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00:23

  • 叁月玖日
  • 微冷霜
  • 1299字
  • 2024-04-09 00:23:37

偶然有感,記下此篇。

現代小說數量數以億計,然而翻來覆去不過百種千類。創新之流大多也只是在前人基礎上“站在巨人肩膀上”固然有獨到風光。反觀很少有人獨具一枝,繼承和創新也算是主流,自主創新難如登天。

如開山立派,一個新的門派和舊傳統門派如果沒有任何關系,沒有明確的立場和繼承,不出幾年“新”會敗給“舊”,有前人基礎的話,大多延續了框架和內容,讓人更容易接受。

“舊”將“新”替的前提是“新”符合現狀。“舊”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所需,在逐漸優勝劣汰的的過渡中。期間如果“新”突然出現,沒有“舊”的基礎,也只有第三方支持。

而現代小說(網文)創新力逐漸顯微,對于一般創造者而言,創新并不多困難的事情,只是創新會加劇自身時間消耗,而大多數人是經不起消耗的——無論是金錢還是環境影響。

一些大神也在創新之后卻陷入了啃老本的現象,反倒是創新力強小眾的小說得不到挖掘。

——言歸正傳

當下小說受到經濟閉環和大蕭條影響,沒影響力的作品很快就要被淘汰,平臺大多啟動了定向收文的方式,就像命題作文,而且觀眾甚多,所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創新的人受益匪淺。給那些為數不多的群體壓力更甚。有些人寧愿寫單機也不愿意發文。

通過略讀,現代小說大多以娛樂為主,其中輕松的最多,經過不同程度的閱讀。似乎找到了一個盲點——語言。

語言說出來簡單,也不容易。尤其是本土語言,諸多大佬已經高談闊論,我就沒有必要獻丑了。(倒不如簡而言之,語言的起源和發展延續過程的演變。)

當今社會,以普通話為主,但無可置疑的是因為地區不同,不同地區的“方言”和“口音”以及“語速”是不同的。導致地區環境差異大或偏遠地區的人聊天不一定通暢。

我不否認普通話,畢竟我幾乎也只講普通話,但是生活中還是會遇到一些難說的事情,有些人不講普通話的好吧,絕大部分小說為了“業績”語言通暢也好,水文字也罷。總是文縐縐加上千篇一律和千變萬化的“繪制”。

方言在一定程度上繼承文化,又保留了地域特色,語速和口音一般是由后天環境造成的,家里人語速快,孩子語速也可能快。——反應地區的文化熏陶和地域人情。

現代小說幾乎很少出現方言了,一來創造者感覺“沒面子”二來嫌其他地區的人看不懂,解釋起來麻煩。三來,寥寥無幾的人去用,也沒有太多把握。再加上普通話的普及,幾乎方言就很少見了。

我認為這方面是很好下手的地方,不過隨著時間流逝,不同地區方言有可能會成為非遺或教科書,方言以及很多細節都可以成為突破口,尤其是歷史類小說,可以在不同地域的地方“口音不同”。

小說中主角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就能聽懂別人講話,其實不現實,我們以普通話為主,方言以及第三方語言為輔。(地區處于交界處或鄰居另算)。

不少歷史小說在地域切換,南北方差異時,溫度是最為直觀的。個人處于南北交界,冷的時候凍死,熱的時候熱死。氣候更是變幻莫測,既能二月末下雪又能三月中穿短袖。早上大太陽,下午便能雷雨交加。現在能在11°~27°間徘徊更是駭人。

也因為處于兩省兩市四縣交界處,錯綜復雜語言和文化便成了地域文化。

說來幸運,在全省唯一一個市有暖氣。不幸在于,所處地方離市偏遠,整個縣城暖氣幾乎沒有,處于市邊緣也處于樞紐。嗚嗚嗚,使得我也沒有鴻鵠之志,只愿棲身做布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水县| 鸡泽县| 大荔县| 进贤县| 盐源县| 工布江达县| 桐乡市| 柳林县| 钟祥市| 沅江市| 新蔡县| 遵义县| 九龙坡区| 文水县| 泾川县| 鞍山市| 凤台县| 建阳市| 崇明县| 绥棱县| 图木舒克市| 黔西县| 衡阳县| 南丹县| 阿鲁科尔沁旗| 左贡县| 八宿县| 达孜县| 佳木斯市| 柳江县| 平武县| 琼海市| 黑山县| 咸丰县| 临夏县| 曲松县| 中牟县| 海宁市| 台州市| 杭锦后旗| 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