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二的這個寒假回家,我思考的更多的是“結婚”的意義。人為什么要“結婚”?很多人明明在婚姻里不幸福為什么不終止這場婚姻?我每每談及“不想結婚”這件事的時候,我媽都會勸我不能這樣去想,說什么以后老了怎么辦,沒有自己的小孩怎么辦?我實在不想把小孩與養老捆綁在一起,也覺得養育小孩這件事情沒她們說的那么簡單,因為是我的話,我就不會愿意讓自己的小孩再重新走一遍我的老路,然后又循環往復的又成為我們這代“缺愛”的人。話說話題有點扯遠了,現在繼續說說“結婚”這件事吧。我第一次產生這個想法是在小學的時候,當初我在玩我的世界,一群“小混混”進了我的聯機房間,然后開黃色玩笑。這是我第一次接受來自人類的惡意,我當時非常生氣,不過開始討厭男生是從我爸媽矛盾爆發的時候才產生的,到后來才有了“不婚主義”的想法。
以前我只是一味的抵抗這些,卻從來不問問自己為什么,在很久的一段時間里我都處在一段迷茫的時期,就好像處在迷霧叢生的一片荒原,四處無人,只有雜草,我也分不清每條道路的通向,我就隨便走啊走,我越來越膽怯,越來越內向。事情迎來的轉機,是我開始與自己和解,我眼前的霧消散得越來越快,對當下的所處的位置和生活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我抵抗的不是“結婚”,而是沒有情感基礎的婚姻,害怕看不到頭的生活,所以我向往自由,我向往的也不是自由,而是我想去哪就可以去哪,盡管也會看不到頭,但是我能去開辟每一種可能,而不是被婚姻一樣束縛在井底。
對不起,寫到這里我也不知道我想表達什么。我好像在寫了這一段文字后也能接受和自己心愛的人結婚(前提是這位心愛的人存在)。可是我不知道什么是愛,我前段時間一直在探究愛的定義,我沒有找到答案,短視頻平臺給出的答案我也不是很茍同。很多人都可以給出很多種愛的真諦,那不是我在找的答案。希望大家在看這種短視頻的時候也要慎重去采納他們的看法,他們的想法是符合他們愛情的體驗,未必適合你自己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