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著孩子出門的孫富貴并沒有出什么意外,他這會兒不僅已經(jīng)到了夏家灣,還見到了大爺爺。
這些天大爺爺心里有了事情可以期盼,整個人看著都要精神不少。
等著弄清楚孫富貴的來意,大爺爺先吩咐自家小重孫把書硯和書語兩個孩子領(lǐng)出去玩,而后便看著孫富貴道:“日子選了幾個,可不知道你們什么時候有空,就還沒定。”
說著話,大爺爺故意停頓了一下,見孫富貴不僅沒有著急,臉上的神色更是絲毫不變后,這才滿意繼續(xù)道:“最近的日子是下周一,八月十八,后面二十還有二十三都行。”
“再后面的二十四是十月一號,日子也不錯,可那天太打眼,二十六也不錯。”
說到這里,大爺爺便沒有再往后說。
后面的好日子肯定還有,可大爺爺覺得這事越早定下來越好。
不是擔(dān)心夏紅軍兩口子或者是夏清麥反悔,而是這種過繼、改族譜的事情,他們現(xiàn)在只敢偷偷摸摸的做。
這兩年雖然沒有前面查的嚴(yán),夏紅兵更是烈士,還是上面知道膝下沒有兒女的烈士。可他們也不能明知上面松口夏家族里可以過繼一個孩子給夏紅兵,卻故意把這事鬧大。
那不是故意打那些領(lǐng)導(dǎo)的臉嗎?
孫富貴也是一樣的想法,但他后天一早又要出車,這次要去隔壁省,最快得五天才能回來。
這么一來,十八和二十兩個日子就都不合適了。
“就八月二十三吧,八月二十二的時候我們一家都先提前回來。”
“大爺爺,您看看這次過繼還有沒有什么缺的,我這幾天正好提前準(zhǔn)備起來。”
族里的女婿不少,包括自己的親女婿、孫女婿在內(nèi),大爺爺對孫富貴的滿意可以數(shù)到前三。
這會兒聽到孫富貴的話,他笑著點(diǎn)頭,嘴里也不客氣的直接道:“如今不給祭祖,二十三你們準(zhǔn)備三種肉和三樣瓜果或者點(diǎn)心,等著我偷偷改了族譜,族里出點(diǎn)菜和糧食,我們一起吃一頓就行。”
“正好第二天就是十月一,夏家灣為了慶祝咱們國家越來越強(qiáng)盛,一起吃個團(tuán)圓飯!”
說著話,想到夏清麥和家里親爹媽的關(guān)系,大爺爺也不忘提前交代道:“我聽說清麥原先答應(yīng)紅軍兩口子,每個月給他們五塊錢養(yǎng)老?”
不等孫富貴回答,大爺爺直接繼續(xù)道:“這錢我做主,下個月開始就不用給了,之前給的,就當(dāng)是你們孝敬他們夫妻中秋過節(jié)的。”
“等八月二十三族譜一改,你們兩口子再看到他們,就得喊‘大伯和伯娘’了。”
對于大爺爺?shù)姆愿溃瑢O富貴那是一點(diǎn)也不愿意反駁。
一老一小說完這事,孫富貴又陪著大爺爺說了幾句話就準(zhǔn)備告辭。
見孫富貴要走,知道他急著回去的大爺爺也沒多留,只是喚著長孫媳婦把族里給他們兩口子的回禮拿來。
“族里做的芝麻餅,出嫁的姑娘只要回來送節(jié)禮都要帶六個回去,你家也有。”
“另外一包是族里其他人送給清麥的魚干和蝦干還有菜干,都是自家夏天曬的,你帶回去也能給家里添兩道菜。”
看著這么多東西,孫富貴突然覺得自己拿回來不到半斤的肥肉有點(diǎn)少了。
見孫富貴猶豫著不愿意抬手,大爺爺又怎么會看不懂他的心思。
老頭子擺擺手,無所謂的道:“做芝麻餅的麥子和芝麻都是族里各家種的,老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端午是紅棗粽子,過年是糖饅頭,我們偷偷保留著這個傳統(tǒng)也不容易,你也不要聲張。”
“你要是心里過意不去,下次來的時候帶半斤紅糖來,正好留著過年蒸糖饅頭。”
聽著大爺爺?shù)奶狳c(diǎn),孫富貴趕緊應(yīng)聲道:“行!就聽大爺爺?shù)模@事我放在心上了。”
……
半個多小時后,坐在家門口菜地旁拆書硯舊毛衣的夏清麥聽完孫富貴的話,也頗為懊惱的嘆息道:“瞧我的記性,我怎么忘了還有這事。”
“正好我過幾天要去一趟夏家灣,紅糖我?guī)ァ!?
說著這話,夏清麥一頓,她在心里掐算了一下日子,而后立刻在心里盤算起來自己的月事帶要不要買新的。
同時,夏清麥也對自己這兩天記性差和脾氣變差的事情給出答案,估計是月事快來了,她才會這樣。
見自家媳婦說完這話后就又低著頭想事情,還有話沒說的孫富貴只能在她面前蹲下。
想完事情的夏清麥剛回神,就察覺到曬在自己身上的太陽被遮住了,下一瞬,她抬頭看向擋住太陽的人。
一邊把手里拆完的毛線繞好夏清麥也一邊問,“怎么了?還有事?”這毛線要放進(jìn)開水里煮一下,等煮完會變直,到時就可以重新織了。
早就等著夏清麥詢問的孫富貴一聽她的話,趕緊開口道:“我是想著大爺爺說的話,夏家灣對出嫁的姑娘挺好。”
“嗯?”夏清麥抬頭看了孫富貴一眼,見他還在等著自己開口,便在拿起書硯另一件舊毛衣的同時開口道:“不止是外嫁的姑娘,只要是外面的夏家人在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送東西回去,夏家灣都有回禮。”
“尤其是身在外地的夏家人回去,族里都有東西給帶回去。”
“我記得小時候二叔有一次正好趕在端午的時候回來探親,他帶了不少好東西回來探親,可那個時候年成不好,夏家灣家家戶戶都沒有糯米,……”說到這里,夏清麥停頓一下,而后繼續(xù)道:“也不能說沒有糯米,應(yīng)該說是連米都不多。”
“你知道最后怎么辦的嗎?”
問完,夏清麥也不等孫富貴回答就主動給出了解答。
“最后是我大爺爺帶著大堂哥,一家一家敲門,一家半把米湊的,愣是給我二叔包了幾個雜米粽子。”
“因?yàn)檫@事,把我二叔感動的不行,跪在我大爺爺面前保證自己一定不給夏家灣丟人,一輩子都會記得家鄉(xiāng)的親人。”
孫富貴沒想到夏家灣還有這樣的事,他沉默一瞬,而后開口道:“怪不得夏家灣的人心能這么齊。”
“也是我大爺爺做的好,他看重這些,大堂哥,就是我大爺爺?shù)拈L孫,他從小就被我大爺爺帶在身邊教導(dǎo),我估計以后夏家灣也不會差。”
聽著夏清麥說的這些,已經(jīng)在心里琢磨兩天的孫富貴突然看著夏清麥開口道:“你說,我從夏家灣選一個人來跟著我學(xué)開車怎么樣?”