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時期,像桃桃這樣的孩子,每天都在為作業發愁,全部的精力都用來應付無窮無盡的考試,根本沒有時間也沒人引導,思考自己喜歡什么,擅長什么,之后該從事怎樣的工作。
阿春就不一樣了,她始終很清晰自己的人生規劃。阿春出生于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企業高級經理。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天資聰穎的阿春,擁有超出同齡人的眼界毫不奇怪。只是才貌雙全的阿春,也有很多的煩惱。女同學的嫉妒、抹黑和排擠,讓原本應該擁有耀眼青春的她,變得敏感暗淡。
阿春太好了。她長得極其漂亮,是連老師第一眼看到,都會不經意頓足觀察她的那種漂亮。腦子也聰明,那些桃桃抄了無數遍錯題集的理科題目,阿春總是聽到一半便打斷講解,“好的,我會了”。同學間的眼神與潛臺詞,阿春也都懂是什么意思。她經常阻止桃桃那些脫口而出的傻言傻語,避免得罪小人。
阿春愛和桃桃玩兒,雖然桃桃情商低,時而說話把自己氣的夠嗆,可是她人很單純。說的話確實不中聽,但絕對代表內心真實的想法。
桃桃愛上阿春,是因為她的善良。
有次阿春拜托媽媽幫桃桃搬家:“桃桃太可憐了,一個女孩子,搬那么多東西,從大學城搬到沙坪壩,多累啊。我們幫幫她吧媽媽”。阿春,真的很好。但是她總說沒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她說大家肯定覺得她很古怪,不喜歡她,所以都不愿意和她玩。
這些話桃桃從來都不信的。阿春漂亮,聰明,情商高,善良,怎么會沒有朋友了?桃桃覺得,超多人都想和她做朋友才對。雖然看樣子,阿春真的覺得大家討厭她,但是桃桃還是堅持認為,這不可能。桃桃不相信也不理解,平時都友好相處的同學們,會因為嫉妒,排擠欺負阿春,畢竟大家都很和諧啊。當然了,桃桃也完全相信阿春說的話,哪怕兩者其實是沖突的。“大概是有誤會吧”桃桃這么覺得。
桃桃這個呆瓜傻白甜,高中的時候,哪里懂得,嫉妒會激發人性之惡。作為一個只關心學習的乖乖女,桃桃優秀但又不至于像阿春那樣,拔尖地會刺痛同齡人的自卑,所以大家對桃桃都還是很友善的。桃桃喜歡同學們,也喜歡阿春,所以只能是非不分地勸說阿春,大家可能不是故意的。這讓阿春很惱火,因為她真的感受到大家的惡意了。不論是她室友跟老師亂說壞話,還是成績公布時,同學看她嫉妒的眼神,和嘲諷的話語。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只是桃桃感受不到罷了。
所以她倆總是鬧矛盾。一個氣得吧嗒吧嗒掉眼淚,一個望著對方不知道說些什么好。一個委屈地想罵人,但也沒舍得說重話,另一個滿臉困惑不知道怎么勸才好,生怕說錯了對方更生氣。
這個時候,桃桃特別想阿春的媽媽來勸一勸,或者告訴自己,阿春為什么生自己氣啊,該怎么哄了?但是阿春的媽媽總是兩眼冒光,看著兩個人偷笑,一臉“我磕的CP又吵架啦”的戲謔。直到畢業,桃桃也沒弄明白阿春生氣的原因,一直覺得是自己不會講話,所以老惹阿春生氣,心里覺得不配和這么優秀的阿春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