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喝一小口解饞,最近陶亦然沒去酒廊兼職,我的雞尾酒斷了…”
“以后晚上小酌可以來這,想喝什么酒都可以告訴我,我去買。今天的小菜哪里買的?好吃啊。”
“陶然居。”
“下次我們一起去店里邊喝邊吃。今天工作怎么樣?累不累?”
“今天業績超額完成,老板很滿意,累點也是理所應當的。”
“那恭喜你。”他舉杯。
“有你幫忙介紹新客戶嘛,謝謝。”
“幫你,我很樂意,不然誰給我買好吃的下酒菜!”
“你們周三社報內容很多呀。”我翻動桌上的紙頁面。
“你說的是人倫道德與社會心里?”他看向攤開的標題。
“嗯,怎么都是美國、韓國、日本的財閥、名人事例?本國本地沒有嗎?”
“本地?有啊,看讀者接受度,先從國外講起,然后過渡到國內…”
“像這樣,父子同時交往同一女子是人倫敗壞嗎?紅樓夢里父親覬覦兒媳婦,叫扒灰。”
“你看了:韓國,一女藝人同時服務爺孫三代人…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為什么會如此荒唐?心理出問題了?”
孟浩笑而不語。
“藍濤的校園戀人就是那個叫拉拉的,也是他畫筆下的女性人物,《出水芙蓉》《張看》《暮曉晨昏》都是她,我在畫廊兼職時帶你看過的…”
“藝術家嘛,喜歡才會創作,創作就要深入了解,引發愛意,才能出打動人的作品。不過,等作品圓滿完成,意味著興趣漸漸轉淡,然后物色下一個創作風格、人物、情志…周而復始。一個藝術家朋友給我講的心里話。”
“你那個朋友是這樣解釋移情別戀的?”
“所以呀,別喜歡藝術家!”
“我想探討的是,拉拉女士為什么會和他的父親結婚生女。算移情別戀嗎?站在藍父的立場好理解:人到中年以上,前半生勤奮努力,積極創業,老了只想用錢財留住喜好,只是做法有些下作,老年人雄性競爭起來不單單可用激烈來形容。親血緣也不顧,果斷打壓,排擠,甚至釜底抽薪讓他翻不了身…”我很不泄。
“你沒完全站在藍父立場說事,應該是:天上蒼穹憐惜緣分,讓夢畫里的女孩跨越時空來到我的面前,相知相惜相愛,我怎么能因為世俗的眼光而退縮?我該義無反顧去爭取,如同毛頭小子般,用盡所有財物去擁有,因為我配得上,因為她值得。”
“白居易上身了?還是你老了也會如此厚顏無恥。”
“我一個記者不會擁有巨額財產,所以選我安全!”
我冷笑一聲。
“或者,藍父起初只是接受了兒子的順水人情,然后女子情商極高,覺得眼前擁有,好過將來能否得到的不確定性,把自己豁出去,到底用了幾分真心實意…父親仍然不信,怕他們聯合起來,天長日久的,又不想舍去小嬌妻,所以把持資產和流動現金就可以壓死他們的野心…”
“哪種可能性大?”
“都大,或者兩點都有,所以你別趟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