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僧尼特權,南斗星簿
- 讓你寫現實,你寫暗黑西游?
- 你叫我毛毛蟲
- 2077字
- 2024-03-03 23:25:51
【主播說的崔玨是誰啊?他怎么能在地府那么重要的地方擔任判官呢?】
【這是憑什么啊!】
【樓上的,叫你平時多看書,你要去喂豬,崔玨別人是唐朝的禮部侍郎。】
【禮部侍郎可是掌管思想文化的。】
【別吵了,主播好像講到崔玨了。】
……
“回到唐王朝,魏征的把兄弟崔玨,能在地府擔任判官,掌管人間生死。”
“那么,這崔玨是何許人也?”
“他有什么能力能夠擔任地府判官呢?”
“根據唐史記載,崔玨是李淵的寵臣,官至禮部侍郎,相當于主管高祖一朝的思想文化。”
“掌管思想文化,也就相當于能夠定義高祖一朝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
“掌控思想,才能完全的掌控一個人,甚至是一群人。”
“都知道唐太宗為了奪取地位,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死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并且逼迫父親李淵禪位,讓他去當太上皇。”
“李淵都當太上皇養老了,那么追隨他的群臣又會怎樣呢?”
“李世民在政變的過程之中就沒有對群臣進行拉攏和區分嗎?”
“很明顯魏征的拜把子兄弟崔玨沒有在李世民一朝得到重用。”
“而且出人意料的是,他死了。”
“他怎么死的,我們不知道,原著中也沒有說。”
“但陰曹地府將崔玨身為判官,這說明崔玨在人間所做的一些事情讓他受到了地府的認可。”
“不然他也不會成為地府判官。”
“這也就意味著魏征讓李世民去找的把兄弟崔玨,即便和李世民不是敵人,也不會是盟友的關系。”
“那么,崔玨做了什么事情才能讓他在地府升職呢?”
“有相關唐史記載,李淵當鄭州刺史的時候,他就曾經打造佛像祈福。”
“佛教祈福到了李淵登上帝位之后,他更是大力推行佛教。”
“李淵信佛,為了佛教昌盛,他愿意做一些幫助興盛的事情。”
“不但設置使者維護佛教的利益,更是大搞無遮大會。”
“甚至在唐朝的有20萬僧尼享有不納稅、免兵役,也不受刑法治理等種種特權。”
“在這個時候,僧人儼然就是李淵一朝的人上人,是妥妥的的貴族階級。”
“他們享受這一切的既得利益,但又不為此承擔任何責任。”
“而崔玨在李淵推行佛教的時候,身為禮部侍郎,自然是最核心的執行者之一。”
“他做為思想的推行者,很難不說信奉佛教的事情只是李淵一個人的責任。”
“估計在他眼中,也是非常希望佛教能夠在唐朝的社會中,開花結果,步步生蓮。”
“但是,佛教這股興盛的勢頭,在李世民即位后被遏制。”
“李世民不同于李淵,他信奉的不是外邦來者,不是天福神賜。”
“他上位后,不但將洛陽的寺院焚毀,凡是所謂道場權術盡皆消除,對于沒有官方認可的僧人,處以極刑,對于有官方注冊的僧人,也限制總數在三千以內。”
“這樣的做法使得李淵、李世民和崔玨之間產生一種微妙的關系。”
“在李淵時代大力推行佛教這份功績,恭敬讓崔玨死后被地府重用,升遷至判官主管,凡人間陽壽都歸崔玨管。”
“其中也必然有著佛教勢力的滲透,地府有佛。”
“但是,地府之中不能只是佛。”
“因此這樣的派系分別,就會產生新的問題。”
“就是即便在地府的統治階級內部,閻王們的利益訴求也是不一致的,他們之間或許也存在著派系爭斗。”
“說回人間,魏征也許真的是忠君愛國,但地府的派系斗爭他又怎么會知曉呢?”
“所以崔玨的身份背景就在某種程度代表著他就是佛教勢力在地府的明面代言人。”
“也會是向唐王展示力量的主要始作者”
“先前唐太宗放心的死了,拿了魏征走后門的書信,來到陰曹地府。”
“他獨自散步在荒郊草野,心里十分恐懼,走不多時突然看見有一個人高聲大叫道:【大唐皇帝往這里來、往這里來。】”
“不能說一個人,一只G?”
“李世民聽到聲音就看到一個頭頂烏紗的鬼差,正風度翩翩的在恭候自己。”
“他非常有禮貌,見到太宗直接下跪,請訴救駕來遲之罪。”
“李世民問:【你是誰?】”
“鬼差說:【我正是魏征的把兄弟,前朝的禮部侍郎,現任的酆都判官崔玨。】
“李世民聽聞大喜,拿出魏征的推薦信,請崔玨過目。”
“魏珍在信中言辭懇切,請求兄長開后門,放陛下還朝。”
“崔玨表示:【我兄弟魏征夢中斬神龍的事情,我已經知曉,現在魏征把陛下交給我。】”
“【陛下,你就盡管放心,臣一定送您還陽,繼續當這個大唐皇帝。】”
“李世民跟著崔玨前往閻王處報到,崔玨帶著李世民進入鬼門關。”
“好巧不巧,被李世民殺死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欣喜若狂。”
“看見李世民來了,大叫:【世民來了,世民來了!】”
“這個鬼魂死死揪著李世民,嚇得他都快瘋了,幸好崔玨現身,令人呵退李家兄弟鬼魂。”
“這場唐太宗和李家兄弟的陰間相會很明顯是崔玨刻意安排的。”
“崔玨的目的就是先給李世民制造恐懼,再幫他解決問題,從而讓他重視自己的建議,以便于完成最終的目的。”
“崔玨繼續引領李世民前行,走到閻羅殿下時,十殿閻羅聽聞人皇已至。”
“紛紛親自下殿迎接,可算是給足了面子。”
“這下輪到李世民謙虛了,李世民并沒有想到自己在陰間能得到這種待遇,還有機會和閻王爺們同席而坐,談笑風生。”
“李世民先問魏珍斬龍到底是怎么回事?”
“閻王們說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該遭殺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
“這里就挑明了涇河龍王的命運,就是被人間的官員斬殺,這是南斗星死簿上早已定好的。”
“神仙生死簿和凡人是不同的。”
“凡間有凡間的生死簿,歸崔判官管。”
“而神仙有專屬的南斗星死簿,那么神仙的生死是誰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