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代收快遞3
- 我的穿梭快遞站
- 不能太監
- 2116字
- 2024-08-07 19:00:00
田七七確定周圍安全,終于堅持不下去,昏死了過去。
她已經一天一夜沒有進食,連水都沒有喝一口,還受傷流血。
再加上精神緊繃,畢竟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身體素質實在是差,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白梨梨牽著騾子,目光擔憂的看著肩膀上全是血的姑娘,著急的向自家院子里喊道:
“阿母......阿母,快出來!”
婦人聽到聲音,打開院子,就看到自家女兒,帶回來一個受傷的姑娘,有些驚訝:
“哎呦,怎么這么多血。”
兩人合伙,一起把人扶進房間里,小心翼翼的放到床上。
少女從柜子里拿出自己配的一些療傷止血的藥粉,遞給婦人。
一邊搭配藥材,準備熬藥,一邊對母親說:
“阿娘,你幫我把這位姑娘的衣服剪開,就在肩膀那里,再把瓶子里的藥粉灑在傷口上。”
婦人拿著剪刀,看了一眼布料,暗道一聲可惜了,浪費這么好的布料。
白梨梨看著包扎好了傷口,摸了一把脈搏,脈搏逐漸平穩,才放心下來。
白清勇扛著農具,剛從地里回來,進到自家院子,發現自家婆娘從姑娘房里端出來一盆血水。
他焦急的開口:“女兒,受傷了?”
婦人端著木盆回來,看了一眼當家的說:
“放心梨梨沒事,是梨梨去山上采藥,救回來一個姑娘的血。”
傍晚時分,天邊晚霞形了成一條好似火鳳凰的彩帶。
少女在院子里熬藥,婦人在灶房準備晚食,男人在后院細心照料著蔬菜,這些蔬菜可都是家里重要的收入。
白梨梨余光掃到,兄長白玉晨踏著晚霞回來,開心的笑了起來。
“兄長,你回來了。”
白梨梨守著藥爐,發現兄長站在晾衣桿前,看著那件藍色錦衣繡袍,不禁又問道:
“兄長,你在看什么?”
白玉晨看著衣裳上的字,跟自己所識的文字,有些區別,但還是依稀能夠辨認出“一家”的字樣。
只要有個現代人在這,能夠認出來,衣服上繡的是“一家快遞站”的企業Logo。
他眉頭緊皺,心里思索著,聲音清冷暗啞的回復妹妹的話:
“沒看什么。”
婦人在灶房聽到兒子的聲音,打開木籠,端起一直溫著的冰糖雪梨水。
“晨哥兒,今日嗓子都啞了,快把這一碗雪梨水喝了。”
婦人心疼的看著兒子,要不是做父母的沒能耐,哪能讓兒子去鎮上的酒樓說書。
她都聽到村里人,笑話自家兒子,說讀書沒什么用。
還不是一樣去酒樓干活,掙的工錢還不如跑堂的。
少年接過陶碗,不疾不徐的喝著,喝完不經意的開口問道:
“阿娘,家里來客人了。”
婦人隨意的回復:“是今日梨梨救回來了一個姑娘。”
土房里,田七七小臉蒼白,醒來后面容一陣扭曲,太疼了,肩膀傳來一陣陣針扎的刺痛感。
頓時覺得委屈,自己這是遭的什么孽,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活著回去。
白梨梨進來先是檢查了一下田七七傷口,再把放在桌子上熬好的藥端過來,遞了過去。
“姑娘,你醒了,可否還有哪里不適?”
田七七看著烏漆嘛黑的藥,散發著中草藥的土腥味和刺鼻腐爛木材味,心一橫,一口悶。
白母用木托盤裝著晚食進來,一碗白粥,一碟咸菜,一碟水煮菜。
白母有些拘謹把晚食放在桌子上,這姑娘一看就是位富貴人家的小姐,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粗茶淡飯,還望姑娘不要嫌棄。”
之前白母幫忙換衣服的時候,這姑娘皮膚又白又嫩,手上也沒有繭子,就像城里的那些小姐一樣,普通人家可養不出來嬌嫩的皮膚。
其實白母用來招待的晚膳已經是非常好了,白粥里的米是用新年的大米,一碗粥,大半都是米。
如今不說兵荒馬亂,但也差不多。
當今圣上不理朝政,朝廷格局混亂不堪,皇子個個爭得頭破血流,誰還管百姓的死活。
又有天災人禍,加上鄉紳侵占土地,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熱。
也就是白家住在夏西村,因為背靠都城皇莊,地理位置特殊,才沒有被波及到。
田七七半靠在床上,等白家母女出去后,才看向窗外。
窗外天空上的月亮,如銀盤一般高高掛在繁星點綴的夜幕中,靜謐的夜空,柔和的微風,帶來夜晚的蟲鳥鳴叫。
田七七不由想起高適的一句詩詞。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自己的家不在這里,她只是這個世界的過客,但......回家的路,是否能夠找到還是未知。
過了今晚,還有兩天,自己快沒有時間了。
【預計取件時間兩天,取件路程八十里地,請快遞員盡快到達。】
田七七心里盤算著,在古代八十里地也就是四十公里。
自己騎騾子也要大概七小時,何況還有傷在身,時間會更久。
寅時初分,晨曦初露。
院子里,白玉晨和白父兩人,整理著從地里剛摘的蔬菜。
一框一框的整齊擺放在馬車上,剛摘的蔬菜,菜葉上還有著清晨的露珠。
拉著馬車的是一匹健壯老邁的戰馬,這還是白父掏空一半家底從馬行里買回來的。
田七七一晚都沒有睡,聽到動靜后,起身看著院子里眾人忙碌,好奇出聲:
“你們這是準備去哪里?”
白梨梨先是把炮制好的藥材,依次裝好,才回復道:
“今日要去都城送菜,剛好兄長明日要參加會試。”
田七七疑惑的問著:
“會試?”
白梨梨很驕傲,兄長是自己最佩服的人:
“我兄長已經是舉人了!”
田七七暗自回想了一下,隱約記得古代科考制度分為四個第級,分別是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通過考試的考生,分別是從大到小稱作:狀元,榜眼、探花、貢士、舉人、秀才、童生。
白梨梨絮絮叨叨的講著兄長的事跡,仿佛她也參加過鄉試。
白梨梨的兄長,田七七從她口中得知,白玉晨已經通過鄉試,是第一名,解元。
但他的最終目標是“三元及第”,每場考試都要拿到第一。
田七七只覺得震驚,因為白玉晨才十六歲,在現代也才剛中考完。
都在考完試后,計劃去那里放松,旅游。
但白玉晨已經有目標有計劃了,果然時代不同,造就的人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