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開學并沒有像往常一樣伴隨著厭惡、苦惱。因為即將開始的是大學生活,在高中便聽各科老師講述大學是多么的好,比高中舒服多少。
差不多早上六點四十就來到了學校附近,這里早已是車水馬龍。我和家人拖著行李箱緩緩走到門口,還沒到群內的報道時間,但早已開了大門,于是我們跟隨人群進入。一路上我觀察校園風景,心里想比高中也好太多了吧,不少的樹木,一幢幢宿舍樓,名字也是以花命名的。
來到了報道處迅速尋找自己的院系,有的專業有很多班,往著喜歡的專業,不禁黯然失色。報道中心有音樂學院的學生奏樂,這一刻仿佛身處偶像劇里的大學。最起碼這一刻對大學是真的向往。
找到了自己的院系后便開始排隊,等了好久身后來一個女孩,也是家人在旁邊。
于是大人開始暢聊,“以后就是同班同學。”
我們尷尬的介紹了自己的名字,有的時候真的很羨慕大人的社交能力。
辦完入學手續后,拖著行李來到宿舍樓,這里布滿了打卡道具。坐著的學姐詢問完我的專業后。
“xx這是你的學妹。”
我按照學姐說的支付完鑰匙錢,簽完字就領著鑰匙進入樓內。
因為女宿不能男士進入的緣故,我和媽媽還有一名學姐拖著許多行李進入,我打量著周圍,打開宿舍門的那一刻,三張陌生的臉映入眼簾。
此時只有尷尬,寂靜。
怎么和偶像劇不一樣,是我的打開方式不對嘛?!
我記得劇里早到的室友都是很熱心自來熟,會介紹自己或者熱心的幫個忙,以此來拉近關系。
此刻我只希望她們是好相處的,一會又來了一位室友,和我的打開方式一樣也是一片寂靜。
這位室友是剛剛遇到的那位女孩,她穿著黑色連衣裙,散發、給我的感覺是精致女孩。
為了好寫文,她的稱呼就是室友A。
緊接著又來了一位室友,終于全員到齊。
她身著白色上衣,簡單的學生頭給我的感覺是靦腆小女孩,但在后來的相處中才知道她是個話嘮。她的稱呼就是文好了。
不知過了多久,宿舍內只剩我和室友A。過了會她走過來:“待會一起去吃飯嘛?”
“好。”
等收拾的差不多家人喊我去吃飯,我想了想決定邀請她一起吃早飯。
或許是因為這個點的緣故,說早餐晚,午餐早、于是便買的水果撈。我們尷尬的聊著,尋找話題。例如“校園卡你辦卡嘛?”“我前幾個志愿報的哪哪”之類的。
回到宿舍后,我意識到了孤獨,一個人在外地的無助感。
因為有媽媽的幫忙我收拾的很快,便想著幫她。
“啊謝謝。”
“要不你先吃,麻煩了。”
因為收拾比較累,我給了她兩瓶礦泉水。剛回到自己的去區域時,“咚咚咚”,我打開門,一個很靦腆可愛的女孩出現,我瞬間就領悟到了是暑假在網上認識的網友。進門后她開始滔滔不絕:“要是我早點來就好了。”“想和你一個宿舍。”之后我們去了外面。
“你們宿舍說話嘛?”
“不說。”大家都不熟的緣故哈哈哈。
在校園內隨便逛了逛,便開始找餐廳,苦惱的是看了餐廳牌子,卻找不到路。于是兜兜轉轉走到了校門口,遇到了一位抱著一堆東西的女孩問:“你們是新生嗎?”
“嗯嗯。”
“我們在找餐廳。”
隨后這位心善的同學給我們引路,“你是大二的嗎?”
“不,我是大一。”
一時間我們有點震驚,因為為人處事給我一種老練感,像在學校待了好久的。
女孩繼續說道:“我們機器人專業的,在外省來的……”
突然覺得自己好廢物,一個是本省的,一個是本地的(市區不一樣)卻不如一個外省的了解,有點自愧不如,但那位好心女孩真的好棒。
———————————————
L和我同所大學,我在約定地方等她,沒想到她竟然有點淚眼迷蒙說是想家,我安慰了L一會倆人聊了各自宿舍的事情,對于女大來說最關心的當然是宿舍關系了。
“不說話。”
“我們也是。”
之后L偏要來我宿舍,說真的大家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很安靜,L壓著聲音想我和我說話,拿著東西弄出聲響,說真的我當時真的超級怕因為這事她們背后蛐蛐我,怕融入不了集體。
我敏感又感性,真的卑微了。
我們宿舍的第一位打破尷尬者是室友B,她給我的感覺是經期規律的女孩。
“咱們要去開會了。”
“嗯嗯。”
隨后便來到了教學樓,基本上都是和宿舍的坐一起,但同學文和我們宿舍坐到了一塊班主任和導員簡單說了點,接下來是想都不用想的必備節目,《自我介紹》。起初還會鼓掌,并下意識聽他們的家鄉,真的很期待可以有個老鄉。
———————————————
晚上到了選室長的環節,我們都互相看著,沒有人競選,隨后選了那個白衣服的室友。
恭喜她成為室長啦。
這是一位說話頗有韻味的室友C開口:“你們談過戀愛嘛?”
這個話題似乎是在女生圈永遠不會缺失的話題。
“沒有。”
“談過一個。
“拿不出手。”
“咱們還都是純情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