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有修為在身,死后魂魄未曾離體,在七敗五衰的閩王陵里漸漸轉為鬼修,歷經千年時光,終于摸到了陰神境的門檻。
要不是那群常勝山的馬匪破開閩王陵,泄了七敗五衰局積攢的陰煞怨氣,那頭老鬼估摸著能修煉到天荒地老。
好好的龍穴變成七敗五衰的陰煞之地后,墓主人閩王自然討不了好,死后家族氣運衰敗不說,尸身也被陰煞怨氣轉化成了僵尸。
丁蟹和林九在地下巖洞中遇到的那頭黑僵,不出意外的話就是那位閩王了。
可憐巴巴的追逐著那些常勝山馬匪的殘留的人氣進了巖洞,結果人早就被它的老對頭殺光了。
極個別沒死的馬匪也早就跑的沒影了。
真是悲催的僵尸生涯。
當然了,要不是這位閩王生前隨身攜帶的一枚寶珠有克制陰煞鬼祟的功效,只怕它早就被那頭老鬼奪舍附體了。
那樣的話,它的僵尸生涯可能就更悲催了。
那頭千年老鬼也倒霉,好不容易遇到一頭能容納它靈體的黑僵。
結果人家是個癡情種子,化為僵尸以后都沒能忘掉意中人,愣是把它拖在了馬祥坪附近不說。
還因為那道愛意總是和它爭奪身體主導權,讓它難以徹底掌控黑僵之軀。
直到被丁蟹干掉前,都無法映照詭上尸身,地藏降神的偈語,發揮出令仙神都為之驚嘆的強大力量。
…………
盡得閩王陵的財富后,三人并沒有就此分道揚鑣。
因為,他們三人此行的目標是一致的。
從盧卓口中問出他來閩地后的目的后,林九打量著盧卓:“你也是來閩地探查地脈異動的?”
說實話,林九有些不信。
要不要這么巧?
盧卓朝著林九無所謂的聳了聳肩膀,示意信不信隨你后,繼續說道:“又不是只有你們茅山在閩地有支脈,我武當在閩地也有分觀的。”
“這次探查閩地地脈異動源頭,基本上已經成了靈幻界各大勢力鍛煉新弟子的通用任務了。
龍虎山、閣皂山,還有靈幻界一些其他勢力,都派出弟子來閩地了。
就連爭奪諸葛家少主之位失敗的諸葛孔平,為了不留在蜀地礙旁人的眼也來了。”
本以為自己是來拯救蒼生的林九聽到這兒瞬間蔫了。
好么,自己來之前都做好了犧牲性命也要守正辟邪的準備了。
結果來了以后才知道,這就是一個大型新手任務,專門來給新人漲經驗的。
這落差,要不是林九歲數還小骨質還未疏松,怕不是得閃了腰。
對此,丁蟹心中早有猜測。
他和林九在這一代弟子中確實比較出挑,可要是說他們能比肩老一輩,那就吹的有些過了。
真要有什么危害蒼生的大妖大魔出世,宗門里苦修的各位師長們早就親自出馬了,那還能輪得到他們這些小字輩。
“你這段時間一直繞著馬祥坪轉是不是發現了什么?”丁蟹可不跟盧卓客氣,一起分過臟以后,他和盧卓雖然算不上朋友,卻也勉強是個熟人了。
對于熟人,他丁某人從來就不知道客氣為何物。
“閩王陵存世千年,之所以會在近期被人發現,確實和閩地地脈異動有關。
我追山尋水良久,發現了一些有關于地脈異動的蛛絲馬跡,現有的種種跡象皆表明,武夷神宮可能出了問題。”
盧卓將自己知曉的情報一股腦的告知了丁蟹。
除了閩王陵之外,沿著閩王陵所處的龍脈向上追溯,還有好幾處地脈節點出了問題。
不少地脈節點處也滋生了陰邪詭物,只是都被盧卓路過時順手除掉了而已。
丁蟹并沒有因為盧卓的話就直接朝著武夷山而去,他們的關系還沒好到那個份上,有些東西不自己親眼看一遍,他怕到時候被盧卓賣了都不知道。
自顧自的沿著閩王陵所處的地脈向上尋覓一番,確定所有矛頭都指向武夷山以后,他這才帶著林九向著武夷神宮而去。
武夷山腳下,看著奇駿秀麗的武夷山,丁蟹止步不前,沒有貿然上山,而是在山腳尋了一處民居暫時住下了。
武夷山上的武夷神宮是閩地有名的正道宗門,雖比不得茅山、龍虎山等三山符箓之宗,卻也是傳承了上千年的大派。
要不是此宗所走的香火神道不合大勢日益衰微,此宗聲勢絕不會下于蜀地青羊宮、西蜀青城山等西南大宗。
此次石堅前去觀禮的武侯世家雖然聲勢不差,諸葛武侯之名更是流傳千古,但真論實力,諸葛家恐怕也就和武夷神宮在伯仲之間。
這等勢力,在你自身沒有能夠讓你隨心所欲的超絕實力前,最好還是保持尊重比較好。
人在江湖飄,沒人是你爹,茅山的名頭也不是萬能的。
在沒弄清楚武夷神宮到底出了什么問題之前,丁蟹反正是不想和武夷神宮對上。
盧卓只怕也是這么想的,這個家伙精明的很,明明很早就掌握了閩地地脈異動與武夷神宮有關的線索,但就是死活不上武夷山。
直到等來有茅山背景的丁蟹二人以后,疊加了茅山與武當兩個大派的名聲,這才厚著臉皮準備結伴上山。
他為什么這么做,還不是怕武夷神宮不講究,為了遮蓋問題,暗地里朝他下黑手。
豎日,丁蟹花錢在山腳下請人向山上投了一封拜貼,在拜貼上他向武夷神宮說明:三日后,欲要上山拜訪,想問問武夷神宮的高功們三日后是否有空?可否拜訪?
當天午時未至,武夷神宮的回帖就由一名火工道人送抵丁蟹三人暫居的民居。
回帖上對于丁蟹二人的到來表示很歡迎,并且言說天下道門是一家,既然已經到了武夷山,怎能不上山掛單而是在山下民居暫居。
誠摯的邀請丁蟹師兄弟二人與武當的盧卓道友上山掛單。
看著奉上回帖的火工道人臉上那滿滿的誠意,丁蟹和林九爽快的答應上山掛單,盧卓沉吟片刻后也未在矜持,與丁蟹二人一起上了武夷神宮。
丁蟹的拜帖中并沒有寫明盧卓的身份,可人家回帖時卻表明自己已經知道武當三英八陣盧卓也在。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盧卓的蹤跡其實早就被武夷神宮摸的一清二楚了。
既然人家都已經明牌了,盧卓要是還忌憚這顧忌那的,死活不肯上武夷山,丟的可就是武當的面子了。
當下的武夷山又不是什么龍潭虎穴妖窟魔府,你又怕這又怕那的是什么意思?
上了武夷神宮后,丁蟹三人才知道,原來除了他們三個之外,已經有不少法脈的少年英杰上山了。
諸葛家的諸葛孔平、粵地羅浮山的真傳弟子葉知秋、藏地黃教上師格桑、閭山派凈明一脈黃柏。
除了這些大法脈弟子,還有梅山水師章九郎、蒼洱觀林志鴻等十數個名聲尚可的小法脈頂門弟子也在山上。
要是再加上還未趕到的其他幾家大派弟子,武夷神宮幾乎匯聚了南方靈幻界半數英才。
上了山以后,與茅山相熟的法脈弟子免不得要來丁蟹二人這拜訪一二,互相通通氣。
丁蟹與林九也沒端架子,和和氣氣的與幾個交好法脈的傳人敘了敘祖上的舊情,順帶聽取了他們帶來的消息。
這些法脈傳人帶來的消息里以諸葛孔平的消息最為全面。
“孔平兄,武夷宮中那位神君離奇失蹤了,武夷神宮找我們這些小字輩來是什么意思?”聽完諸葛孔平帶來的消息后,丁蟹心中升起諸多疑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一條。
武夷宮不僅乃是歷代武夷神君的寢宮,更是他們駐世時的神域。
這種地方對歷代武夷神君有著極大的加持,龍虎山老天師張靜清這等天下公認的絕頂高手,若在武夷宮中和當代武夷神君交手,也得碰上一鼻子灰。
這可不是丁蟹在胡謅,茅山藏經閣中有過明確記載。
明初時,陰山道曾派遣高手南下傳法,因顧忌三山符箓幾家大派的存在,不敢在江南、兩湖等膏腴之地生事。
南下傳法的陰山道大高手便準備另辟蹊徑,先從閩地入手。
結果,那位疑似陽神存在的陰山道高手進了武夷山以后,就再也沒出現過。
雖然數百年過去了,武夷神君之位已經傳了兩代。
但丁蟹相信,此時的武夷宮依舊有埋葬陽神的能力。
扯完閑話,回歸正題。
當代武夷神君大限尚早,不可能壽終,更不可能退位讓賢。
那么,誰有本事讓一尊比肩陽神的香火神道高手,在自己的神域中離奇失蹤?
這簡直駭人聽聞!
按諸葛孔平所說。
三個月前,武夷山上就有高功在祭祀武夷神君時,發現神君受奉香火時斷時續不復往日的連貫。
向武夷神君禱告時,經常得不到回應。
兩個月前,武夷神君離奇消失在武夷宮中,沒有留下任何訊息。
失去了武夷神君鎮壓,武夷山周邊的地脈率先紊亂。
但在武夷神宮諸多高功的全力壓制下,并未出現太大的問題。
直到一個月前,武夷神宮再也壓制不休此起彼伏的地脈異動后。
武夷神君離奇失蹤的事,才漸漸傳播開來。
“我來這幾日,也曾和其他道友交流過這個問題,有一點不成體系的猜測。
當下,武夷神宮中的高功們只能確定武夷神君性命無憂,但神君失陷再何處,又是被什么力量困住的,武夷神宮暫且沒有頭緒。
他們這次之所以廣邀天下靈幻界英才,因該是為了借助天下英才的智慧與運氣賭一把。
賭我們中有人秉承大氣運,能幫助他們找尋到武夷神君的下落。”
諸葛孔平道出了自己的猜測,解答了丁蟹的疑惑。
這并非無的放矢,胡亂猜測。
靈幻界的氣運這十數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各種前人傳承、天材地寶出了一茬又一茬,十來年間造就了無數天才。
使得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現如今不說遍地都是,卻也不在罕見稀缺了。
而今,武夷山招攬半個南方的青年英杰,欲要匯集所有人的智慧與氣運跟老天爺博一把,試著救出武夷神君,放在靈幻界是很正常的操作。
說不定那個少年郎就在這次事件中氣運大爆發了呢。
至于為什么只邀請諸多法脈的青年英才,而不向龍虎山老天師這些成名高手求援。
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請神容易送神難,只是其中最淺顯的一個顧慮。
聽聞此次之事牽扯到一尊香火神道的陽神真君,丁蟹非但沒有感到害怕,反而有些興奮。
他不蠢,也不傻,知道陽神真君打個哈欠就能吹死他。
但他更知道,富貴險中求,只要自己能克制住心中的貪婪,保持清醒的頭腦,未必不能在此次事件里大撈特撈一筆。
最起碼,武夷神宮想要他乖乖入局,為他們尋找武夷神君之事出一份力,得付出一份足以讓他心動的代價。
不然的話,愛誰誰。
武夷神宮又不是選不出新一代武夷神君了,只不過倉促上馬的新任武夷神君難以掌控武夷宮,無法完整的繼承歷代武夷神君留下的底蘊罷了。
這個后果,對武夷神宮有些難以接受。
因為他們會因此陷入虛弱。
可對丁蟹這些外人來說,就完全無所謂了,他們和武夷神宮一沒親二沒故,武夷神宮衰不衰落跟他們關系不大。
“丁兄,對于這次的事,不知茅山持何種態度。”將自己知道的消息全都告知丁蟹以后,諸葛孔平順勢探知起茅山的態度。
這本就是應有之義,作為茅山的朋友,他需要知道茅山在這件事上的態度,繼而參考茅山的態度調整自己在這件事上的定位。
是出工不出力,還是全力以赴幫助武夷神宮,這都是有講究的。
丁蟹也沒在這上面隱瞞諸葛孔平什么:“掌教大真人對此事關注有限,此行對我師兄弟二人并無太多要求。
孔平兄可盡隨心意,我們師兄弟絕不會因此生隙,若有什么地方需要我二人相助,孔平兄也可盡說無妨。”
丁蟹道出茅山的態度后,順勢提出了想要和諸葛孔平在這件事上結個小盟。
武夷神宮這件事水太深了,他和林九攪和進去,雖不至于被水淹死,但也很容易灰頭土臉。
這時候,一個能聲援,甚至能支援他們的盟友,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