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當日一戰后,曹操再未進兵。其后半月有余,雙方對峙,鄢陵無戰事。
之所以如此,固然是雙方都有顧忌。可說到底,其實他們都在觀望。
都在等待長社一戰的結局。
原來當日波才戰敗朱俊,皇甫嵩見勢不妙,退守長社,與朱俊形成犄角之勢。
波才則趁機包圍了長社城,將皇甫嵩困在了城中。
如今皇甫嵩不敢出城,朱俊不敢貿然進兵。
雙方已成僵持之勢。
據實而言,曹操在等待結果,而王略早已得知結果。
波才會敗的。
果然,數十日后,戰報傳來,波才為皇甫嵩等人所敗,退守陽翟。
鄢陵城里,王略看過戰報,嘆了口氣。
正因為他是一個穿越者,所以當那些即便再是努力也不可避免地事情真的發生在眼前時,更會讓他有一種深深地無力感。
波才之敗,實在是一個近乎必然的結果。
其余諸人自然無他這般感受,只是為波才的突然戰敗而嘆息。
之前波才連敗漢室名將,誰能想到,突然之間便敗了。
不過現在卻非嘆息之時,如今波才戰敗,勢必會影響到鄢陵的形勢。
到時漢軍騰出手來,單憑鄢陵城中這些人馬,無論如何是抵擋不住的。
劉鋒開口道:“俺看倒是無需過于擔心。如今波才雖然暫時退守陽翟,可豫州還有彭脫等人,到時必定會馳援,未必不能再敗皇甫嵩。俺看咱們還是再觀望些日子的好。”
“彭脫是何等人,我等又不是不曾見過。如今波才戰敗,你真的以為他會前來救援?只怕不在身后踩上一腳,便是他彭脫難得的厚道了。”錢信笑道。
劉鋒語塞,想到彭脫當日在汝南時的作為,此人確實不像是個會顧全大局的。
眾人都不再開口,看向一直一言不發的王略。
畢竟最后到底要如何決斷,決定權還是在王略手上。
王略沉默良久,滿眼蕭索,他是希望有奇跡的。萬一波才能勝,則黃巾大有可為,哪怕他之前所做的謀劃都付之一炬,他也樂意的很。
可惜波才最后還是敗了啊。
終究還是要走那條他早已想好,卻并不想走的路。
最后,王略嘆息一聲,“鄢陵是無論如何也待不得了。如今能容身之地,唯有北去。”
北去,自然只能去冀州,投奔大賢良師。
他轉過頭,深深的望了陳瑜一眼。
陳瑜輕輕點了點頭。
……
曹軍營寨,此時曹操自然也得了漢軍在長社戰勝的消息,同樣是忍不住一陣長嘆。
他所嘆息的自然與王略不同。
王略是嘆息波才之敗,而他曹操所惋惜的,則是若非這鄢陵城中的賊子太過狡猾,他如今應當率軍在長社參戰,多少也能混上一些戰功。
他家中本就勢大,到時再暗中運作一番,也能小功變大功。戰事結束,最少也能混個國相當當,也就離他的政治理想又進了一步。
曹操越想越是惱怒,饒是他心思深沉,依舊是忍不住將手中戰報扔在地上。
”孟德何必如此?天命有時。此處失去的東西,他處再補回來就是了。如今你即便再時惱怒,咒罵百萬遍,難道能罵死那鄢陵城中的賊人不成?”
夏侯惇撿起地上的戰報,用袖子擦了擦。
曹操沉默片刻,收斂起心思,點了點頭,“元讓所言甚是。如今我軍在長社大勝,波才退守陽翟,守城的黃巾賊頭領是個聰明人,這鄢陵城,他們勢必不會再守下去的。正是個好機會。”
他站起身來,在身后那副自己畫的地圖上指點起來。
豫州與兗州本就相鄰,他少年時分又喜好浪蕩,對豫州的山川形勝倒也是熟悉的很。
”波才大敗,又有我軍攔在路上,即便是棄城而走,他們也必然不敢西去與波才匯合。”
“豫州黃巾,論及勢力,除了波才,唯有彭脫勢力最大。只是我之前已令人探查過,這伙黃巾賊似乎和彭脫有些過節,那也斷然不會南下去投彭脫,所以他們所剩下的唯一選擇,只能是北去冀州,投靠張角!”
“既然如此,孟德以為應當何時進兵?“夏侯惇問道。
曹操重新落座,笑道:“倒也無需急切,如今優勢在我,咱們且等上一等,他們耗不起的。一旦他們退去,咱們便在后銜尾追殺,不愁其不潰敗。”
夏侯惇振奮道:“到時還要讓俺當前鋒,那一箭之仇,俺要親自來報!”
曹操看了他一眼,略一遲疑,最后點了點頭。
換了旁人,有之前一次戰敗,只怕就很難得到曹操信任了。
只是,他是夏侯惇啊。
……
數日后,王略率軍趁著夜色北去,只留下空無一人的營寨。
第二日,曹操察覺到情況,引兵入寨。
“這軍寨中的布置井然有序,頗有章法,果然與之前咱們見過的那些亂軍不同。”
曹操走在營寨中,指指點點,感慨連連,“即便是有些正規軍,只怕也比不得啊。”
”孟德,莫要說這些了。讓俺點上些人馬,速去追殺這些賊人!“夏侯惇在一旁請戰。
曹操擺了擺手,笑道:“元讓無需如此急切,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如今探查他們營寨,正是了解他們軍情的好機會。人會說謊,可這些不會。”
夏侯惇無奈,他知曹操多謀,只得不再多言,退到曹操身后。
曹操在營中轉過一圈,最后卻是令人開始數起營中的灶來。
待聽到營中灶的數目,他這才令夏侯惇率軍追擊。
接下來的幾日,每次進入王略軍營地,曹操總要數一數營中的灶。
這一日,夏侯惇正要再次帶兵追擊,卻被曹操攔了下來。
夏侯惇不解其意,自是要詢問曹操。
曹操卻是成竹在胸,笑道:“最初之時,營中有灶千余,之后再入營地,只剩八百余,今日這營中更是只剩下五百余。元讓,你也熟讀兵法,可知這是何故?”
夏侯惇一頭霧水。
“此乃增兵減灶之計。“曹操得意大笑,”若是換了旁人,定然會中他的計策。可惜碰到了我曹孟德,孫子兵法,我可是倒背如流啊!”
……
豫州邊境,王略駐馬回望。
“王君真是妙策,那曹操果然不曾追來。”錢信在一旁笑道。
王略收回視線,也是笑道:“旁人或許不會中此計,可曹孟德卻八成會中。”
他曹孟德,可是個會將孫子兵法注釋一番,就起名為孟德新書的人。
正在兩人笑談之際,陳瑜忽的策馬前來。
“王君,有自陽翟送來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