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謝安寧封侯
- 渣渣快跑!宿主她要拔劍了(快穿)
- 一只飛天崽
- 2172字
- 2024-03-17 20:43:46
司徒夫人離開將軍府時心里熱乎乎,仿佛有無名火在燒,她總忘不了些安寧說的話,隔了幾日,到底去找梁曉曉,說要在慈濟院幫忙。
很久之后,司徒夫人才明白,原來她這一輩子竟從未為自己活過。
從知事起,許多人乃至整個環境都在告訴她,要做一個溫柔賢淑的女郎,這樣未來的婆家才會滿意,未來的夫君才會滿意。
后來又要做一個好母親,做一個好的當家夫人。
但她自己呢?
沒有人告訴她,她自己要什么,該怎么做,她自己也忘記了。
漸漸的,她便也這樣要求別的女郎,還以為這是絕對的規矩和體統,但事實真的如此么?
不過也許算不得一輩子,司徒夫人想,她還算年輕,她幸虧即使醒悟,她還能做好些事。
司徒夫人畢竟年長,驟然回過神豁然開朗,進而舉一反三。
她教給慈濟院的小女娘們許多本事,也教她們如何保護自己,如何爭取自己的人生。
她常常掛在嘴邊的是:“女郎未必比兒郎差,你們看看武安侯,幾百年來男子沒有做到的事,武安侯就做到了。”
這時候,謝安寧已經以軍功封侯,封武安侯,成為大魏歷史上第一位女侯。
而涼州一地因是謝安寧發跡之地,還出了許多參與圍剿西戎王庭的女郎,漸漸成為女子地位最高的地方。
不過這些事都是后話了。
在同司徒夫人見面后的一月后,大軍班師回朝。
謝安寧帶走了剩余的一百三十二人的親衛,這些人若想攜帶家眷,她會再資助銀錢,不想離開家鄉的便就地安排職位。
她還帶上了梁曉曉。
梁曉曉負責的慈濟院,交給了司徒夫人負責。
后來這成了傳統。
但凡涼州地界的知州夫人,都會任涼州一地慈濟院的主事,漸漸整個大魏慈濟院的主事,都由當地知州的夫人擔任。
以此類推,縣里的慈濟院便由縣令夫人擔任。
夫人們大都愛用女郎們做事,很多女郎因此膽子變大視野變開闊。
她們又想,既然這件事能做好,別的事是不是也可以?
這般摸索著,漸漸許多無關緊要的職位都被女子們占據,無關緊要又會漸漸變成有些權利,有些權利又變成緊要。
這種潛移默化都在謝安寧預料之中。
至于她自己,封武安侯站到了朝堂上,成為大魏女郎中職權最高者。
武安侯的位置劍尊還不看在眼中,但她知道只要自己在權利中樞身居高位,便是給無數女郎以奮斗目標。
最開始謝安寧封侯,朝臣沒意見,但要謝安寧站上朝堂,許多老臣子便說不成體統。
景平帝也左右為難。
他原本就是個平和的精神不太健旺的人,自從被蕭定軒投毒后,心灰意冷,越發將朝政大事都交給太子處理。
太子殿下便在朝堂上道:“武安侯乃大魏天賜將星,若她還沒有資格站到朝堂上,那滿朝文武皆無平定西戎直搗王庭之功,是不是也要離開這朝堂?日后史書記載,我大魏竟苛待功臣至此,諸位可愿背這千古罵名?”
和景平帝不同,蕭無咎在朝堂上積威甚重。
他這般一說,那些不贊同的臣子們便都不說話了。
畢竟謝安寧的功勞真是實打實的太大太硬了,再說青史留名當然好,留罵名被戳脊梁骨,那還是算了。
因此謝安寧凱旋而歸后便封了侯,封號武安。
不單她,謝大將軍也封了侯。
侯爵可世襲,謝承寧既是侯府世子,又升了官,成為正三品的英武將軍。
謝家一門兩侯,榮耀至極。
涼月和云起殺敵有功,成為了七品致果校尉,涼華和涼風升了一級,成了六品的飛騎校尉。
如今邊關無戰事,他們都跟隨謝安寧回了京都,分別去了保衛皇室的羽林衛和巡視皇城的驍騎衛任職。
謝安寧的親衛中有格外出眾者,不論男女,她都給他(她)們謀了職位。
其中女子占一多半。
雖然比起男子,這不到十個的女郎在京都官職人中十分可憐,但畢竟是個好的開始。
這一年的秋日宴,謝安寧沒有趕上。
不過等她凱旋回京后,蕭月涵將秋日宴的花王鳳凰振羽送了來,讓她賞玩。
謝安寧調侃的叫蕭月涵嫂嫂。
蕭月涵羞紅了臉,她已經和謝承寧定了親,婚事在明年三月。
不過蕭月涵很快就叉著腰,就便兒以長輩的名義問起謝安寧的終身大事。
謝安寧答非所問:“明日蕭無咎約我去他府上賞花。”
尋常女郎沒有長輩的陪伴,擅自去只獨自居住的男子府上,是被世人詬病的事,但謝安寧是朝廷官員,便沒有這層顧慮。
蕭月涵頓時來了興趣:“你們?”
謝安寧也不瞞她:“還沒什么,要再看看。”
第二日上午,謝安寧到了長寧王府,發現王府灑掃一新,小花園放著數盆尋常人難以看到的名品菊花。
不過花再好,蕭無咎站在那里,倒將花的光彩都壓了下去。
蕭無咎早就發現謝安寧的不同,她從不認為男女之間有什么差異,她還會大大方方的欣賞男色。
他沒有過被人賞看的經驗,微微有些不自在,但又十分享受謝安寧的目光。
蕭無咎問謝安寧:“花好看嗎?”
謝安寧:“都好。”
蕭無咎就笑起來,他知道謝安寧終于將她放在了心上。
謝安寧拜托蕭無咎一件事:“能幫我照看錢閣老府上女眷一二嗎?東陽王妃幫過我,她請托我,我答應了。”
她回京后去見過東陽王妃錢惜沅一面,為過去那幾分惺惺相惜。
蕭定軒謀反被圈禁,錢惜沅作為王妃也在圈禁之列,王府其他女眷除了娘家被清算的,其他皆被接回了各自娘家。
但支持蕭定軒的錢閣老府上的女眷,就沒有這樣好的運氣,男子流放,女子充作官妓。
謝安寧覺得這些女子很是無辜。
男子們在外面做什么她們全然不知,出了事卻要淪為官妓被人踐踏,哪怕她們做些苦力活,也比這般被羞辱要好一些。
因為涉及到謀反,旁人無法插手,除了蕭無咎這個太子。
蕭無咎習慣了謝安寧對女子的寬容和照看,而且隱約的,他有些明白她在做什么。
讓女郎從軍,讓女郎走出家門,讓女郎可以理直氣壯的和離乃至休夫。
一切的一切。
三綱五常出嫁從夫之下,這未免大逆不道。
他問她:“值得嗎?即使有一時的改變,將來還不是會風流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