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再觀劍意石
- 好好好,這樣除魔是吧
- 二月火流
- 2261字
- 2024-03-09 00:19:05
“神州陸沉,國潮覆滅之后,‘五姓七家’率領士族退守環山四洲,借前朝舊城根基,新筑十七城,這才算是保留了千萬黎明百姓的棲身之所。”
“如今這是個世家共治的年頭,如果不是摸不到士族的門檻,武者也好,官員也好,胥吏也好,全都是世家治下一棋子,就像元城之主是‘五姓七家’中的王家,玉京城是李家,方洲是葉家……你們南城守備府主官孫孝益雖然不在‘五姓七家’之列,卻也是延續數百年的士族。”
“我右軍校尉的名頭說來好聽,不也是王家的鷹犬?”
“沒錯,唯一地位超然的便是真武殿,但這份超然的地位卻也是世家大族默許讓渡的。你可知元城‘真武殿’為何每年考核一次,征收數百年輕武者?”
陳詢從盒子里拿出細針,插入樊子麟的膻中穴,問道:“為何?”
“因為‘真武殿’長年累月在一線直面妖魔鬼怪,每年陣亡人數已經超過了三成!”
“如果云紋師的再數量多一些,能刻畫出足夠的云紋,真武殿三司說不定得每年征收一兩千名武者!”
“但那又如何?他們的權柄,榮譽,地位……都是一刀一槍殺出來的,說不定哪天就葬送妖魔之口,以你現在的實力,就算真進了‘真武殿’,你能保證自己能活下來?”
陳詢想了想,好像還真可以。
但這話他沒法說出口,說出來校尉將軍也不會有人信。
“噢,對了,還有云紋師。”樊子麟悵然道:“他們地位崇高,就算是鎮守大人也不敢輕視,元城里的那幾位大師,無一不是世家大族的座上賓。”
武者敢于直面妖魔,除了長刀與勇氣之外,身上的云紋便是最大的底氣,也是區分武者境界的標志。
三百五十年前,第一道云紋被鑲嵌到武者身,令凡人之軀獲得超凡神通,擁有了斬殺妖魔的能力……
自此之后,云紋師成為整個環山四州十七城最炙手可熱的人物,然而極端苛刻的天賦要求,卻使得云紋師的數量始終稀少。
以樊子麟的戰功與多年積累的財力,身上也不過區區三道云紋。
也許是云紋師的數量太過于稀少和珍貴,以至于樊子麟到最后想起來才才提了一嘴。
“所以,聽你世伯一句勸,不要再想著‘真武殿’事情,先入我帳中從文書做起,日后我再幫你謀一個南衙胥吏的職位,與你堂兄陳宴互為表里,總能保住你陳家的家業……你自己再好好想想吧。”
這是樊子麟是第二次勸陳詢,已經算得上是掏心窩子的話了。
換了另商賈百姓之子,說不定就得感激涕零,當場淚目。
然而陳詢心中卻毫無波瀾。
某得胥吏之職,保住回春堂又如何?
就算是“五姓七家”,延續數百年的世家貴族又如何?
到時候濁世魔池徹底浸染此方天地,妖魔鬼怪只會如漫天沙塵,鋪天蓋地席卷環山四周,誰能躲得過?
時間又過去了小半個時辰,今日治療已經結束。
陳詢收拾了東西,與樊子麟告辭,離開之時忽然又想到了那天在亭子邊上看到的石頭。
“世伯,前些日我看到庭院溪水邊有塊石頭,上面刻著半首劍歌,應該是某種劍法的法門,為何會擺在一邊當觀賞石?”
“確實是劍歌,但是誰也不能憑這幾句話練成什么驚世駭俗的劍法吧?”
樊子麟笑了笑:“這塊石頭是六年前一樵夫在東吾山上發現的,買回來還花了我三十兩銀子,起初的時候我也是覺得這石頭藏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但研究了一段時間卻一無所獲,后來請了許多武者過來觀摩,也沒人能發現什么,于是索性仍在院子里當塊觀賞石。”
“原來如此……晚輩可否觀摩一番?”
樊子麟哈哈一笑:“你喜歡看就看吧,不嫌麻煩的話搬回去都行,但我得奉勸你一句,不要在這樣無謂的事情上浪費太多時間。”
“師侄知曉。”
陳詢施了一禮,告辭后離開了樊子麟的練功場,卻沒有出府,而是回到了那天晚上修煉的亭子旁,他想再看看那塊石頭。
自突破至聚氣境之后,陳詢的靈識大幅度提高,再一次看到這塊石頭,那股特殊的感覺更加強烈了。
映在陳詢眼中,當他靜心凝神觀想之時,仿佛看到有一個劍法高絕的劍客刺出了驚世一劍。
此劍之快,如驚鴻過隙,迅如閃電,無可阻擋。
只有神魂強大的人,才能通過紙張印刻自己的精神,與畫符篆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有一點,必須符合“道韻”,否則無法將自己的精神念力留在紙張上。
什么是“道”?
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它無法描述,也沒有辦法統一標準,它是如此虛無縹緲,每個“看”到它的人,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
直到很多年前,據說有位叫東皇太一的神仙,創造了一種叫做“太一神文”的文字,這才第一次將“道韻”具現化。
即使你沒有通天徹地的修為,即使你只是一名境界低微的修行者,就算無法理解“道韻”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但只要你學會了“太一神文”,就能借用天地之力。
“鎮鬼符”也好,“乙木青雷符篆”也罷,甚至是傳說中的“太清一氣神符”等等……所有符篆上那些無法理解卻又玄妙的文字,都是“太一神文”。
簡單來說,
氣與神結合,再加“太一神文”,三者相輔相成,才算是一道真正的“符篆”。
上一世,鄉野之間許多道士都會畫符,但畫出來的符根本起不到半點作用,一來是這些野道士本就是招搖撞騙之人,根本無半點修為,二來是“太一神文”異常繁瑣,沒有傳承的人極難學到。
所以,就算是貼在門上也不會有鎮宅祈福的作用。
問題就在于這里,這石頭上并沒有氣機流轉的跡象,也沒有“太一神文”,為什么會表現類似符篆的“道韻”,甚至六年的時間過去了,這股“道韻”依然沒有消退的跡象?
陳詢對此非常好奇。
他有感覺,如果自己研究出來了這種原理,符篆之道應該會有所精進,說不定能畫出一些超過現有境界的符篆。
畢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這世間的武者能抵御妖魔數百年,還是有一些本事的。
比如樊子麟身上的云紋,比如這石頭上的“道韻”。
在這石頭前站了快一個時辰,陳詢依然沒有得到答案,但他并沒有放棄,后面的幾天,每次來校尉府給樊子麟治病,都會抽空來這塊石頭這里看一看,希望悟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