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
- 維校的三好學生
- 核動力戰列艦
- 4858字
- 2025-05-30 10:46:25
南疆的捷報傳到了神都。九座宮最高的中宮里,其萬里疆域圖上,帝王將相運籌帷幄中,西南這幾個郡屬于綠色區域,稅賦可以加征了。
對大爻來說,邊疆的蠻夷們是剿還是撫?其實和蠻夷們自認為是否安分是毫無關系的。
在大爻統治者眼里,蠻夷們在邊疆只要是拿著武器那就肯定會滋擾邊民,這就是不臣。對于“不臣”,大爻本就是忍耐,平日內允許互市就算是招撫,因為就算剿滅,因為無法深入治理,這蠻夷過了一段時間還會如同野草一樣春風吹又生。所以平日中只要蠻夷們鬧的不過分,隔三差五輕微敲打一下就行了。
而現在,大爻司天丞們預算到了龍降東海,所以讓各處邊疆軍鎮出重錘猛烈敲打一番。
也就是說接下來,大爻如果在東海用兵時,南疆若是還出現亂子,武撼巒得自己兜著!至于剛剛的平南戰役,看起來朝廷沒有出兵,但是朝廷減免了南邊的賦稅。
王朝在應付一場戰爭和應付兩場戰爭時,民生的艱難度,其實并不是翻了兩倍這么簡單。玩過即時戰略的都知道,多線操作難度要比單線要難的多。而對于實際上的國家來說,朝著兩個方向調度,是兩個方向大規模損耗。
太平時節大爻的糧價在十文一斗左右,谷賤傷農時,甚至能達到一點五文一斗。
南疆在這次赤練山之戰中,糧價始終穩定在五十文每斗,屬于正常水平。而接下來南疆安靖后,糧價卻并不會下降,因為南郡多地的倉儲要往北邊挪動。
而在三百年前,大爻對北胡作戰的同時,剛好天下大旱。那時在北地糧價就達三千文一斗!而被征糧至重的兩江各郡,稅賦之重出現了大量逃戶,以至于大量升斗小民逃往更南方安頓,在逃亡過程中,一路上尸骸堆疊在路旁。生者抵達南方時只剩下三成。而武家就是那時在南疆壯大的。
武家只是“兵家”,掌兵雖不插手地方治理,但是卻和地方官紳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平時可以養寇自重,在邊境上割韭菜用蠻夷的腦袋定期獲取功勛,讓侯位始終穩固。但如果朝廷要在其他方向動兵時,卻不能保住邊境靖安。那就是不識大體,不顧大局。
此戰后,朝廷中樞有條不紊的賞下了御酒和絲綢、金餅,并且給了武撼巒保舉將門子弟升遷的名額。一切看似如常,朝廷還是那個朝廷。
…然而各種異兆,還是顯現出來…
戍天歷24年,神都城內,四條運河一夜之間干枯,露出了河底淤泥,游俠兒越過河欄在河底翻找財貨,當有人撈出來一些銀器時,兩岸邊旁觀者露出了灼熱的目光。
一瞬間,一個輕柔的女聲在所有河岸邊人耳邊呢喃:“你們有沒有在這里掉了金東西、銀東西啊?”
都城內民眾人頭攢動著進入運河中翻找財貨,有的人甚至撿到了一頭死象骸,樂呵呵的想把象牙拽出來,然而就在眾人被利誘迷了雙眼時,剎那間河底淤泥翻涌,不少人陷了進去。沒等這些人拔出腿來,運河的水位突然漲起來,數千人淹死。一夜之間,都城中數千戶鎬素,棺材脫銷。
朝廷中有臣覺得此事蹊蹺,于是乎御史臺諫言“應當徹查此事!”
戍帝準之。
四大神捕同時出動,然而卻發現了天大秘密。那就是在神都下,不知怎么的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地道,地道中鏈接的地脈甚至能形成“煞穴”。而運河之所以干涸的原因,就是煞穴突然形成,將水流全部吸入地下,而煞穴消散后,水又從河道中冒了出來。
相關邸報傳到南方,宣沖聯想到武撼巒地下截殺蛇人,穿行的隧道突然形成洞天。聯想至此,這可不得了,都城下這么一個大地道,若是藏兵數千?這背后是何等巨大陰謀。
數日后,在神都內被緝盜組鬧得雞飛狗跳后,突然之間緝盜組收手了,這不是因為線索斷了,而是查到了不得了的東西。
戍帝明面上終止了緝盜組們的差事,卻暗中授意自己內衛繼續調查下去,結果查到了朝中大司馬和渤王身上。戍帝震怒,一夜之間派兵封鎖,然而渤王似乎是得到了消息,提前跑了,而大司馬則是在家中自焚而死。
朝廷開始全天下通緝。然而配合此事的神捕卻在事后對旁人透露,他們在追叛時,看到了一些“紫色的月亮”倒掛在天上。
…視角再度來到平靜的南方。…
雍雞關,武飛穿著自己官服,看著自己的新地盤。
赤練山大捷后,武撼巒設宴邀請當地百族首領,宰牛為誓,就班師回朝了。而留下來武飛鎮場子。
這是大爻對南千百年的治理策略,用軍事力量敲打異族各部,定下羈縻之策。然后守住強關,同時把持住鹽鐵等重要戰略資源貿易,維持各部平衡。
宣沖:諸葛亮那個時候七擒孟獲,就是根據“羈縻”目標來制定戰役,之所以對孟獲擒而不殺,則是因為諸葛武侯不確定殺孟獲后,整個南疆是否能產生新的有利于季漢羈縻統治的平衡狀態。
孟獲原本在地方上權威過于強大,將其削一遍權威下降后,讓其依托于季漢,才能維持家族存續,這符合蜀漢對此地長治久安的利益。
至于改土歸流,那是明時文化經濟滲透到一定程度,才會有的事情。
武撼巒的大軍撤離后,武飛在戰時守住的那個大倉也就裁撤了。
當然,武飛現在有了自己的字“源常”,武源常原本也準備卸甲歸田,享受自己應得的封建少爺生活,但被武撼巒“你這個年齡怎么能歇得住”的斥責留下來,只能接過將令成為雍雞關的鎮守。
這個關卡毫無疑問是“肥差”中的肥差,過關的商隊絡繹不絕。武撼巒放誰在這,都不如放自己侄子在這放心。
過關的大宗貨物包括“鹽巴”“鐵器”“芋片”“牛羊牲畜”,所繳的費用是武家軍費的重要來源。
這么說吧,這里一個城門的小卒都能吃肉。
…如此好的職位,不僅僅是要心腹,而且不能是廢物…
當武飛在赤練山會戰中,證明了自己有足夠的能耐守住一個戰略節點后,武撼巒毫不猶豫的把這個“重任”扔過來。
這座雄關的城墻高十丈,如同巨蟒分連兩山之麓,氣勢磅礴。兩側山麓中有著藏兵洞,武器和糧庫一應充足,只要守關之人足夠謹慎,即使是百萬大軍都無法攻克此處。
宣沖對此評價道:這種雄偉的關卡,哪怕是在熱兵器時代都是很難啃的。唯一缺點,就是守關人本身。
宣沖利用前世的知識想到了幾種攻城方法都不行,只能通過詐來騙城。
例如關卡對軍令旗號監察不嚴格,會被敵人用偽裝旗號騙關。
再例如如果值守時軍紀不嚴,日常在商人過關時吃拿卡要,會被輕車熟路的對手在偷關前用酒肉麻痹,夜間被攀援偷城。
由于想著自己被詐后城池被騙的糟心結果,武飛開始防微杜漸。
幾日后。
武飛在接手雍雞關后,很快就發現了很多防御漏洞。一些重要的哨崗在夜間沒有人值守,練習“定體術”的武飛夜里沿著城墻邊緣爬上去,竟然沒人發現。——當然武飛也知道這些士兵松懈的原因,眼下南疆戰事已經結束了,自然是要放松。
別指望封建的家軍們能夠愛崗敬業,一絲不茍的堅守在崗位上。在富庶的關卡上,如果上峰不查,下面也就應付應付。
武飛來到關卡后能夠體會到這雍雞關的腐蝕,自己剛剛上任,就有草席卷著美婢安排在自己的床前。
當然武飛非常清楚,只要自己碰了酒色財氣,那這里就更加難管。糜爛一旦上面開了頭,下面就一發不可收拾。
宣沖對自己所在的這個環境:身居高位,是絕對沒有什么“享受享受”余量的,想要用規矩管人,自己就得是規矩!
…自己身上“體測儀”的穩定度,是受到周圍人間道秩序度影響的。…
責任越大,權力,嗯,權力大不大不知曉,但是造成的破壞絕對是越大。
大部分底層的,沒有接觸到管理體系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幻想,即假設:自己有了大貢獻,可以抱著美女玩一玩,醉一醉,一切不礙事!
沒錯,處于底層時,賭一賭,痞一痞,破壞力大不了,但是在統治位置上,任何的不收斂,都會造成嚴重影響。
故來到雍雞關后,武飛屏退了府上的多余傭人。有床有桌即可,吃喝則是讓伙頭兵負責。
哨場上,對所有兵員點卯,宣布巡崗的待遇提高。——夜間巡崗的軍餉是平日五倍,此外安排憲兵隊查崗,核對巡崗人員。當然每月領這部分夜餉時,再度要確定身份。
注:如果武飛不派遣憲兵隊核查巡崗人員,那么八成是老兵頭讓新兵為自己值夜班,然后把餉錢給領了,這項政策就會變成讓哨兵們怨聲載道的惡政了。——故,核對身份,在賞罰體系中是相當重要,關乎于政策落實后的存亡。
在新的獎懲政策完成后,雍雞關的防御開始嚴密起來。
而無心插柳的是,當關卡嚴密起來后,一些商人登上三寶殿,開始拜見這位少將軍了。
因為只有當網眼密集起來后,撒網者才知道有多少漏網之魚。
…馬無夜草不肥,夜草就來了。…
在城樓中,武飛看著這些前來拜訪的商人。他們陪著笑介紹所帶著的“寶璧”“絲絹”,而武飛盤算著這幫“肥羊們”該怎么宰。
武飛撫摸了一下那據說堪比少女肌膚的綢緞,心里盤算著該如何選擇!
鐵面無私,嚴正警告這些商人不允許走私?——武撼巒那兒也絕對不同意。武家僅僅是“兵家”,可不管王朝的“財賦”如何。和這幫商人鬧翻了對武家軍沒好處,更何況赤練山之戰,這些商人還幫忙籌措過軍糧!過去用著,未來也用得到。
至于就這么收下財貨?——用錢買路是這些商人現在的目的。但是!這并非他們“樂意”送的,話說要不是武飛是武撼巒“心頭肉”,這些商人考慮的是直接出錢打通關系掰掉武飛。
武飛再一次看著這些“財帛”,不是在眼紅,而是在警惕這些商家背后的力量!——收了他們的錢就承受他們的壓力,而自己只想把肉吃下去,卻不想承受不確定的責任。
“等會兒,無限責任,有限責任制!”一個念頭冒出來了。
武飛瞅著這些商人,開始思考如何和這些有實力的豪商們建立穩固的關系。心里冒出來這樣一句話:“我有兵,你們有錢,咱們可以做大事情”。
于是乎,武飛揮了揮手招呼來管倉的,將這些財貨收入庫中,隨后則是設宴款待這些“識時務”的商販。
宴會上酒水很簡陋,同時食物很粗鄙,畢竟武飛最近在關內搞“倡廉”活動,沒有準備這些。
在酒桌上,武飛醉翁之意不在酒地問出了這些“豪商們”做的生意種類:
例如李家商販做的是木頭生意,京城中修建寺廟所需的巨木都是出自于他手,并且還套出了個消息,一些大型機關傀儡所需的“鐵木”在南疆這里供應。
而武飛還問到了另一條商路,那就是鹽巴!在此之前武飛就聽說了,所有進入南疆的鹽巴都要過雍雞關。
武飛眼睛跳了跳,詢問道:“過關的鹽巴多少?”喝醉酒的商人顯然是不愿意多說,訕訕道:“沒多少,每次出關幾石。“
管理過大倉的武飛立刻在腦海中完成了換算,以一個人日均食用三克來算,一石鹽三十公斤是萬人一天的分量。對面顯然在撒謊。
獲取鹽巴數據,對于武飛來說非常重要。
秦漢要征兵,對每一個郡縣下達征兵指標,是按照戶籍制,這樣的話能保障動員到極限,而不激起下面反抗。此時武家是搞不到這樣關鍵戶籍數據的,在關內,這些數據都是在司徒的府庫中。
但是可以從側面弄到數據,那就是通過商業!一地之內用鹽的量,用布帛的量,都可以搞清楚區域內的人口。然后再通過商業殖民的方式按照這量進行壓榨。
武飛化作笑面虎,而在左右案臺上的商家們感覺到寒意。武飛說道:“諸位是生意人,想不想把生意做大一點,做成壟斷生意?”
武飛將早就準備好的竹書遞給了所有商戶。
場面一時安靜,還是李家豪商問到:“將軍,您是要入股分工?”
武飛頓了頓說道:“是的,我只要一成利,不,半成利潤。你們的貨在出關后,安全有我的兵來給諸位的生意上保險,諸位貨物出了三長兩短和我說,我幫爾等討回來。”
商戶們面面相覷,但很快有商人壯膽道:“將軍說笑了,你只要半成利,余下的九成半我們吃不安,不如是——”
武飛:“我只要半成,我要半成!我的要求是,在我的支持下,你們得做大。”
…隨著武飛報價越來越少,眼中殺氣卻越來越重,這些砧板上肥豬若是不吃敬酒,那就上罰酒了…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人,宣沖知道一個軍閥扶持寡頭的重要性,只有商業寡頭才能拿到一個區域的人口消費等重要數據,幫助軍閥完成資源集中。——而且半成利?做大生意不是要看利潤多少,而是要看自己在合作方中是否是不可替代一部分。
那半成利看起來少,但實際上“利息”少卻掌握“借貸優先權”。前世中的軍事霸權不是靠著那先前日積月累的那“半成利”開戰,而是靠著借貸來開戰。
即前世那個燈塔表面上幾十年優待自己盟友,但背地債臺高筑都是讓這些受保護者們買單,其最后快崩盤了,那些忠誠的“盟友”也都是舍己為燈塔,不斷狂買被拋售的燈塔債,為什么呢?因為燈塔在安全問題上對忠誠盟友們來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飛作為釣魚者,是不能舍不得打窩,而這些商戶們,當他們生意越做越大時,會發現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系于“魚鉤”上,脫不了嘴。
宴會結束后,武飛給所有商戶們送了一份雍雞關上的磚塊,磚塊上刻上了“雍雞關將軍令”的憑證。——這塊磚,四五年后是金磚價格數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