,再引入“那我們自己的變化呢”,最后畫面一轉切入“支付寶十年賬單里有答案”,如圖1-18所示。整個前期過程剛好10s,既以懷舊風勾起了大眾的共同記憶,又在短短幾句話之間說出了“十年賬單”要表達的重點。

圖1-17 文案需要明確的三個問題

圖1-18 圍繞宣傳對象做文案
另外,在劇本文案創作完成時,可以找其他人員進行審讀,一定要重視其他人員對劇本文案的反饋。如果其他人員看完只覺得“寫得不錯”,或者說“很搞笑、有創意”,而絲毫不提產品內容,就應該引起警惕。
2.影響——抓住觀眾的思維邏輯
MG動畫的本質是一種宣傳手段,要為宣傳對象而服務。這是所有設計師必須明確的重點,因此在撰寫劇本文案時,一定要針對目標觀眾的思維邏輯來選擇性地做文案表達。
舉個例子,現在處于手機5G時代,鼓勵大家選擇5G產品,理由是5G速度比4G快,所以能看到的所有廣告文案都在強調5G比4G快,見圖1-16中間那幅圖。
…何必只快一步,要快就快7倍!
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思維邏輯很可能是這樣的:
“5G是很快,但是4G也不慢啊!我為什么要換?”
所以在制作相關MG動畫時,最好能修改此處文案,給予消費者購買的理由,如5G其實更省錢或者省時間,于是可以修改成如下方案:
“5G網絡比4G更為快速,相同的上網時間能提供更多便利,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然后便可以順著此條思路進行發散,擴展到畫面表現,便能很好地表達出客戶想要體現給觀眾的內容,如圖1-19所示。
提示
MG動畫的劇本與真人表演的影片劇本有很大不同。一般影片中的對話對演員的表演是很看重的,而在MG動畫中則應盡可能避免復雜的對話。在MG動畫中最重要的是用畫面表現動作,最好的MG動畫是通過純粹的動作取得的,其中沒有對話,而是由動作讓人們產生相關的聯想,從而激發人們的想象。
3.表達方式——最簡原則
劇本文案應當說法直接,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戶的理解負擔。間接、模糊的說法,或是生僻和過度“文雅”的用詞,都應盡量避免,因為劇本文案只是溝通的工具,最有效地傳遞信息才是它的首要任務。
在含義不變的情況下,優先選擇最簡潔、字數最少的文案。同時,刪除與用戶無關和對用戶無太大用處的文字。在保持劇本文案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的前提之下,使每一個文字都有意義,這就是“最簡”原則。在對時長有嚴格要求的MG動畫的場合,尤其需要簡化結構。比如,要為一個旅游App做MG動畫的片頭,就可以刪除旅游攻略、出行折扣等一些可以在App內介紹的事物,僅保留“我們是誰、我們能做什么”的主干內容,如圖1-20所示。

圖1-19 將文案與畫面結合

圖1-20 簡化文案結構
1.4.2 生動形象的視覺化傳播
現在社會處于圖像時代,品牌形象通過視覺化來傳播,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例如,看到企鵝可以聯想到騰訊QQ,看到黃色的字母“M”可以聯想到麥當勞,這兩者都是通過將自己的品牌形象轉化為大眾容易接受的視覺符號,來達到深入人心的目的,如圖1-21所示。

圖1-21 品牌形象視覺化傳播
心理學中更有“鮮活性效應”這一說法,是指我們更容易受一個事件的鮮活性(是否有視覺感)影響,而不是這個事件本身。人本就生活在符號的世界里,生活處處皆是符號,只要是具備正常視覺功能的人,都能通過閱讀圖像來和現實中高度相似的真實場景相對應和匹配,達到“所見即所得”的效果。
所以,寫劇本文案,一定要具備“視覺感”,否則觀眾看了也不能理解設計師究竟想表達什么。營造這種“視覺感”常見的表現手法包括以下幾點。
1.寓意法
運用巧妙的構思進行側面表達,即不直接描繪事物所具備的特點,而是寄寓在一定的意境之中,讓觀眾自己體會。如果想表達“老年人(活動)應以游泳、騎車和散步為主”,便可以通過三種活動的抽象特征來代替,如圖1-22所示。
2.夸張法
通過藝術手法,對作品中某個富有特性的方面進行適度夸大、渲染氣氛,以此來加深觀眾對于這些特性的認識。如果想表達“洗牙”的效果,可以真的繪制一顆“牙”在“洗澡”,如圖1-23所示。

圖1-22 通過寓意來表達事物

圖1-23 通過夸張手法來進行表達
3.寫實法
將事物的真實面貌,或難以理解的概念,用造型、色彩來搭建出真實的場景,讓觀眾獲得生動的感受,引起共鳴。通過動畫可以描繪真實的骨關節炎發病機理,如圖1-24所示。
4.幽默法
運用富有戲劇性的情節,經過巧妙的構思及合成,抓住生活現象中富有趣味性、滑稽的東西,及純趣味的行為,把觀眾引向輕松愉快的意境。比如,文案中可能會出現“現象級”“舉個例子”這樣的話語,這時就可以使用“大象”或者“栗子”這種網絡流行的諧音事物來進行畫面表達,如圖1-25所示。

圖1-24 通過寫實手法來進行表達

圖1-25 應用當下網絡幽默話語
5.比喻法
將兩個不同的事物相互比擬、襯托,把大眾熟悉的事物同廣告所要表現的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使觀眾產生聯想并領悟其中蘊含的意義,如圖1-26所示。

圖1-26 用惡魔形象來表現黑心代理商
1.4.3 準確的分鏡頭設計
前期做好分鏡頭工作有助于后期工作的有序進行,分鏡頭的設計決定著動畫的整體風格,影響動畫的流暢性,關乎動畫的視聽節奏。
分鏡頭設計不僅僅是簡單描述動作和事件的外貌,還必須有一條根本的、能推動事件發展的內在邏輯線索,這是敘事的方法。
分鏡頭應該是最終成片的預覽小樣,設計者除了要構思每個鏡頭的構架外,還必須考慮時間分配的比例,即每一個鏡頭應該分配的時間,包括每個鏡頭的時間長度、鏡頭中動作的時間長度,此處展示了《實用財務管理》課程的MG動畫分鏡節選,見表1-1。此外還要考慮鏡頭之間的連接關系與轉換關系等。在畫面分鏡頭的編排過程中允許改編原有劇本的某些內容,一旦進入制作階段就必須嚴格按照畫面分鏡頭的各項指標來創作。
表1-1 分鏡示意

(續)

提示
MG動畫和傳統動畫不一樣,很多是靠AE或者其他后期軟件進行調整的,如畫面的一些修飾效果、轉場效果等,因此對于分鏡的要求可能更為嚴格。如果是對外發送客戶進行確認的話,建議制作成動態分鏡的形式,即以GIF或者小視頻的形式來展示,這樣所有的動畫原件都能表現出來,客戶也能較為直觀地看到效果。
1.4.4 色彩構成要點
色彩構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從人對色彩的感知出發,用科學分析的方法,把復雜的色彩還原成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間、量和質的可變換性,按照一定的規律去組合構成之間的相互關系,再創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過程。色環及其相互關系如圖1-27所示。
色彩構成是一個比較系統和完整的認識色彩的理論,因此掌握色彩搭配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經驗的過程,下面,歸納總結幾點制作MG動畫的色彩搭配原則。
1.使用更少的顏色
世間萬物皆有色彩,但是在MG動畫設計中,如果每個元素都按照“原本”的顏色去搭配,最后呈現出來的作品效果可能不是“五彩斑斕”,而是眼花繚亂。如果對色彩搭配不是很在行,建議先使用少量的顏色,用更少的色彩去設計,這樣并不會降低視覺效果。這里的《數字物聯網全球服務》動畫,雖然只用了三種顏色,但畫面的干凈與整潔使得主題一目了然,同樣達到了很好的表達效果,如圖1-28所示。

圖1-27 色環及其相互關系

圖1-28 顏色少并不會降低視覺效果
2.同色系配色
在MG動畫設計中,同色系配色正迅速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將同色系顏色應用到背景等輔助元素上,不僅可以統一鏡頭顏色,還能突出主體,如圖1-29所示。

圖1-29 使用同色系配色的畫面效果
與第一點原則大體相同,如果遇到畫面中元素眾多的情況,要么使用更少的顏色,要么采取同色系配色的原則。這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畫面,避免眾多的色彩元素堆砌在一起的情況。
3.營造光照感
“光照”在三維制作上很常見,許多二維MG動畫并沒有“光照”的概念。拋開非抽象的動態ICON(圖標)元素不說,如果是一個具體的場景,那么就非常適合營造光照感了,如圖1-30所示。

圖1-30 光照感在場景中的表現
營造光照感的三個重要因素分別是顏色、高光及陰影。關注光照對主體顏色的影響,應選擇合適的高光與陰影:跟光源匹配的高光,適當的暗部處理,以及為主體物的輪廓添加的環境光色彩,把握好這些因素,就能為抽象簡潔的MG增加細節精致感,不至于讓畫面看起來只是一堆不相關的圖片。
- Illustrator實例教程:Illustrator 2021(電子活頁微課版)
- AJAX and PHP: Building Modern Web Applications 2nd Edition
- 邊做邊學:Photoshop CS6 圖像制作案例教程
- Celtx: Open Source Screenwriting Beginner's Guide
- Software Testing using Visual Studio 2010
- 中文版Illustrator CC基礎培訓教程(移動學習版)
- 照相館的故事:Photoshop CC 2018調色合成精修
- Moodle JavaScript Cookbook
- Photoshop CC從入門到精通(全彩超值版)
- Android從入門到精通
- Photoshop數碼攝影后期處理技法從入門到精通
- 中文版Dreamweaver基礎培訓教程
- 中文版Photoshop CC基礎教程
- KNIME視覺化數據分析
- NHibernate 3 Beginner's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