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決定了做后媽,夏清麥就不會像她爸媽那樣別扭。
她生于皇室,自小就明白一個道理。
隨機應變!
用這個時代主席的話說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她如今的身份,爹媽不可能為她花心思找工作,原主也沒有留下什么人脈可用,至于她自己,剛來幾天,能有什么收獲?
瑞安宮里的金銀寶物是不少,可從原主留下的記憶里得知這個世界現在的情況后,她也根本不敢用。
按照他們當地政策,知青辦給出的最后時間是中秋節,過完中秋節,他們這一屆畢業生,除了找到工作和嫁人做家庭主婦有人養的,都必須全部下鄉。
她能撐到現在,是二姨兩口子從一開始就把她的親事接了過去的原因,不然依著她爹媽的意思,她現在很可能已經下鄉了。
相比于她大嫂介紹的拿不出什么彩禮且毛病很多的堂哥表弟,孫富貴是她短期內能找到自身優秀又沒有她看不慣小毛病的唯一男青年,他的兩個孩子在夏清麥眼里也不算什么。
再復雜的人際關系,能有皇室復雜?
她只要捏住孫富貴的錢,兩個年紀還小的孩子能不聽話?
她也不打算做惡毒后媽,就普普通通過日子。
她現在大大方方的應下孩子們的這一聲‘媽媽’,孩子們高興,她心里也舒坦。
而看著這樣溫婉大氣的夏清麥,孫母姚大丫也笑咧了嘴。
知道二兒子已經把彩禮什么的都說清楚了,姚大丫也不多問,直接彎腰提起腳邊的竹籃。
她先把竹籃上的破布掀開,往夏清麥面前一推,這才開口道:“家里帶來的,清麥你留著補身子。”
二十個農家草雞蛋,看似不值多少錢,可卻是這年頭非常難得的東西。
再加上剛才她看到,姚大丫夫妻倆帶來給二姨家的十斤玉米面,孫富貴他媽,看著還挺會為人處事。
未來婆婆好相處,未來公公全程點頭微笑不說話看著也老實,夏清麥也不多事,甜甜一笑,也把給兩個孩子做的新衣服拿了出來。
“我給孩子們各做了一件衣服。”
男孩子就是普通的小褂和長褲,不過衣服面襟左右有瑕疵的地方各有一個口袋,女孩子的是一件零星繡了幾顆小星星的長袖連衣裙。
有點發灰的藍色瑕疵布,經過夏清麥的巧思,變成了漂亮的新衣服。
有了新衣服的孫書硯非常高興,孫書語還不懂那么多,而姚大丫卻是對夏清麥這個兒媳婦越發滿意。
她家里還有一塊自家織的土布,本來是打算留給孫子孫女做衣服的,現在看來,還是得找點東西把那塊布染了留給二兒媳做衣服。
姚大丫雖然沒讀過書,可她心里有桿秤。
兒子日子好不好過要看兒媳婦懂不懂事。
大部分兒媳婦一開始都是懂事的,只要她這個做婆婆的把水端平,別挑事、別多事。
心里滿意夏清麥的姚大丫雖然不滿意親家兩口子的態度,可也知道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再說親家兩口子都不敢給她二兒媳使眼色,甩臉色。
就這樣的本事,她怕啥?
在姚大丫親親熱熱的和夏清麥說起孫富貴小時候的時候,二姨胡建華也拉著她大姐悄聲道:“富貴他媽帶了十斤玉米面給我做謝媒禮,我們家里不缺糧食,等會你讓我大姐夫背走。”
見大姐要拒絕,胡建華又趕緊出聲道:“別拒絕,回去讓清麥好好養養,家里辦喜事,多做點干糧也好看。”
想了想,胡建華不放心的補充道:“富貴他們領導很看好他,要不是他帶兩個孩子,這么好的親事可輪不上我們清麥。”
“你清醒一點,別真寒了清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