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謠言四起
- 重啟1983,我的人生我安排
- 四海散人
- 2129字
- 2024-04-10 00:05:00
第八十章
考察和測量數據也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所以一行人就在工廠住了下來。
他們有自己帶來的帳篷和發電機,還有專職的廚師負責買菜做飯。
老張家只需提供場地就成了。
當然了這費用自然要算到合作開銷之中。
對此,老張家也沒意見。
張自在對這次聯合考察十分的上心,全程都親自陪著。
他一直在跟虞老師討論投喂放養和室內養殖的事情。
投喂放養,成本低,效率還高。
但張自在還是傾向于室內養殖這一塊。
畢竟投喂放養會破壞老龍山上的生態平衡。
蛇類若是泛濫了,其他物種就會減少。
張自在并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再者,投喂放養,產量難以保障,不利于后續的藥酒的產能擴大。
所以他反復的跟虞老師討論這里面的利弊。
或許可以雙管齊下,一方面進行少量的投喂,保障蝮蛇的野生數量,另一方面嘗試人工養殖,保證產量。
虞老師對張自在的想法也很有興趣。
就在二人商談的時候,廠子外面開始吵吵鬧鬧起來。
開始的時候,張自在也沒在意,可后來吵吵聲越來越大?
“爹,怎么回事?”
張自在撂下了幾個專家,匆匆走了過來。
村民們堵著大門,雙方各拿家伙什,老張也面紅耳赤的,就差動手了。
張自在擋在老爹的面前。
“這幫人聽風就是雨,也不知那個狗日的瞎咧咧,說老龍山發現了礦產,他們就信以為真了,都嚷嚷著要分紅呢?四兒,你來的正好,抄家伙,他們要欺負咱老張家。咱們老張家可不怕……”
老張氣呼呼的說道。
在他身后站著幾十個張家子弟,都抄著家伙。
啥?礦產?
張自在愣了一下,有些哭笑不得。
“老張,這考察對啥來頭?咱們老龍山是有啥礦產咋的?”
“老張,要是老龍山出了礦產,可不是你們一家人的事情,咱們大伙都有份的。”
“老龍山可是咱集體的東西,不是你們老張家一家的……”
村民們已經紅了眼。
后山的山林不值錢,老張家愿意承包,村民們也非常的樂意。
可老張家承包山林了以后越來越闊氣,越來越有錢。
村民們就有些納悶了。
這山林究竟有什么寶貝?
后來聽說老張家是靠抓這山林中的蛇蟲泡酒發的財。
不少人就有些后悔了。
這老龍山是集體的財產,他們都有份的,憑啥讓老張家一家發財?
可合同都簽了,錢也分了。
他們想反悔都沒地方反悔了。
不過事情總是有意外的。
今天考察隊浩浩蕩蕩的開進了老龍山,村民們一下就被吸引了。
黑山子村本就是偏遠地區,很少來這么多人的。
于是乎就有人說老龍山發現了礦產,所以考察對才來了。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坐不住了,紛紛的來到了現場。
老張見這么多人來了,原本還想顯擺一下。
可村民們上來就質問他,山上是不是發現了礦產了?
老張自然是搖頭啊。
笑話!
平平無奇的小土山一個,哪來的礦產?
可他這話哪里有人信?
有人趁機提議收回后山的承包權。
老張一聽,立即炸毛了。
收回后山的承包權?
誰給你們的權力?
當初可是簽訂了合同的,白紙黑字的寫著,承包期三十年。
雙方就開始吵吵了起來。
村里有大姓,田家、張家、潘家。
張正禮也不是一個人,背后靠著張家這個大族。
張家見自家人受欺負,馬上站了出來。
最近工廠無論是加工藥廠還是灌酒運輸,都找了自家人幫忙。
大家都得了好處,自然要向著老張。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都是姓張的,自然要抱團。
農村嘛!
就是這個尿性。
不服就干!
干活也好,干架也罷,男爺們都是主力。
所以,重男輕女就是這么形成的。
張家人不少,但其他兩姓人更多,雙方開始對峙了起來。
要不是張自在出來的早,這會兒恐怕已經打起來了。
“諸位鄉親,諸位鄉親,先靜一靜,聽我說句話。”
張自在按住了老張,從他口袋里拿出了一包煙。
當上經理之后,老張也鳥槍換炮,不再抽煙袋鍋子,而是改抽帶把的了。
這老爹關鍵的時候說話有些不靠譜。
明明是有人故意挑起對老張家的仇恨。
他沒察覺不說,還要火上澆油,把事情推向不可逆轉的地步。
“小子,你們老張家不地道,吃獨食,都到這里,你還想說啥?”
潘二喜瞪著眼睛問道。
潘二喜是村里有名的渾人,腦袋一根筋。
兄弟四五個,都不太明白,屬于黑山村一霸。
這會兒肯定被人當槍使了。
“二叔,你是聽誰說,老龍山發現了礦產的?”
張自在笑著遞了根煙。
“我……我是聽老三說的……”
潘二喜哼了一聲。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人家一上來就發煙,他的怒氣值也就沒那么旺了。
老三就是他弟弟潘三喜,這會兒也在他的身邊。
“那……三喜叔,你又是聽誰說的?”
張自在也遞了根煙。
眼瞅著這孩子笑嘻嘻的,潘三喜也不好意思動手,摸著腦袋道:“我是聽大橙子說的……你就說是不是吧?”
“這個待會在說,我現在想知道是,是誰第一個說這話的……”
張自在一邊遞煙,一邊詢問。
問了一圈,煙也發了差不多了。
最后張自在得到了一個消息。
這話最開始是從村里的無賴二爐子口中說出來的。
二爐子!
二爐子呢?
張自在環顧了一圈。
一幫人面面相覷,這會兒居然沒有二爐子的身影。
二爐子是黑山子村的破落戶,四十來歲了,好吃懶做,老婆受不了,撇下他一個人跑了。
以前吃集體的時候,還能混的上飯。
現在包產到戶了,這貨經常吃了上頓無下頓。
這貨說的話能信?
不少人腦筋轉的快的人已經意識到不對了。
“諸位鄉親,這二爐子純屬于胡說八道。實話告訴大家,老龍山沒發現什么礦產也沒什么資源。這些是咱們農業技術中專的老師,她們帶著學生過來做課題呢?大家要是不信的話,可以派個人進去問問……你們看看車也可以,上面寫的是農業局不是礦務局吧?”
張自在指著院內的客貨車說道。
眾人這會兒也信了九分了。
主要是消息的來源太不靠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