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軍心
- 大魏軍神九皇子
- 苦先生
- 2045字
- 2024-03-09 09:00:00
第七章軍心
“你說什么?老九居然不住府邸,直接去了軍營和那群丘八混了?”太子東宮之處,收到消息的太子宋成一臉的憤怒之色。
“該死,孤好不容易收買了幾個奴才,安排在了他的身邊……”
“太子殿下,要不要再去收買敗軍之中幾個武官,這樣,九皇子的一舉一動,我們才能了解??!”
幾個文官對視了一眼,就有人上前建議道。
“收買?哼,不必了,老九一個死人而已!”
太子宋成陰沉著臉,忽是笑道:
“本來,我這個當哥哥的,應該仔細體諒一下弟弟,幫他分析分析軍事決策,想不到,我這弟弟,連我這個心意都不肯收,既然這樣,那就生死有命,各自負責了!”
說話間,絲毫不提,自己動機不純了。
而另外一邊,來到軍營的宋云天,也不遲疑,直接命令各軍集結。
此刻,在眾人的服侍下,他很快穿上了一身金絲銀光甲,別說,雖是依仗甲,但分量也是不輕。
站在校場大臺之上,兩面的鼓手不斷敲擊著,轟隆耳鳴之音,不斷回響在軍營里。
“還是太尉靠譜,這衣甲上看,所有人起碼像那么一回事了!”
站在高處,宋云天看著這幾天換了新衣的軍士們,欣慰的點了點頭,相較于前幾天,破破爛爛灰衣爛衫來說,此刻,這群敗軍們,終于有了一點生氣。
“兄弟們……”
隨著鼓聲停止,站在高臺之上的宋云天,也逐漸被所有人注視著。
“各位兄弟來自天南地北,為國效力,我宋云天很欽佩大家!”
這話一出,各軍之中略微有些騷動。
甚至,此時,在軍營里的其他眼線,也都是露出了驚詫的神色,一群當兵的丘八,值得敬佩什么?
“我想,大家一定覺得,自己不過當兵吃糧,有啥可敬佩的對吧?”
聽到這里,眾人自己也不禁開始順著宋云天的話深思。
話說,大頭兵,不就是當兵吃糧嘛?還能有啥特殊的地方呢?
這一點,對于人均文盲,或者只認識十幾上百個字的普通士兵而言,過于深奧了。
于是,大家也懶得去想了。
所有人就想聽一聽,宋云天究竟要說什么。
好在是,宋云天早就有著準備,他提前安排了幾十個大嗓門的壯漢,站在高臺的四面八方,把自己說的話,一字不漏的全部吼出去。
“各位兄弟,你們為國戍守邊關,不論你們本心是為了吃飽飯,還是什么原因,但客觀上,你們都是抗擊外敵,保家衛國的英雄好漢!”
“我宋云天,今為振威都督,負責整合京師大軍,帶你們重新出城迎戰,但是,我絕不會和那些無恥之輩一樣,以兄弟們的鮮血,鑄就我的功勞!”
“所有將士,愿意跟隨我出戰的,軍餉土地,我都照實發放,誰敢貪污一分錢,就地正法,絕不寬恕!”
“有功就賞,有過就罰,絕不拖延!”
“有我一口吃的,絕不怠慢了兄弟們,來人,都給我帶上來!”
說話間,諸多甲兵將許多財務拉了過來,一會兒的功夫,擺放了一排。
“這些賞賜,我分文不取,愿意來我這兒的,這些錢財,按照軍餉三倍,全部發放,不夠的,我這兒砸鍋賣鐵,也給大家補上!”
宋云天很早就知道,大魏軍隊內的吃空餉喝兵血有多嚴重。
因此,這一次,他把一切都敞開了說,就是要讓士兵自己選擇。
說完之后,宋云天也不多待,轉身就選擇了離開。
回到軍帳之內,吩咐人找出諸多軍情急報,開始在地圖上,標記敵我勢力分布。
一會兒的功夫,宋云天才意識到,這次大魏敗的有多么凄慘。
“回稟殿下,我朝北邊的防御,除了薊關之外,整個燕州以北,已然淪陷于襄國……”
“襄國的攻堅能力不差啊!”
宋云天皺起眉頭,這件事出乎意料。
要知道,已經淪陷的地區,堪稱是京師對外的第一道防線,這些重要據點的丟失,就代表著北方一片坦途,已經沒有什么可婉轉騰挪的空間了。
“各路援軍都在何處?”
“回稟殿下,房大宏將軍在京師之外,目前有萬余人……至于各地的勤王軍,還在路上,再就是京師之內,京營兵馬雖眾,卻不可出城浪戰……”
至于為什么京營兵馬不可出城浪戰,原因大家都知道,京營不堪戰罷了,要是真出城了,恐怕大魏真就危險了。
“好在是燕州還在大魏手上,否則,我朝也難以從容收容各路敗軍……”一將這樣說道,隨即,又指著西部講道:
“此處接近晉州,我懷疑襄國大軍一旦無法攻克燕州,很有可能揮師西進,去攻擊晉州,然后伺機西進,占據關中形勝之地……”
“停停?!@都哪到哪?”宋云天有些不耐煩了,直接打斷道,“你是哪里過來的?”
“回稟殿下,末將是邊軍出身……”這人尷尬一笑,也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里。
“邊軍出身,虧你還不明白這些,我問你,襄國大軍云集,當務之急是干什么?”
“當務之急?當務……是攻克燕州劫掠四方……”
“這不就得了,那么,他們又為什么劫掠四方呢?”
“因為,大軍軍需不足,而且后方遭遇了天災……”
“看,你這不是很明白嗎?”
“襄國大軍急需要補充軍需,劫掠資源,對于他們而言,這才是當務之急,為什么要耗盡氣力,去攻打晉州?好要進入關中,他們又那個后勤支援嗎?”
“我朝雖然大敗,但是,只有燕州以北一片糜爛,其他各地完好無損,大軍正在馳援的路上,以后勤短缺之軍,攻我完備之兵?他們怎么想的?”
實際上,目前大魏朝堂還可以悠閑的論一論議和主戰,就是因為對方暫時無力吞并大魏而已。
這種拉扯,也有點像宋遼戰爭,不論是大宋還是大遼,都無力解決對方,只能這樣耗著。
不同的是,襄國大災,但軍事強勁,魏朝雖然太平,但腐朽太過,這就提供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