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后續的計劃
- 想和女頂流談戀愛的文娛人生
- 蔡疏學淺
- 2192字
- 2024-04-11 21:53:03
其實這個求婚的想法早在雪鎮拍《情書》的時候就有了。
當時陶森被林蒹菜捉弄,說他求婚都沒有戒指。
他便從此牢牢地記在了心里。
為了給林蒹菜一個驚喜,他耗費巨資托人從棉國搜尋適合的寶石。
終于在看到這顆紅寶石后,沒有任何猶豫,花費了八百萬從商人手上買了下來。
專門定制后一直在等待著適合的機會。
要問這么多錢是哪來的,自然是源源不斷的歌曲和小說的版權收入。
難怪之前聽人說很多歌手一首歌吃一輩子,陶森說實話也可以一張專輯吃一輩子了。
當然為此的代價是,陶森的錢包又空了。
《情書》還在上映中,收入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拿到的,所以陶森現在幾乎可以說是身無分文。
因此,他現在正光明正大地吃著林蒹菜的軟飯。
難怪這么多人說自己不想努力了。
陶森現在每天享受著林蒹菜準備的飯菜,出行乘坐林蒹菜的跑車,連衣服都是她買的。
不得不說,富婆的軟飯真的很香,陶森實名點贊。
作為情書的主演兼編劇,陶森在這個三月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熒幕前的那個美少年形象不知驚艷了多少人,也許多年之后想起來還會變成某些人的青春。
所以就連網上之前說他配不上林蒹菜的聲音都少了很多。
特別是《情書》的影迷們,看到電影里愛而不得的男井樹。
回過頭看向現實,發現電影的男女主角在現實中卻是貨真價實的一對,這讓他們有種美夢成真的幸福感。
把對電影人物的愛轉移到現實中,CP嗑的飛起。
他們不僅不反對這門親事,反倒是天天在陶森和林蒹菜微博下面催婚。
難怪有人說,這世界主打的就是一個魔幻現實主義。
人類的悲歡各不相同,有人快樂,就有人難過。
比如我們的高敢總經理,因為在公司戰略決策上的重大失誤,在股東大會上被噴的狗血淋頭。
還好他堂哥高鴻出手,才勉強保住了總經理這個位置。
高敢劫后余生,可他看到臨走前高鴻那冰冷的眼神,還是感覺到一陣涼意直沖天靈蓋。
短時間內,高流應該是不會再碰電影了,經過這一個月的艱難時光。
《青戀》這部電影算是賠到姥姥家了,最后的票房只有兩億不到。
這也算他倒霉,如果是平時,《青戀》這部電影雖然質量一般般。
但在三月這個友軍都比較拉胯的時間里,沖著粉絲效應,再怎么樣回本都不是問題。
可它偏偏碰上了《情書》,剛好還是同類型的電影。
凡事就怕對比,平常你就算難看,沒有競爭,觀眾們就算是屎也得捏著鼻子吃了,畢竟也沒別的選擇。
如今和《情書》的對比下來,一個清新自然,一個矯揉造作,口碑上轉眼就被碾成渣。
票房滑鐵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而遠在另一邊再次從影院出來的葉昕巧,心里也是說不出的難受。
這一個月來,葉昕巧看這部電影已經不下五遍了,關鍵每次看完心里都是空落落的。
這部關于暗戀、生死的電影,對她現在這個階段可太殺了。
自己心目中的男神跟著別的女人跑了,自己的愛戀無疾而終。
剛好男神帶著他的女朋友拍出來了這一部關于暗戀的電影。
雖然很不想去,但她還是忍不住去看了。
看完之后結果被刀得更厲害了,她非常羨慕電影里的男井樹,雖然早亡,但最終還是把自己的心意傳達了出去。
可她,甚至連把自己的心意傳達出去的機會都沒有。
電影明天就要下映了,葉昕巧紅著眼眶,吸著鼻子回到了自己的家。
家中母親對此已經見怪不怪,她也不清楚這孩子為什么就能這么倔。
明明看一次哭一次,下一次卻還是樂此不疲地繼續觀看,還好明天電影就要下映了。
不過失戀也是人生必經的一部分,所以她也沒有多說什么,就隨孩子去吧。
電影下映了,《情書》的最終票房是12億3000萬。
票房消息傳出來后,果不其然又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含蓄到極致的愛戀!》
《這一張情書,你讀懂了嗎?》
《情書票房突破12億,小成本電影登頂本年度票房冠軍?》
各大媒體爭相報導,想找陶森約個專訪的據說已經排到了下個月后。
雖然近些年來華國不乏出現20億30億甚至40億的票房電影。
但拍攝成本如此低廉,導演和主演全是新人的電影能拿到10億票房,還是狠狠地震驚了圈內一眾電影人。
連米正文這個工具導演都能受到業內如此追捧,身為編劇和男主角的核心人物陶森更是不用多說。
有想請他寫劇本的,也有想請他當主角拍電影的,甚至還有邀請陶森和林蒹菜一起出演的,利用他們如今的熱度。
陶森是通通一概拒絕,順帶提一嘴,因為桃林工作室和靈音已經是交換股權,交叉持股,所以,陶森現在也是靈音的老板之一了。
靈音現在是轉型的重要時期,《情書》的成功只能說是開了個好頭。
接下來轉型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稍微踏錯一步可能就會到萬劫不復的地步,要知道外面高流還在虎視眈眈呢。
所以,陶森怎么可能現在去答應別的公司的邀約,忙著拍自己的電影還來不及呢!
就在電影下畫的當天,靈音公司集體開了一個會,就是確定接下來的計劃。
開會期間,大家齊刷刷地把頭轉向陶森這邊。
眼神里的期待呼之欲出。
雖然沒有明說,但大家都知道,在這個靈音2.0版本里,陶森就是大家的主心骨。
陶森也沒有賣關子,明確地說自己已經有了下一部電影的計劃。
不過陶森還是和公司里的人進行了討論。
究竟是要激進一點,拍大成本的片子,乘勝追擊,一口氣吃成個胖子。
還是要穩扎穩打,繼續進行小成本的劇情片。
米正文,作為新加入靈音公司的新人,率先開口,他是希望能拍大成本的片子。
畢竟作為一個導演,誰不想手里經手過一個上億的項目呢?
而且他對陶森的信心非常足,即使是大成本高風險,陶森拿出來的劇本也不會失敗的。
牛英楠則是持反對意見,她認為公司現在還不算安穩,穩扎穩打才是王道,誰知道觀眾會不會接受他們下一部電影。
小成本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傷筋動骨。
雙方爭論不休,誰也沒能說服誰,最終還是等著陶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