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又臨雙孔橋(三)
- 一路怪談
- 余白白
- 2479字
- 2013-06-22 18:23:17
“敢情這玻璃瓶是吃污水的!”
伸回右手,將樹枝往旁邊一扔,跌坐在地上。無奈的抹了一把汗,深吸一口氣,還是撿起了一旁的樹枝。
“估計我上輩子是盜墓的,就愛這些怪事兒!”
對著樹枝默嘆一句,又從背包里拿出一瓶礦泉水。只不過不是用來喝的,是用來倒的。將倒空了的礦泉水瓶固定在樹枝上,這口子是薄口,應該好刮了吧!
沒想到這一塊錢一瓶的礦泉水瓶還真有用,薄口子在上壁一刮,還真感覺到有東西落進去。玻璃瓶是粗口子,還有些光滑,還真是沒想到這一點。
將瓶子收上來,心里不由翻滾了起來。
這礦泉水瓶里,根本沒有什么水泥石灰一類,倒是有一層黑黑的粘狀物。看著光澤,估計彈性也不錯。下意識的將捏了捏右手,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我總算知道我昨天摸到的那一層黏稠物是什么東西。
拋開這東西不說,這水泥或氣體都沒有收集起來,該怎么辦?難道下去將那個玻璃瓶撈起來?
玻璃密度比水高,應該是沉下去了,怎么撈?
這幾個意外倒是讓我犯難了。氣體沒瓶子根本裝不了,水泥那兒又有這些黏稠物,也就是說一樣考體力,一樣考耐力。
要收集氣體,那就只好再回去一趟,跑個來回,二十分鐘的路程。要收集水泥,就只有下水去,將這些黑色黏稠物刨開,刮下水泥。可問題是,這兩個辦法我都不想選。
望著面前的瓶子,不由沉思起來。
想了片刻,忍不住嗤笑一聲。辦法倒是又想一個,只希望帶來工具才好。
拿起背包,便開始一陣亂翻,還真讓我找到一把小刀。小雖小,夠鋒利就行。
把裝著黑色黏稠物的瓶子一同裝入背包中,又用小刀將樹枝一頭削平,修成片狀,兩邊更為薄翼一些。用這個先把表面一層黏稠物去了,再刮水泥應該就簡單了。真沒想到,放著簡單的方法不用,我會去用這個辦法。
算了,有些東西不是想怎樣就能怎樣,要我克服對著污水的恐懼,我寧愿去用本辦法。同樣是辦法,適合自己就行。
有了這樹枝片,感覺還真順手,總能聽到落水聲。不過,這我倒沒去看,那種氣體能使人產生暈眩,托大可不好。
感覺黏稠物刮來差不多了,我才又順著斜坡跳了下去。離著孔洞兩米,蹲下觀察水泥的位置。這位置還真有些偏,再在橋背上刮,還真不好弄。看來就只有在這孔洞下刮水泥。
在背包里翻了一陣,除了一個本子和一只筆,再無其他。沒辦法,只能將裝布條的塑料袋撕成兩半,將其中一半系在樹枝片下,以接住刮下的水泥。
這樣看來,在這下面,倒是很占優勢啊!
將樹枝給伸到殘留的水泥下方,小心的刮動起來。一層薄薄的灰翼落在塑料片上,很快就堆積起來。
經過昨天的瞎抓,倒是讓這水泥變松了,不用多費力就刮下了厚厚一層。做個實驗,就算浪費一些,也應該夠了。
小心的收回樹枝,這個時候可不敢大意,不然這費了半天的功夫,可就白費了。
遠看還看不出什么,拿近了才發現這水泥竟跟自家的水泥完全不同。摸到是沒敢去摸,真是的材質也不好猜,不過,看著顏色,倒是很讓人稀奇。
放寬點想,添上去的這塊水泥,不說別的,也至少該有四五十年了。照那個時候的科技,別說,我還真不相信中國會有這種顏色的水泥。這種色彩,倒是有些像變淡的油紙色。
差點忘了還有這么一茬!
那表層的油紙的變化可是清楚的看在眼里,現在又看到這水泥的不同,兩兩相接,還真有些聯系。還不是有些聯系,應該說問題就出在這上面。
不過,現在可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早點回學校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還有保險繩的事,也要盡快解決。
把東西裝好,順帶也將那根樹枝丟在一旁的泥沼里。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匆匆忙忙的回到大路上。
天早已大亮,沒了雙孔橋那兒的厚重之感,總覺得呼吸都順暢了些。
與來時不同,現在這條路車輛不斷。雖稱不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但也算比較常用的路段。這條路有一班到崇州的車,直達都江堰車站。一般上學或回家,都是趕的這輛車。
一來二往,這趟班車上了好幾個司機都混得算熟。一上車,他們聽到的稀奇古怪的事兒便閑談出來了。不過,乘客較多的時候,還是略微收斂。做他們這一行,就怕那些個乘客沒事兒跑到公司里去告,倒是后吃不了還兜著走。
司機開車時禁止閑談,這是明碼規定。但在咱鄉下,遵守的人,寥寥無幾。
不提其他,四川人就是話嘮子,也就是閑話多。所以四川茶館特別多,那特色也是響當當的。不過要說到茶館,那還得說茶葉。
所謂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這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是出了名的好,李冰父子的雕像都在那兒鎮著,也沒人小視。青城山是道家發源地,這道自然沒話可說。不過,來過青城山的人都知道,青城山的茶葉也是讓人不忘。
我老家就在青城后山,確切的說,是我老爸的老家,也就是我爺爺的家在青城后山。就算是我現在,也時常到后山去轉轉,看看他們那些老人家。青城后山不僅鬧鬼的事兒多,這茶葉也是必前山多。
就后山的家里,就種了兩片山的茶葉,逢著些節氣,我還會上來幫忙采采茶尖。說道這青城山,神奇的事兒,就是說一車也說不完。就算到我畢業,我也不想長久離開這山這水。
“海子,怎么,今天就去學校啊!”
剛一上車,就聽到司機東哥的聲音。
看來還真是不巧,隨便趕上一輛,就是認識的人。看吧,司機也是人,叫他們整天坐著,不說話,怎么可能!
“東哥,您這不是明知故問嗎?怎么,今個請兄弟免費坐車?”
熟絡在司機旁邊的位置坐下,今天車上還真沒什么人,怪不得這么大聲。不過,也好,剛才還想著不能被別人告,這不,真好稱意。
“得,得!”東哥白了我一眼,單手掌著方向盤,另一只手朝我揮了揮。又說:“你小子我還不知道,那次不是讓你別給錢,你偏要給啊!你說東哥連一塊錢都給不起嗎!”
“不是這意思,東哥,小子我雖然年輕,但也不能占你們的便宜。對了,東哥,你不是十點檔的車嗎,怎么跑到八點檔了?”
從背包里摸出一塊錢,放到錢盒子里。把背包抱著,好奇的看向東哥。
“還能因為什么,不就是這兩天客流量增多,公司把時間改短了。真把我們當工具了,休息時間都不夠。”東哥不滿的拍了一下喇叭,又頓了頓,突然看了我一眼,說:“海子,平常沒見你小子背書包啊,怎么,好好學了?”
“呵呵!”不由嗤笑的搓了搓額頭,笑道:“東哥,您這是變著法兒的嘲笑我吧!這書包里都裝了一些衣服,那兒來的什么書。對了,東哥,你人脈比我廣,知道哪兒有賣保險繩的嗎?”
“保險繩?這東西你拿來干嘛?”
東哥一臉疑惑的瞟了我一眼,倒是讓我有些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