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熟悉的鄉鎮
- 重生之醉夢人生
- 如何挽
- 2043字
- 2024-06-01 10:06:14
上了街,周小七打算為小兒子買套衣服,畢竟大人即將外出打工,臨走之際,她不免有些擔心兒子的衣食住行。
豬還沒賣掉,家里錢所剩不多,這次上街,周小七總共就帶了六十多塊,這錢她準備全部用來給兒子買衣服,雖然不多,但在這物價較低的鄉下鎮子中,也勉強足夠。
周小七是帶著任務上街,除了買衣服之外,他還有別的事要做,來到街上之后,她并未急著去服裝店給兒子買衣服,而是先走進鎮上飼料店里。
這家店是豬肉加工廠劉老板開的,除了銷售飼料,還對外收購農戶家散養的豬,鄰邊村子農戶家養的豬,都是這家店鋪在收。
周小七進了門,徑直走到柜臺前,開口道,“劉老板,清源村三組第一戶,兩頭肥豬。”
“嗯,你男人昨天來講過了,我晚上叫人過去。”柜臺后坐著名中年男子,他一邊烤著火,一邊直著身體在小本子上寫著什么。
“好勒。”周小七牽著唐澤的手,離開店鋪,往鎮西走去。
街上人來人往,一輛輛摩托車穿行在大街上,唐澤跟在母親身后,任由母親牢牢牽住他的手。
說實話,這么大了還被母親牽著手走,這讓他心里多少有些不適應,畢竟這具身體實際年齡已經接近三十歲,論心智成熟,甚至遠超父母。
可看著母親嬌小而枯瘦的身軀,唐澤心中那微小的不適應又被別樣的濃重情緒所掩蓋。
跟在母親身后,母親身材有些瘦小,可她的背影,卻是那么的寬厚令人安心。
被拽拉著走進繁華的街市,一座座店鋪隨之映入眼簾,黃葛樹下的豬肉小鋪,銹跡斑斑的榨油廠,占道經營的街邊玩具店,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和記憶深處的小鎮一模一樣,沒有絲毫改變。
這些人的面龐是那樣的和藹,豬肉佬咧嘴大笑時的,是那么的親切,那么的熟悉。
鎮上石板路分叉出各個小道,店鋪拐角便有一條隱于后側的入巷之道,這會兒矮巷還未拆除改建,看上去十分危險,兩邊土墻傾斜著,有土塊碎屑從高處掉落,十分危險。
周小七牽著唐澤穿街過巷,走走繞繞,約莫行了十余分鐘,二人來到了一座偏僻服裝店前。
這間服裝店唐澤很有印象,店鋪選址偏僻的原因,這家店鋪一天下來也沒多少顧客光顧,母親上街買衣服,首選的就是這家店,加上她常客的身份,很容易就能在這間店鋪中把衣服價格砍下來。
進入店鋪,周小七放開了唐澤的手,眼神在一排排厚衣上來回掃視,最終停留在一件羽絨服上面。
拿起這件衣服,周小七對著身旁老板娘詢問到,“馬大姐,這件衣服怎么賣。”
老板娘四十來歲,見是熟客,笑吟吟的報出價格,“都熟人了,你給70。”
周小七捏了捏羽絨,看了看領口,搖頭道,“太貴了,30成不。”
聽到這價格,老板娘臉色瞬間就垮了下來,“周小妹兒,你也是常客了,你這砍價也太......”
“咱們都老顧客了,你去打聽打聽,我哪次上街買衣服不是來你家,就30給我吧,我還要挑一件褲子呢。”周小七沒有理會老板娘的話,自顧自的說出了她慣用砍價語言。
老板娘苦笑連連,“這價格,真的賣不了,賣了我還虧本。”
“唉,算了。”周小七聽完,放下衣服,重新拉起唐澤的手,儼然一副準備離開的樣子。
眼見母子就要走出門口,老板娘臉上萬分糾結,最終,心一橫,無奈的叫停住二人。“行行行,回來吧。”
“唉,馬大姐,這就對了嘛,咱都是老顧客了,便宜點下次還來你這兒。”
“對了,這條褲子我挺鐘意,兩套一起五十給我了吧。”周小七說完,手指一旁標價49的褲子。
老板娘搖了搖頭,但也沒拒絕,將周小七所指的那件褲子也一同裝進袋子里,“行吧行吧,咱們都幾年交情了,兩件五十你都拿走吧。”
身后,對于母親的砍價方式,唐澤有些驚訝,但作為同樣賣過服裝的攤販來說,他并不同情這老板娘,因為服裝零售行業利潤是很大的,什么“清倉大處理”,“虧本價”之類的營銷手段,他是通通不信。
這價格老板娘能很狠下心賣,說明她還有的賺,但是從她苦澀的表情上也不難看出,她賺的不多,母親砍出的低價,應該快要接近成本價了,故而面露苦澀。
被母親拽著走走停停,又過了兩條石街,最后在農貿市場邊上小攤前停了下來。
周小七道:“吃點涼面吧。”
“嗯。”被母親牽著走了一路,可謂毫無自由可言,但唐澤嘴上也不抱怨,反而緊緊攥著母親滿是老繭的手掌。
“你這孩子,讓你不好好學、讓你不好好學。”
才剛坐到凳子上,一旁賣涼菜的店鋪就傳來打罵孩子的聲音。
孩子的哭聲實在太過震耳,路過行人紛紛被哭聲吸引,不得不將視線投向那邊。
哀嚎聲傳至耳內,唐澤也扭頭看了過去,只見涼菜鋪內有一名兇神惡煞的婦人,正手持木條,重重抽打在孩子身上。
男童約莫七八歲,大聲抽泣著,他趴在桌上,艱難地忍受著父母的棍棒教育,青澀面龐上通紅一片,左邊臉頰紅腫輕微隆起,顯然,除了棍棒教育之外,婦人還對孩子使用了大嘴巴子。
見此情形,唐澤神情不自覺愣了愣,身在大城市,他最起碼有十年沒見過這種教育方式了,對于這種教育方式,他心中很是抵觸,自己也曾被母親這樣毒打過,就是因為被打過,才抵觸這種訓誡方式。
他認為,只有庸人才會采取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打罵往往會在孩子心中埋下禍根。
這種抵觸并不是帶有惡意的,這種教育方式的確很落后,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極大傷害,從而產生叛逆、厭學的甚至自殺的情況發生。
可以說,這座鎮上有這么多的混子學生,都是父母教育上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