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接受不了的還有盧卓。
冥器、陪葬品三折,可以。
這種沾點晦氣東西想要快速找到合適的買主沒那么簡單,有壓貨的風險,三折收購他和丁蟹都能接受。
但正兒八經的文玩大件五折收購就有些讓人受不了。
他和丁蟹帶來的文玩大件都是普通貨色,在世面上極易流通。
對普通人來說,這些物件或許難以出手,但在武夷神宮這種實力雄厚有著豪紳擁眾的勢力面前,這些文玩大件并不算什么。
要不是時間緊張,他們倆都無需借助武夷神宮的渠道,只需前往福州尋找一家古董行,便能夠以七八成的價格輕松出售。
武夷神宮要抽取渠道費,這無可厚非。
但是,一下子抽走五成,這肉割的就有些狠了。
盧卓眉頭緊鎖,眼中閃過復雜的情緒。
他心知肚明,這次與武夷神宮的交易,他和丁蟹顯然被對方擺了一道。
武夷神宮的負責人之所以開出如此低價,背后自有其因。
閩王陵和苗家都在閩地,他和丁蟹連招呼都沒打一聲,便聯(lián)手瓜分了苗家和閩王陵的財富,這才是他們被狠狠壓價的關鍵。
若非他們背后有茅山和武當兩大門派撐腰,且苗家罪有應得,閩王陵中的財物又是無主之物,此次后果恐怕遠不止敲打這么簡單。
馬祥坪苗家或許與武夷神宮并無直接聯(lián)系,但必定與其他依附于武夷神宮的豪紳大戶有所往來。
畢竟,馬祥坪所在的蒲城就在武夷山隔壁。
考慮到麾下諸多豪紳大戶兔死狐悲的心情,武夷神宮能夠僅對二人稍加敲打,站在武夷神宮一方的角度,他們已算是仁至義盡了。
可站在丁蟹和盧卓的角度,他們辛辛苦苦弄來的錢,一下就縮水四分之一,這誰心里能舒服。
那頭千年老鬼當晚要是掌控了僵尸軀殼,完成了詭、尸合流,丁蟹和盧卓可是會倒大霉的。
他們倆那晚雖然算不上為武夷神宮排憂解難,但也算得上幫武夷神宮拔了一顆釘子,結果,就落了個這種下場。
兩人當場就不干了,要不是場合不對,他們當場就能鬧起來。
接待丁蟹和盧卓的交流會負責人也看出了這兩人因為自家的敲打變成了不穩(wěn)定因素,可他除了暗自叫苦也沒其他辦法。
宗門中有些人安逸太久,都已經認不清自己的地位了。
覺得武夷神宮好歹也是執(zhí)閩地靈幻界牛耳的大勢力。
能不追責兩個小字輩冒冒失失在閩地抓住機會大撈特撈,已經是看在這兩個小字輩背后宗門的面子上了。
卻從未想過,要不是茅山、武當這類大派看不上七山二水一分田的閩地,只想守著江南、兩湖這樣的膏腴之地過自己的日子。
他們武夷神宮怎么可能坐穩(wěn)閩地頭幾把交椅。
就在交流會負責人難以招架丁蟹二人時,一名火工道人迅速走到負責人身邊,遞給他一張信紙。
負責人看完信紙內容后,頓時松了一口氣。
他對丁蟹和盧卓道:“兩位,請這邊來,關于這些文玩大件的價值我已經上報給宗門了。
我宗神子愿意與二位再次商議,相信他會給出一個讓你們滿意的價格。”
負責人收起信紙,轉身引領丁蟹和盧卓前行。
盧卓望著負責人的背影,輕聲對丁蟹說道:“道友,你覺得這是鴻門宴呢?還是真心實意?”
說實話,雖然被武夷神宮一下黑了四分之一財物,但盧卓并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那么憤怒。
要不是丁蟹也在一旁,且和他站在同一個立場,他大概率會同意武夷神宮給出的價錢。
畢竟,無論是苗家還是閩王陵他未曾出多大力氣,只不過因為實力與地位擺在那,有資格從丁蟹二人口中分一杯羹罷了。
只不過這次助拳,就別怪他盧某人全程神隱出工不出力了。
他也是有脾氣的。
另外,他敢打賭,身旁的丁蟹其實也沒他表面看起來那么憤怒。
他們二人展現(xiàn)出的憤怒,只不過是用來和交流會負責人討價還價的價碼罷了。
如無必要,他們怎可能因為一些隨手可得財貨,就和武夷神宮翻臉。
“武夷神宮成不了霸王。”盡管丁蟹不清楚武夷神子邀請他們三人目的是什么,但他相信,武夷神宮絕不會在此刻翻臉。
時機不對。
此刻的武夷神宮或許無需丁蟹和盧卓的助力,便能達成目標,尋得當代武夷神君的蹤跡。
然而,在當代武夷神君未曾歸位之前,他們絕不可能貿然得罪茅山和武當,斷絕將來可能需要的求援之路。
跟隨交流會負責人,丁蟹、盧卓和諸葛孔平三人踏上了一條山壁上開辟的蜿蜒小徑。
盡管周圍環(huán)境惡劣,時不時就有颶風吹過,吹的眾人衣袍獵獵作響,但眾人皆面色如常不以為意。
山風而已,在大上十級也吹不亂他們的身型。
不久后,一座位于山崖邊緣的石亭出現(xiàn)在眾人視線中。
亭中,一位身著寬袍大袖、頭發(fā)雪白的青年道士正在專注地沏功夫茶。
這位青年道士身旁,站著一個蒜頭鼻招風耳的矮個子道士,他欣賞著青年道士那行云流水的茶藝不時發(fā)出贊嘆之聲。
丁蟹三人看見亭中二人時,亭中二人自然也發(fā)現(xiàn)了丁蟹三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白發(fā)道士微笑著提起茶壺熱情的為丁蟹三人備下了熱茶,“三位道友,請入亭共飲。”
石亭中頭發(fā)雪白的青年道士丁蟹認得,此人正是武夷神宮的當代神子李圣兵。
若當代武夷神君真的失落在未知之地,此人便需舍棄肉身,借助門派秘法,登臨神君之位。
盡管能獲得大法力,卻也失去了自由。
需時刻以武夷神宮為重,上理神宮香火,下疏閩地地脈。
至于另一位蒜頭鼻招風耳的青年道士,丁蟹雖然不認識,但也通過觀察其面貌特征,猜出他大概是誰,龍虎雙壁中的小張,張錫林。
此人天生百脈俱通,陰神之前毫無掛礙。
林九求之不得的玉品道基,他卻是天生擁有。
憑借一手金光咒與陰五雷,在南方靈幻界縱橫馳騁,未嘗一敗。
甚至有與陰神真人切磋而不落下風的戰(zhàn)績。
面對李圣兵的邀請,丁蟹三人欣然接受。
然而,先前和交流會負責人爭論不休時,也一直掛著笑臉的盧卓臉色卻突然沉了下來。
為什么會這樣,在場的所有人基本都心知肚明。
盧卓自出道以來,就沒遇到過什么大挫折。
之前雖然曾被七煌洞的岐黃老祖追殺的狼狽不堪,但境界差距擺在那。
誰也不能說三英之首,八陣盧卓能力不行。
可據小道消息說,他曾在拜訪龍虎山天師府時,在龍虎雙壁里的另一張,大張手里吃過悶虧。
又據小道消息說,大張那次雖未和盧卓真的交上手,但憑借大張展露出來的實力,盧卓應該不是大張的對手。
還據小道消息說,以上兩個小道消息都是大張讓盧卓吃了悶虧以后,回山跟師兄弟們一起吹牛時大嘴巴說出來的。
靈幻界普遍認為,以上三個小道消息,除了第三個小道消息尚且存疑,其他兩個小道消息應該是真的。
不然謠言的另一方,盧卓為什么不站出來和大張打上一場,為自己正名。
至于為什么認為第三個小道消息存疑,大家相信,龍虎山天師府精挑細選的繼承人之一,應該不會這么沒素質。
巍巍千年天師府,總不可能選個長舌婦一樣的繼承人吧,那不是拿天師府的名聲開玩笑嗎。
將丁蟹三人引入石亭后,交流會負責人便轉身離去了。
交流會還在進行中,他不能離開太久。
丁蟹三人坐下后,并未立即寒暄客套,而是先捧起茶杯,將杯中茶一飲而盡,親身感受了讓張錫林贊不絕口的功夫茶藝。
三人飲盡杯中茶,只覺得茶香四溢,回味悠長,不禁贊嘆不已。
丁蟹放下茶杯看向李圣兵,眼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李兄,難怪張道友先前不停稱贊你的茶藝,藝以近道乎啊。”
丁某人這輩子生來窮困,后來也一直拮據,沒喝過什么好茶,但他上輩子也是吃過、喝過、睡過的場面人。
閩粵之地的功夫茶,他上輩子不知喝過多少回。
有合作伙伴自娛自樂泡的,有掛羊頭賣皮肉的茶藝師炮的,還有真正的茶道大家炮制的。
但即使是那些在閩粵之地小有名氣的茶道大家,泡出來的茶水在滋味上也遜色李圣兵這杯茶數(shù)分。
“這杯茶,茶好、水好、火候也剛剛好,一切都是最好,神子的茶藝確實技近于道。”諸葛孔平是千年世家諸葛家的前繼承人,你別看他長得胖胖憨憨的,就以為他是個粗人。
人家從小接受的可是正兒八經的世家公子教育,茶一入口便體會出三分心得。
盧卓其實也不差,武當山上的道士自己就有采茶制茶的習慣,他怎么可能不懂茶。
抿盡杯中茶水后,他真心實意的說了三個字:“好茶藝。”
李圣兵得了幾人的夸耀后誠摯的笑道:“三位道友過獎了,這不過是些微末之技,不足掛齒。”
盡管他在謙虛,但在場的四人都看的出來,他對自己的茶藝很是自得。
并且,因為丁蟹三人真的懂他的茶藝,他開始逐漸接納三人進入自己的世界。
僅是一杯茶,三句真實心實意的評語。
這位武夷神宮的當代神子似乎真的將三人當成了朋友。
開心的為亭中四人再次續(xù)上一杯香茶后,李圣兵這才談及正事。
“在下這次之所以邀請四位道友來此一敘,除了品茗之外,還有一件事想和四位道友商議一下。
我有個不情之請,想四位道友放棄在此次交流會上大批量采購大藥靈材。”李圣兵開口就說了一件很冒昧的事。
本次交流會確實是武夷神宮舉辦的,主辦方擁有最終解釋權,不讓某些人參加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旁的身份地位不如場中四人的人都能參加,唯獨他們四個身份地位最高的人被要求不得進場采購。
在普通人看來,這不就是在隱晦的排擠他們四人嗎。
不過,在場的四人皆未曾這么想過。
張錫林作為龍虎雙璧之一,深得老天師寵愛,修行至今從未缺過資源。
老天師私下里沒少拿自己的修行資源補貼這個小徒弟,這次交流會于他而言可有可無。
丁蟹和盧卓的情況雖然和張錫林有所不同,確實急需采購一批修煉資源。
但武夷神宮這里只是他們當下的最優(yōu)選,而非必選。
真不參加此次交流會,除了讓他們多浪費一些時間,耽誤不了什么大事。
所以,只要李圣兵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二人不參加此次交流會也無妨。
至于諸葛孔平,他的情況和張錫林類似,但又不盡相同,參加這次交流會更多的是為了和丁蟹保持統(tǒng)一步調罷了。
但四人都未立馬開口答應,而是等著李圣兵給出一個能讓他們信服的解釋,如若不然,他們也不是好欺負的。
“四位出身大派,我宗這次交流會上擺出的大藥只怕很難入各位的眼,各位能夠相中的最起碼都是靈材。
但是,我宗此次展出的靈材數(shù)量有限,四位道友手上又手握有巨額財富,道友你們下場以后,只怕旁的道友們連根靈材的毛都看不見。
這種情況與我宗舉辦這次交流會的目的大相徑庭,當然了,我認為并不能因為四位道友身家巨富就不讓道友們追求道途進步。
故而,我和宗門的師長們商議了良久,愿與四位道友單獨交易一二,不知四位道友意下如何。”
場中其他四人聽到李圣兵給出的答復時,都有些驚訝。
武夷神宮開罪不起他們四人背后的宗門、家族不假,但真不慣著他們四個,他們背后的勢力也說不出什么。
他們四個小字輩各個實力再不俗也威脅不到而今的武夷神宮。
見場中四人都未反駁單獨交易的提議,李圣兵道:“丁道友、盧道友還有諸葛道友,三位手中的財貨若愿意全部折換的話,我可代表宗門做主,予三位道友各自三份地寶。
張道友若有需求,你手中的財貨可得兩份地寶,這是我權利范圍內所能給予的最大優(yōu)惠了,若諸位道友還不滿意,我在厚著臉皮去求求各位師長。”
聽完李圣兵給出的價碼后,場中四人無不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